林曉虹
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美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第一部作品,發表于1930年。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通過五個章節為讀者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多次運用象征手法進行人物內心世界的渲染,從而引起讀者的思想共鳴,具有很強的文學研究價值。
威廉·福克納(1897—196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南方文學派”創始人,美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家之一。福克納一生創作了120多篇短篇小說和19部長篇小說,并且憑借《喧囂與騷動》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其在文學界的地位。福克納的作品中有15部都將故事發生的背景設定在約克納帕塔法世縣,因此這部分作品也被稱之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短篇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同時也是“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第一篇。
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主要描述了美國南方貴族的沒落發展歷史,因此整部作品充滿了怪異荒誕的氛圍,將讀者仿佛帶入了一個恐怖的迷宮,讀者只有通過小說主人公的行動才能捕獲到一絲絲線索,小說最后的情節急轉直下,主人公的形象才豁然開朗。從創作手法上來看,這正是小說作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重要體現,也是作者威廉·福克納文學創作的筆觸和格調。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講述了一個失落女人的故事,作者在小說開篇就制造了艾米麗死亡的懸念,并且給予了艾米麗很高的贊揚:“艾米麗小姐活著的時候,是一個傳統的化身,是義務的象征,也是人們關注的對象。”艾米麗作為出身名門望族的“淑女”,努力踐行和恪守傳統的文化價值觀,誠然值得人們的敬仰。然而,作者的筆觸急轉,開始從女性的視角講述艾米麗的變化和不再被敬仰的原因。在作者威廉·福克納的筆下,美國南方是清教思想占據統治地位的地方,甚至比清教徒的英格蘭更加嚴重。在南北戰爭后的美國,南方依舊盛行熟女風范和騎士文化。在清教主導下的歷史時期,這不失為一種嚴肅的道德規范,但在歷史和理性消亡以后,其殘存的舊思想造成了南方人們的精神錯位和心靈的空虛。艾米麗就是這種文化影響下的重要代表,因此艾米麗的死亡也正是傳統女性形象的消失。作為悲劇人物形象,艾米麗的女性形象也讓讀者為其嘆息的同時開始思考人心的扭曲,進一步揭示了落后的南方文化在現代文明發展的趨勢下消亡的必然性。
象征就是依據某種性質和概念,借助媒介表現某種抽象意義的手法。簡而言之,象征就是通過某種符號去表達一種意義。對于象征來講,符號和意義是兩個重要的構成元素。符號通常是以看得見的形式和結構呈現出來,將帶有某種意義的信息鑲嵌在結構框架之中;意義通常是通過符號傳遞出的隱含功能,反映出某種特定的情懷和思想觀點。因此,符號和意義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部分,兩者互為依存,符號借助意義進行內涵表達,意義依托符號而得以體現,從而構成了完整的體系框架。
象征可以通過隱喻、擬人、比喻和雙關等修辭手法來體現,同時也可以通過聯想和比擬等手法來體現。任何象征手法的使用都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具體和抽象相結合
象征手法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具體化的符號來表達抽象意義的概念,從而將難以表達的概念等形象化和具體化,主要目的就是揭示某種抽象而普遍存在的意義。因此,抽象和具體是象征主義手法表達的重要載體,兩者缺一不可。
2.客觀與主觀并聯
象征主義手法折射出來的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同時又糅合了主觀世界的思想情感。客觀現實是運用象征手法的基礎,因此使作品具有自然性和合理性;主觀色彩則是象征主義手法的升華,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客觀和主觀相結合,可以實現藝術創作中形神兼備的效果。
3.異同和相似兼顧
在象征主義手法中,符號和意義之間看似毫無聯系,實則有很多相似之處。異同之處的巧妙使用,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文學筆法的奇妙。相似之處的巧妙使用,則可以給讀者提供深層次思考的空間,從而加深讀者的理解。
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作者威廉·福克納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主義手法,將抽象化為具體,不僅將美國南方社會的落敗情況刻畫得栩栩如生,而且將小說主題思想傳遞得恰到好處,將作者內心深處對南方社會情懷的矛盾心理表達得恰到好處。
小說中的艾米麗是故事的女主人公,形象具有鮮明的象征意義。艾米麗本身是舊制度、舊觀念的受害者,同時又是象征舊道德的守護者。小說的開篇寫道:“艾米麗小姐去世了,全鎮的人都去送別了:男士是出于敬慕之情,因為一個紀念碑倒下了。”在杰斐遜鎮人的眼中,艾米麗小姐是南方沒落貴族的代表,是南方貴族的“紀念碑”。小說中對艾米麗的“神像”有兩處精彩的描寫:在樓上,艾米麗的“上半身一動不動的猶如一尊佛像”,在樓下時,她就像是“壁龕里的神像,是否在看我們,我們不可而知”。小說中這兩處的描寫讓艾米麗的形象變得更加神秘,被置身于象征南方傳統的寶座上,成為“紀念碑”被人們敬仰。因此,艾米麗是美國南方過去價值的理想化神,是高貴的代名詞,因此她身上“代表著一個傳統,一種責任和使命”。代表著南方舊傳統的艾米麗去世了,那也象征著南方腐朽的社會價值體系走向了滅亡。
小說中艾米麗對自己南方貴族的身份也非常珍視,在去藥店買砒霜時,直接忽視了藥劑師的詢問,并且沒有告知買砒霜的用途,傲慢的態度和行動顯示了她作為貴族的尊嚴。對于父親死亡的處理上,艾米麗也顯示出自己作為貴族的身份。在得知艾米麗父親去世的消息后,鎮上所有的婦女都準備到艾米麗家里去哀悼,而艾米麗小姐則和平時的著裝一樣在門口迎接她們,臉上并沒有流露出任何的悲傷之情,并且告訴大家她的父親還沒有死。從艾米麗不承認父親去世的行為可以看出,艾米麗非常看重父親作為榮耀的象征,這對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艾米麗來講,父親的死亡象征著她強大情感支柱的倒下。艾米麗父親的去世讓她情感世界變得空白,感到無助和迷茫,不知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艾米麗對父親的情感是復雜的:艾米麗愛著自己的父親,因為父親是她的情感支柱,同時又憎恨自己的父親,因為自己被父親遺棄了。隨著父親的去世,艾米麗的價值觀和對南方文明眷戀的執著也消失了。對父親去世的不能接受,則象征著艾米麗對新生事物的不能接受。
作者威廉·福克納通過艾米麗對美國南方文明的堅守,贊揚了那些義無反顧抗爭中所折射出的人心光芒,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消失的南方文明的緬懷和追憶。作為南方文明的代表,艾米麗的死亡正是作者對已消失的美國南方文化的惋惜和遺憾,透露出作者靈魂深處的那份難以割舍的南方情結。
鮮紅的玫瑰代表了愛情和熱情,是幸福的象征。從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題目來看,會認為這是一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說,并且帶著尋找“玫瑰”的意圖來閱讀全篇。然而,小說開篇的“艾米麗小姐去世了”,給讀者留下了疑惑,貌似小說的故事情節和愛情也毫無關聯,“玫瑰”這一意象也只是出現在小說的結尾。小說的主題略顯壓抑和悲傷,和甜蜜沒有任何的聯系。小說的題目中是“獻給艾米麗”,然而小說通篇都沒有出現送給艾米麗玫瑰的人。因此,小說題目的點睛之意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小說中的“玫瑰”象征著什么?
對于作者威廉·福克納而言,從小生活在美國南方,在內心深處還是一位紳士,因此感覺理應為去世的艾米麗送上“玫瑰”。因此,小說題目中的“玫瑰”象征了作者對艾米麗的憐憫之心。小說中艾米麗早年失去了母親,從小生活在冰冷的、沒有溫情的家庭中,父親更是對她進行了種種控制,讓她的內心感到十分痛苦,“玫瑰”則象征著她一生從未真正得到過的愛。長大后的艾米麗渴望美好的愛情,但是卻被愛人荷默無情地拋棄,這讓原本不陽光的心情更加抑郁。艾米麗的性格獨特,與鎮上的人顯得格格不入,也讓鎮上的人都覺得她的精神和心理都存在問題,因此也都不太喜歡和艾米麗來往。工業革命讓美國南方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貴族身份轟然倒塌,艾米麗也從貴族的神壇上跌落下來。作為南方傳統代表的艾米麗,何嘗不是傳統制度的受害者,其封閉不安的自我保護,將自己置于傳統的枷鎖之中,難以擺脫命運的悲劇。所以,威廉·福克納刻畫了艾米麗的悲劇形象,則是代表了南方所有沒落女性貴族的形象,通過“玫瑰”意象表達了同情,同時也是對消失的南方傳統的批判和緬懷之意。小說中違反關聯的創作手法,巧借代表美好的“玫瑰”和小說主人公的悲慘命運進行關聯,從而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思想。小說中,艾米麗從未收到過玫瑰,因此作者威廉·福克納通過小說名字送給艾米麗“玫瑰”。小說題目中的“玫瑰”暗示了故事的結構,小說中零零碎碎的意象則構成了玫瑰的花瓣,這些意象通過“玫瑰”才最終揭示了“秘密”。
房子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場所,為居住者遮風擋雨,讓人感到舒適和溫馨。小說中艾米麗家的房子“曾經是白色的”,并且坐落于鎮上最好的位置,代表了這家房屋主人過去曾經的社會地位。然而,現在艾米麗家的房子周圍卻是時代感極強的修鞋廠、軋棉機和油泵等。周圍現代化的事物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只有艾米麗家的房子依舊矗立在那里,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當鎮上決定向艾米麗征稅時,派了一個代表團來到艾米麗家。代表團的成員敲響了那一扇多年沒有外人進出的門,隨后被一名老奴領著走到了黑暗的大廳,樓梯通向了更為昏暗的地方,整個房間彌漫著荒廢的氣息和灰塵。當老奴將代表團帶到客廳坐下時,沙發上皮革的裂痕清晰可見,落座時的灰塵在空中飛揚。在艾米麗父親去世以后,每天負責外出買菜的老奴成了這座房子唯一的生命跡象。多年以來,沒有人敢踏足這座房子,在房屋主人去世以后,人們才敢踏入這座陰森的房子。
艾米麗所居住的房子有著曾經的輝煌,帶給了她巨大的榮譽和很高的社會地位。然而,隨著艾米麗父親的去世,這座房子也開始變得破敗不堪,房間的灰塵彌漫,象征南方貴族體制和榮譽的老房子也瀕臨坍塌。盡管艾米麗嘗試維持著以往的社會地位和尊嚴,維護著南方沒落貴族的尊貴,但作為“紀念碑”的艾米麗最后也去世了,代表著南方傳統的老房子暗示著腐朽的南方傳統走向了滅亡。
艾米麗的悲劇命運正是美國南北戰爭后新舊勢力沖突下的縮影,具有深刻的社會寓意。作者通過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暗示了象征腐朽社會制度的衰亡,擁護社會進步力量的思想態度。通過艾米麗、玫瑰和老房子等意象,賦予不同的文學象征意義,讓小說的主題思想更加鮮明突出,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