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把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全面領會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六個龍江”“八個振興”“九個堅定不移”的核心要義,增強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充分發揮頭雁示范作用,在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力推動現代農業振興,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吹響了“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的嘹亮號角,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農業農村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對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切實做到全面把握、深刻領會、融會貫通。
一要以“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忠誠深刻認識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重大意義。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和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體現了省委“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高度政治自覺和鮮明政治態度,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黑龍江省迸發出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和精神力量。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奮斗目標催人奮進,發展路徑清晰明確,工作舉措扎實有力,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時代性、人民性和實踐性,是指導未來五年全省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二要從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六個龍江”奮斗目標。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殷切囑托,把黑龍江省置于全國區域發展大局和東北振興全局,描繪了著力建設質量龍江、創新龍江、開放龍江、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勤廉龍江“六個龍江”的美好愿景,目標清晰、定位準確,符合黑龍江省實際,順應人民期待,必將進一步激勵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昂揚姿態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奮力開創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
三要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深刻認識“八個振興”和“九個堅定不移”重點任務。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準確把握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的要求,把高質量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鮮明地提出要大力推進科教、農業、產業、區域、生態、文化、民生、人才“八個振興”,制定了“九個堅定不移”的重點任務,全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為黑龍江振興發展吹響了奮進的“集結號”。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通過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全省“三農”工作明晰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戰略指引。
一是聚焦糧食生產,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囑托,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應對疫情挑戰、確保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務,黨政同責狠抓落實,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增產能”,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實施穩糧擴豆行動和單產提升行動,確保2022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18 億畝以上、糧食產量達到1500 億斤以上,成為保障國家農產品供給安全最重要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最可靠的供應地。
二是聚焦“四個農業”,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圍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構建的全國現代農業樣板施工圖和坐標系,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在科技農業方面,推動“生物+數字+農業”深度融合,建成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先導區、全國數字農業示范區,加快建設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綠色農業方面,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深入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到2025 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1 億畝,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糧倉、綠色廚房。在質量農業方面,全面提升“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層級,建成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推進農業產業質量效益大幅提升。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新“三品一標”行動,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在品牌農業方面,打好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優勢牌,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打造一個省級全域農產品形象品牌,培育40 個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做強100 個領軍農業企業品牌,帶動優質農產品價值鏈提升。
三是聚焦食物供給,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加快構建食物安全保障體系”。要發揮大農田、大森林、大草原、大江河四大優勢,加快提升植物、動物、微生物三大類食物供給能力。圍繞目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打造國家粳稻口糧、玉米優質糧源、大豆油料作物、中高端肉蛋奶、生態森林食品、寒地果蔬、冷水魚產品、食用菌和黑龍江省特色農產品等九大食物生產供應基地。同時,要做強林下經濟,大力發展中藥材、食用菌、雜糧雜豆等重點產業,豐富食物供應,讓更多人吃上優質、可口、放心、豐富的黑龍江省農產品。
四是聚焦鄉村建設,打造黑龍江版“富春山居圖”。大力實施“七大工程”,深入開展“五大行動”,分級創建一批鄉村建設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菜園開發利用和黑龍江省民居建設等“4+2”重點工作,村容村貌不斷改善。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推進移風易俗,加快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是聚焦三產融合,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一產、擴二產、促三產”,強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以工業強縣為帶動,增投資,強動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縣域經濟增速保持高于全省經濟增速。到2025 年,一半以上的縣(市)地區生產總值超100億元,縣域經濟成為全省經濟重要支撐。
六是聚焦農民增收,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增收,發展富民產業保增收,深化農村改革促增收,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提升行動,積極培育“小菜園、大產業”“小藥材、大收益”式的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服務業,不斷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持續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著力提高脫貧人口經營性收入。繼續大力度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保持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 增速,讓農民的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富足。
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就要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持之以恒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創新工作推進機制,提升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和真本領,為加快建設“六個龍江”當好先鋒、作好表率、走在前列。
一要全面從嚴治黨強基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六個切實”的明確要求,農業農村部門要堅決扛起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向縱深發展。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始終做到“兩個維護”,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干部隊伍。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和《省第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部署安排,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開展政治巡察,堅決糾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開展財政支農項目監管體系重塑“百日攻堅戰”,強化涉農資金績效評價,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二要改進工作作風提能力。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落實“嚴細實”和專業化要求,圍繞農業穩產保供、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等重大問題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重點領域改革任務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招,更好地推動政策落地、任務落實。堅持刀刃向內、檢視問題、破解難題,爭做埋頭苦干的真把式、雷厲風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解決好農村農民“急難愁盼”問題。
三要推進機制創新抓落實。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發揮省市縣工作專班作用,建立三級責任體系,形成工作合力。圍繞農業振興的重點任務,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專班推進、掛圖作戰、閉環管理,實行“一圖一表一評價”擂臺機制,推動農業振興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完善現代農業振興指標體系,用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手段,形成“爭先晉位、比學趕超”的發展氛圍。將農業振興的重點工作納入督辦工作內容,建立通報、約談、亮牌、問責四個機制,加強跟蹤督辦、督促檢查,推動工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