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炫
建黨一百多年來,每當中國人民遇到疫病挑戰時,黨領導人民總能消滅或控制各種疫病的流行和蔓延。
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編著的《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的歷史與經驗》一書,全面梳理了中國共產黨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歷史過程和經驗。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的方法,關鍵是做好了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把群眾發動了起來,構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線。
疫病的顯著特點是可傳染性。疫病面前沒有旁觀者,防治疫病需要每個人自覺投入戰斗。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每當中國人民遇到疫病挑戰時,人民群眾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崗位分工,總能做到堅韌團結、和衷共濟,凝聚起防治疫病的磅礴力量。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理念和國家各項制度,及時落實到“為人民防治疫病、靠人民防治疫病”上來,構建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靠人民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戰時動員體制。
回顧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史,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為群防群治疫病提供保障。眾所周知的有: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衛生防疫事業、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體系、始終堅持科學防治疫病方法、推廣普及科學防疫知識等等。
筆者選取三個微觀角度來作簡述。
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環境質量。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開始持之以恒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以鏟除疾病產生的土壤。以北京為例,解放不久,黨和政府發動群眾把北京市一些地方積存四十余年25萬多立方米的垃圾全部清除干凈,城市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今天,如大家所見,中國人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抵御疾病的體魄。標志性事件之一是,1951年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行廣播體操活動的通知》,引導黨政機關、工礦企業、中小學校定時做廣播體操。建黨一百多年來,人民群眾健康狀況迅速得到改善。筆者查到這樣一組數據: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在35歲左右,人民健康狀況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22年7月,國家衛健委介紹,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了77.93歲,主要健康指標在全球中高收入國家中已經位居前列。
注重信息透明。重大疫情時的信息透明,能使廣大人民群眾隨時了解疫情的發展動態,共同參與和支持應對行動。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就開始推行疫情報告制度:一旦發現霍亂、傷寒、鼠疫、流行性腦膜炎等傳染病,應立即向上級組織及鄰區報告,任何團體組織和個人不得延誤。此后,中國人民遇到的幾次重大疫病,黨中央、國務院始終要求如實上報疫情。筆者在2022年6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2004年我國就建設了全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該系統持續安全穩定運行,有效降低了傳染病的漏報,顯著提升了傳染病報告的及時性。
黨和國家為人民群眾群防群治疫病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人民群眾在疫病面前責無旁貸,積極投身其中當起了“第一責任人”。
建黨一百多年來,每次發生疫病,沖鋒在前的永遠是黨員干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的一篇文章介紹,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2020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全國17萬人參加的干部會議,專門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部署,研究中國式治理思路和解決方案;全國3900多萬名黨員、干部戰斗在抗疫一線,1300多萬名黨員參加志愿服務,近400名黨員、干部為保衛人民生命安全獻出寶貴生命……
回顧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史,除了基層黨組織在發揮堅實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外,還有基層自治性組織也在發揮重要作用。比如,2003年“非典”發生后,很多街道的居民委員會承擔了發放消毒劑、為居民檢測體溫等任務。
一些正式的民間組織在防治疫病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比如,1988年上海甲肝疫情和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多次發起向一線醫務人員、貧困患者家屬的援助活動。筆者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官網上還查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為滿足疫情地區婦女及家庭應急需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募集款物3.06億元,馳援一線抗疫工作。
人民群眾積極防治疫病的案例更加不勝枚舉。人民群眾積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筆者不贅述?;氐綎|北解放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國共產黨先后在今遼寧、黑龍江部分地區及吉林西部、內蒙古東部建立東北解放區。幾乎同時,內蒙古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暴發鼠疫,此后經鐵路線向東北地區傳播,疫情時起時滅,一直到1949年秋季才基本平息。在這場鼠疫防治過程中,東北人民群眾積極投身于各項衛生防疫工作中,有效地彌補了東北解放區防疫人員、手段以及環境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將疫病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最終,東北解放區的鼠疫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群眾在群防群治疫病過程中,還發揮了中國式智慧。比如,1947年,遼吉地區暴發鼠疫后,當地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編寫通俗易懂的防疫歌,宣傳推廣防疫知識和方法;新中國成立后,在防治血吸蟲病時,廣東省佛岡縣的“粵劇衛生宣傳隊”下鄉演出15場,觀眾達1萬人次以上,所到之處廣受歡迎,群眾防疫知識和水平由此得以明顯提升。
回顧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史,群防群治既是黨和國家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防治疫病的關鍵舉措。

后記
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線
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防治重大疫病史,有助于我們堅定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的信心,更好地理解、支持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唯有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斷筑牢群防群控防線,才能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牢牢掌握抗疫主動。
筑牢群防群控防線,需要人人參與、人人盡責。同心抗疫,沒有人是旁觀者,沒有人是局外人,每個人在抗疫防線上的位置都不可替代。任何環節疏漏都有可能導致“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被動局面,任何的松懈麻痹、降低要求,都可能成為疫情發生的燃點、疫情擴大的風勢,都意味著要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無不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國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當前,我們要慎終如始、從嚴從實守好新冠肺炎疫情防線,才能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并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