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霞MA Meng-xia;臧瀟ZANG Xiao;胡瀝瀝HU Li-li;公赫GONG He;丁萌DING Meng;何儀HE Yi;黃昊HUANG Hao;李曉瑋LI Xiao-wei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東營 257061)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與“三農”問題的不斷推進發展以及在創意農業內涵的引導下,各類創意思想開始逐漸融入到農業之中。2021年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規劃》,該文件的重點是如何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幾大問題,此外,創意農業、“互聯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也被廣泛提及。這充分說明,在互聯網時代,政策不僅有意促進互聯網+農業發展,還鼓勵農業發展要創新傳統形式,為我國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提供新路徑、新方法。
創意農業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興起,首先在發達城市發展起來,但對于大部分城市來說,仍處于發展初期狀態。根據已有研究來看,關于創意農業有不同論述,但總體而言主要從兩個方面定義:
從農業產業視角來看,創意農業主要是以農業作為創意對象,在農業活動的前、中、后整個過程,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產品、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等進行創新與創意設計,從而實現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機會。
從創意產業視角來看,創意農業不僅是有關創意農副產品的生產,更是將文化活動、科技創意、農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相結合,以創意作為其內核,形成一個彼此協同的產業體系,實現創意產業的價值最大化,從而為創意農業的發展開辟全新的空間。
對于東營市來說,近年來也實施了許多創意農業的建設項目,例如墾利區永安鎮的稻田畫設計、“稻鄉蟹緣”示范片區、以及“勝利在望”高效農業產業園等。通過結合現代創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鄉旅融合發展道路。盡管近幾年來東營在創意農業的發展上投入了一定精力,但發展情況仍過于單一,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注重創意農業的多方聯動發展,為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提出新路徑。
1.1.1 政治法律環境
我國從古至今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問題一直以來與我國的民生問題息息相關,自2018年《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以來,我國頻頻發布相關政策支持創意農業,以促進農業農村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山東省委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要發揮地區農業特色優勢,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2018年到2022年,政府大力支持以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在這些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東營市建立了創意農業發展的政策框架。
1.1.2 經濟環境
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伴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的多樣化與服務的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文化層面的享受。如圖1、表1所示,2016年至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在逐年提高;同時,2020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也上升。這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在變好,也進一步能夠折射消費水平的上升、經濟水平的增長使得消費者們具有更高層次的需求,為創意農業提供了一個較大的市場需求。

表1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支出及增長速度
1.1.3 技術環境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現代科學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農業。溫室大棚、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已經開始不斷運用于農業發展方面。許多地區從現代科技入手,用精準化生產代替傳統生產,這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電商行業在推廣農產品,鼓勵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作用明顯,從而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提升農業發展效率。
1.1.4 社會文化環境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化深入人心,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有其不可替代的影響,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與此同時,我國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造成了土壤污染、農副產品安全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隨著社會文化活動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消費等級也進一步的提升,如何發展具有特色、具有創意的農業形式成了傳統農業向創意農業轉型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1.1.5 自然環境
從地理位置上看,東營市——也被喻為濕地之城,位于“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的黃河入海口,這座由黃河孕育出來的新興城市,地理位置優越且氣候適宜,是黃河入海口的一顆閃耀明珠。
從海洋環境上看,東營的海岸線較長,海洋資源豐富,近海地區受到黃河等河流的影響,形成了鹽度低,氧氣含量高,餌料充足的環境,適合多種魚蝦生存。
從能源資源上看,被稱作油田之城的東營擁有豐富的石油能源資源,此外,風能、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也有一席之地。
1.2.1 政府引導不足,產業發展受限
我國的創意農業在21世紀初期得到發展,但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模式較為簡單粗放,且創意農業在我國幾個發達城市發展較好,對于東營這個資源型城市而言,則較為緩慢,大部分人易把創意農業局限在農家樂、民宿等上面。
同時政府對于創意農業上的支持不夠,從政策來看提出了大方向,但各省市對于縣鄉的規劃不夠完善。此外,政府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相互協作不夠,沒有在發揮好企業的領頭羊作用,容易出現創意農業發展原動力不足、經營模式老舊等問題,這對于創意農業的發展來說,是具有嚴重的阻礙影響的。
1.2.2 創意產品缺乏品牌意識,品牌營銷不得當
品牌意識薄弱,一方面不利于進行產品品牌營銷;另一方面,沒有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各個地區的不同特點,不利于品牌打造和企業形象的形成,阻礙了創意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創意農業而言,品牌對農業產品附加值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強品牌意識認知程度和加強品牌文化重要性的普及,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品牌的附加值力量,從而打造一個優秀的創意農業品牌。
1.2.3 創意農業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創新人才
現階段,東營對于創意農業的發展多集中于打造農業產業園等方面,部分創意農業沒有深入到當地的文化特色中去,因此大部分的創意農業大都雷同,產品差異化程度不大,使得消費者對于創意農業興致不夠高漲,消費力度也不高;加之創意農業大部分主力軍還是農民居多,缺乏專業知識與素質,對于創意農業發展認知較為有限,無法實現一個長遠的創意農業發展。
1.3.1 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的優勢
①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
東營位于山東省東北部,是奔騰的黃河入海之處,擁有優質的旅游資源和壯麗的景色,使得黃河口自然保護區文化價值高,能夠吸引眾多游客。
②經濟發展,為創意農業發展提供更廣大的需求與市場。
得益于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斷穩步提高,人們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快樂與享受,這為創意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1.3.2 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的劣勢
①東營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東營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城市,以其豐富的石油儲備資源而聞名。東營發展到如今的一個工業城市,絕大多數的產出都源于工業。隨著當下資源和氣候變化的挑戰越發嚴峻,東營向高質量循環發展的轉變勢在必行。
②淡水資源制約,鹽堿地的開發利用率不足。
東營位于華北鹽堿地,是典型的沿海鹽堿地區,由于海水侵蝕,海退成陸,形成了典型的沿海鹽堿景觀。鹽堿地的治理需要使用大量淡水資源,盡管東營將百分之六十以上淡水資源用于現有土地的灌溉,但仍有大量的鹽堿地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1.3.3 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的機遇
①“江河戰略”確定,有關黃河口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提出。食為政首,糧安天下。作為首批國家級農高區之一的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10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東營考察黃河入海口,并在濟南召開了會議,提出要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同時,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不難看出,近幾年來政策理論都為創意農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機遇。
②加強科技賦能,實現鹽堿變豐田。東營市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有效對接,著手建設多個創新平臺。目前,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研究中心、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已達20個。東營市通過“外部吸引”和“內部挖掘”兩方面著手,吸引高質量日人才,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科技的合作和技術創新,從而為農業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1.3.4 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的威脅
①發展模式容易受既有模式阻礙,縮小了其發展空間。
創意農業發展至今,其發展模式已經出現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套路,如農家樂、民宿、采摘園等,這一系列的模式是從事相關農業人員最容易去模仿且被套牢的。創意農業沒有文化特色,往往會消耗消費者的耐心,降低消費者的期待值,進而影響創意農業的發展,因此創意農業要注重衍生價值的開發,否則創意農業必然走不長遠。
②創意農業規模較小,創新人才不足,創意農業推廣緩慢。
由于多發展工業,東營農業產業起步較晚,因此農業產業基礎薄弱。對于個體小農戶來說,農業相關產業經營小而分散,且經營理念較為保守,缺少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此外對于新型農民培訓不夠到位,傳統農民仍然占較大比重,文化程度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東營市創意農業發展。
從總體來看,絕大多數創意農業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發展,個體經營比例較多,且受市場規律影響呈現旺季旺、淡季淡的特點,不利于產業的長期高質量的運營。因此,在政府層面,要重視引導的力量,完善對重點城市和縣區的發展規劃,制定標準化和可執行化的管理標準,并加大財政的投入;同時,企業在淡季也要有自己的經營特色,吸引消費者。其次,注意發揮龍頭企業的領頭羊作用,由點帶面,把龍頭企業與個人農戶聯系起來,實現雙向發展。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使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等新型宣傳方式順勢而起,為創意農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環境和機遇。在融合當地特色文化優勢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的熱度,對創意農業進行發展與宣傳,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時,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如2020年底,一個名叫丁真的藏族小伙在社交網絡上意外爆火,走紅后的他為家鄉拍攝了一部旅游宣傳片《丁真的世界》。經上線播放后,宣傳片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在72小時內播放量突破7億次,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一躍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旅游打卡地。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好網絡宣傳方式,往往可以抓住不一樣的機遇,達到超出預期的宣傳效果,從而提升品牌形象。
把鹽堿地變成豐產田,離不開科技人才的努力。為了實現豐田的夢想,東營創新農業發展方式,因地制宜,實現“改種適地”的轉變,這是缺少高水平、高層次的研究團隊無法做到的,本土研發力量有限,應搭建高層次平臺,建立良好科研環境,引入高層次人才,實現豐田夢。
同時,為了加強文化創新人才的培養,使東營的文化特點與創意農業的文化特色相結合,東營應該在文化傳承人的培養工作上投入一定精力,組織創意農業的經營者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從而將固有的文化發展核心嵌入創意農業的發展要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