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總平面規劃作為項目建設的頂層指導依據,集中體現了機場的戰略定位、建設目標、建設規模和功能分區。詳細介紹了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目標和基本思路,分近期和遠期規劃,從飛行區、航站區、貨運區、機務維修區、配套工作區、航食區等幾個方面展示規劃方案中各功能區的統籌與協調關系。近期總平面規劃立足于指導本期工程建設,遠期總平面規劃立足于對未來發展空間的控制和引導,并預留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彈性。
【關鍵詞】國際機場:總體規劃:近期規劃:遠期規劃:城區協同
【中圖分類號】 TU248.6【文獻標志碼】 A
1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意義
從成都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現狀和趨勢看,雙流機場建設第三條跑道的難度越來越大,規劃建設第三條遠距跑道對城市發展的限制將更多,噪聲影響范圍也將大大加重。在規劃的第三跑道的東側,雙流黃甲大道兩側已進行了相當程度的開發,機場第三條跑道建設所需的征地搬遷及噪音處置成本將變得非常巨大,未來雙流機場已基本不具備實施三條獨立運行遠距離跑道的條件,原雙流機場總規批復中的第三條跑道方案難以實施,而目前雙流機場的容量已無法滿足成都地區航空運輸發展的需求[1]。
綜合考慮國家宏觀經濟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四川省、成都市及周邊地區的人口、經濟總量、資源情況和區位條件,以及未來經濟的發展態勢、綜合交通體系結構的變化、地區機場網絡布局的完善、機場地理位置及使用條件等諸多因素,發現天府機場目前場址在水文地質、凈空、氣象、供油、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信、電磁環境及生態環境方面均優于選址階段所提到的其他備選場址,同時因側向跑道的設置,使得向東運行的飛機起飛航跡基本避開了簡陽城區,飛機噪聲對于機場周邊城市主城區的影響明顯減小:而且最終確定的優化后場址位置較最初的選擇地還縮短了至成都市區中心的距離,利于場外交通組織,方便旅客出行,也減少后期機場的運行成本[2]。
在2016年版《天府機場總體規劃》的基礎上,2019年2月《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印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規劃目標為:
(1)近期規劃目標年為2025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0萬 t、飛機起降量38萬架次。
(2)遠期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280萬 t、飛機起降量71萬架次[3]。
2總平面規劃的目標及思路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總平面規劃以滿足機場戰略定位和安全、高效運行為根本出發點,以明確機場運行功能分區為基本思路,近期總平面規劃立足于指導近期工程建設,遠期總平面規劃立足于對未來發展空間的控制和引導,并預留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彈性。
作為機場總規的重要指標和先決條件,在跑道構型的選擇上,綜合雙流機場跑道方位和龍泉山脈走向,考慮成都新老機場獨立運行的需要,確定主向跑道方位與雙流機場跑道平行,在飛行區跑道構型的骨架下,確定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采用中央航站區模式,以聯絡東西飛行區的垂直滑行道為界,劃分為南北兩個航站區。
根據飛行區及航站區站坪規劃及運行方案,結合貨運區腹艙貨和全貨機貨物的轉運使用要求,將貨運區圍繞西一跑道繞滑布置于跑道西北側,與近遠期航站區距離適中又相對獨立??紤]到成都地區機務維修基地機庫主要業務以航線維修和大修的綜合性維修為主,維修頻率和拖行次數相對較高。在機務維修板塊的規劃上基于預留發展空間、增大腹地進深、盡量減少對航站區的干擾等原則,將天府機場機務維修區布置在北一跑道北端區域。最后,根據天府機場的總體規劃,整個機場劃分為飛行區、航站區、貨運區、機務維修區、航食區和工作區[4](圖1)。
2.1近期規劃方案
2.1.1飛行區規劃
滿足天府國際機場近期38萬年飛行架次運行需求,同時盡可能靠近成都市并減少對周邊城鎮噪聲影響、減少對周邊自然生態的影響,在結合現狀地形的原則下優化確定天府國際機場場址及跑道構型。按照成都空域特點,選用側向跑道模式,有效節約飛機空中飛行距離。
近期規劃以面向成都、緊湊布局、集約用地、規劃靈活為基本理念。規劃建設東一(長3 200 m、寬45 m)、西一(長4 000 m、寬60 m)及北一(長3 800 m、寬45 m)共3條跑道及滑行道系統,飛行區等級為4F級,西- -和東一跑道間距2 400 m,東一跑道北端相對西一跑道北端向南錯開1 350 m;北一跑道為側向跑道,位于東- -跑道北側,中線延長線與東一跑道北端垂直距離1 430 m,西端與東一跑道中線延長線垂直距離340m[5]
近期整個飛行區規劃在提升機場容量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機場運行對周邊區域飛機噪聲的影響。
2.1.2航站區規劃
近期規劃建設T1/T2 2座單元式航站樓,是全國首例-一次修建2座航站樓的新建機場,總建設面積71萬m2,T1約39萬m2,T2約32萬m2。T1航站樓為國際航站樓,純國際區域設置在中、北指廊,南指廊設置國內國際可轉換機位。T2航站樓為純國內航站樓。T1、T2之間可通過空側連廊、GTC連廊和APM捷運系統進行中轉。
整個航站區采用“2個單元式航站樓+貫穿式交通"的中央航站區布局模式,在這樣的航站樓構型下,需要集中解決3個主要問題:①要保證高近機位率;②要讓旅客過檢后步行距離適中;③要考慮航站樓之間的中轉聯系。為此在航站樓方案設計初期,總結了目前機場航站樓設計的3種主流方向:面對面式、肩并肩式、手拉手式,經過多輪比較和論證,最終選擇了手拉手構型作為投標構型。該構型相較于其他構型主要特點有:①避免大型集中式航站樓旅客步行距離過遠的弊端;②單樓大港灣滑行效率高;③陸側設計集約;④空陸側用地開發高效;⑤單體航站樓體量適中(約30萬mi1座樓) ;⑥2座航站樓之間距離緊湊,直線距離約360 m;⑦兼顧了高近機位數量的設計要求。
綜合換乘中心(GTC)及停車樓位于天府機場T1和T2航站樓之間,提供包括地鐵、大鐵、長途大巴、旅游大巴、機場巴、私家車等多種綜合交通換乘功能,是機場陸側重要的交通樞紐;兩側停車樓共計能提供約3500余個車位供社會.車輛使用。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南側建設13萬m2的旅客過夜用房,供航站樓過站旅客及航班延誤情況下的旅客過夜用途(圖3)。
2.1.3貨運區規劃
本期在天府機場西一跑道西北端規劃各類貨運設施用地面積約138 ha, 貨運機位15個,總體分為國內貨站區及國際貨站區,按照天府機場作為成都的主要國際航空樞紐,雙流機場以點對點航線為主的功能劃分原則,本期貨運區域內由國航川航及機場集團3家業主投資建設及運營各自國.內、國際貨站。
同時在與海關等口岸監管部門的對接中,為進--步推進天府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建設,滿足海關對于國際航空貨運口岸“一個圍網、集中監管"的要求,提高國際貨運區航空貨物通關效率,提升航空口岸服務水平,統籌規劃國際貨運區海關集中監管區域,將天府機場3家業主的國際貨運站及相關配套設施集中放置在--個海關監管圍網內,有效解決了過去.監管場所分散,監管流程復雜,通關時間長的問題。同時為配合集中監管的需要,在集中監管區域中配套建設海關集中查驗中心、二級進出口監管貨站、國際快件分撥中心、海關前置攔截作業場地、空陸側轉換道口等口岸設施。并積極同地方政府對接,為場內口岸物流與場外保稅物流的無縫銜接預留通道(圖4)。
2.1.4機務維修區規劃
整個機務維修區規劃在北一跑道北側,沿北--跑道北平滑向東伸展,與航站區相對獨立。此區域噪聲較小,凈空限制高度較高,空側延展面長,可靈活布置維修機坪、機庫,滿足近遠期發展需求。場地進深和面寬均可滿足多種不同性質企業獨立運作及聯合運作模式,利于機務維修集中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同時便于空防安保等相關部門統一管理。機務維修區陸側面向成都市及簡陽市,可以較好與地方臨空產業規劃相結合。另外維修區與規劃預留航站區相鄰,有利于未來多種航空形式和機務維修融合發展,用地更為靈活。
在北一跑道北段規劃建設本期機務維修區,由國航、川航、東航及祥鵬航空4家業主投資建設。其中,國航占地面積12.9萬 m2,川航占地面積18.1萬 m2,東航占地面積2.9萬 m2,祥鵬航空占地面積2萬 m2。配套建設維修機庫、航材庫及輔助配套設施。
2.1.5工作區規劃
配套工作區近期優先發展北航站區北側工作區用地,主要為綜合保障設施及配套辦公,包括機場業務用房、員工生活保障服務設施,綜合物資倉庫、供冷供熱站、專供水廠、110 kV中心變電站、燃氣配氣站、污水處理廠等生產輔助設施,海關及邊檢用房、公安及安保、航空公司配套保障、航空油庫、空管塔臺及附屬設施等,總用地面積約266 ha。同步建設工作區市政道路總計26條,總長約24.66 km,溝通場內貨運區、工作區、維修區的主干道路與機場外貨運大通道銜接。另外在航站區及遠距離停車場之間規劃建設智能小車(PRT)系統,銜接沿線多個地塊與航站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方便旅客及工作人員乘用。
作為機場區域少數保留下來的現狀地塊,工作區蓮花湖綠地設計本著對場地的尊重以及生態自然、綠色智慧的設計理念,結合現狀地形地貌,疊山理水,打造自然、大氣的山水構架,提煉本土文化元素,展現綿長久遠、大氣謙和的蜀地特質[7](圖5)。
2.1.6航食區規劃
近期在北垂滑以北,進場大道以東規劃配套航食生產區域,由國航、東航、川航3家業主投資建設,其中國航占地面積6.3萬 m2,東航占地面積4.1萬 m2,川航占地面積5.2萬 m2,主要建設航食生產樓、機供品庫房、車輛維修車間及輔助配套用房,通過臨近的機場空陸側轉換道口與飛行區無縫銜接。
2.2遠期規劃方案
遠期規劃終端建成6條跑道,4條遠距離平行跑道、2條與主向跑道垂直的側向跑道??蓾M足4條跑道同時獨立進近,兩條側向跑道主用起飛使用。為減少飛機的地面滑行時間和燃油消耗,結合跑道使用模式和航站區位置,加大主跑道的錯開距離、減少側向跑道和東側跑道群的距離。
遠期在兩條主向跑道西一、東一之間的中央航站區范圍內,建設屬于南航站區 T3/T4航站樓及配套附屬設施,最終在遠期形成"貫穿式進場路+四個單元式主樓"的南北2個航站區格局。4個單元式航站樓采用大港灣 T字形構型,港灣內規劃雙站坪滑行道,與垂直滑行道、平行滑行道規劃合理銜接,提高飛機地面運行效率。
遠期對航空貨運區進行擴建,并在東一、東二跑道之間規劃預留貨運發展用地??紤]貨運區腹艙貨和純貨機轉運需求,結合跑道構型和航站區位置,在西一跑道北端和西二跑道之間規劃貨運區,并規劃貨運區空側下穿通道便捷聯絡航站區,減少貨物拖行距離。
遠期在機務維修區進行擴建,并在東一、東二跑道之間的南端規劃預留機務維修區發展用地。考慮飛機必要的航線維修和大修需求,在北一跑道北側規劃機務維修區,與跑道、航站區聯系便捷,噪聲和凈空條件較好。
遠期規劃南北工作區,北工作區面向成都市,與航站區、貨運區、機務維修區緊密結合。航空配餐、運行指揮、航空加油站等與空側運行聯系緊密的設施,與飛行區緊密結合布置。能源中心、綜合辦公樓等公用設施盡可能靠近負荷中心布置。污水處理廠、汽車修理廠、環衛基地、機場油庫等設施結合地形地貌和排水方向、風向等因素布置。
遠期總平面規劃見圖6。
3機場總體規劃與周邊城市規劃的關系
目前就單個機場而言,機場總體規劃是指導機場建設發展的基礎性文件,是實施機場管理必不可少的規范化文件。但是民用機場總體規劃偏重于飛行業務的專業技術規劃,尚不能夠直接代替城市規劃在空間管理的作用,在目前的執行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集中體現在與上一層次規劃以及相關規劃銜接不足,機場總體規劃難以落實。民用機場的相關規劃規劃應與城市總體規緊密結合,重點在于落實城市相關規劃、機場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各項重大戰略安排,同時也要對片區所特有的條件和發展機會進行分析,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土地利用和控制措施。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于成都平原龍泉山以東,成都市東部新區行政區域范圍以內,東部新區作為成都市最年輕的一個新區,發展速度很快,規劃建設起點較高,如何處理天府國際機場規劃和東部新區規劃之間的關系,解釋清楚到底是要建設一個.城市的機場"還是一個.機場城市",一直是研究的重點,機場規劃和城市規劃分屬2個不同的系統,如何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兩者共同發展的前提,機場總體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的場址條件、飛行程序、空域、環境、市政交通、配套設施保障等多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與支持,民航的行業特點又決定了機場建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城市的發展亦有城市發展的述求和方向,兩者之間必然存在沖突和矛盾,無論是在天府國際機場總規階段還是在后續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場內工作區城市設計方面,天府國際機場建設部門和屬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緊密配合,求同存異,著眼于大局,及時將機場納入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并結合天府機場實際與總規批復內容對天府機場遠期場址實施規劃控制及保護,為機場的遠期發展做好土地預留控制工作,同時近期建設項目中天府國際機場各建筑色彩、建筑風格、建筑密度、地塊容積率、地塊綠地率、建筑退距等控制指標均滿足成都市規劃紅皮書及東部新區相關規劃要求(圖7)。
天府機場近期建設用地21 km2,遠期建設用地總計達到約50 km2,已經是一個中等城鎮的規模。機場和城市的發展本就是一個共同體,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關系,機場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重要的對外交通窗口,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頭:同時區域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臨空產業的布局又對促進機場航空業務量增長,實現機場可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4總結
天府機場總體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作到了很好地銜接工作,作到了減少機場噪聲、凈空、電磁環境等因素對周邊地區生產生活的影響。依據天府機場總體規劃,在本期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嚴格控制近期工程規模,節約工程投資,以期在短時間內發揮最大社會經濟效益:遠期規劃著眼于未來發展,結合周邊土地開發程度充分預留機場發展空間,讓后續建設更具有拓展的靈活性,實現高效運營、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成都新機場選址報告[R].成都: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2013.
[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成都新機場和雙流機場功能定位研究報告[R].成都: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2013.
[3]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R].成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2016.
[4]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成都新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R].成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2015.
[5]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成都新機場跑道長度專題論證報告[R].成都: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2015.
[6]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巴黎機場集團建筑設計公司(ADPI).成都新機場航站區規劃及航站樓方案設計[R].成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2015.
[7]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近期建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R].成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