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菊,張桂娟,焦立東,李 沖,李志豪
(大興區種業與植保服務站,北京 102609)
大興區地處北京市南部,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區域優勢以及豐富的種植經驗造就了“大興西瓜”這一知名品牌。由于西瓜經濟效益高,農戶多年連作,導致根結線蟲、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當地農戶主要通過購買嫁接苗加以改善。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2020年大興區一共建成了15家西瓜集約化育苗基地。通過實踐,總結出了1套西瓜集約化嫁接育苗技術,主要包括采用日光溫室,選用合適接穗和砧木品種,采用高效的嫁接方法,合理溫、光、濕調控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成功批量培育出優質西瓜嫁接苗。西瓜集約化育苗技術的推廣使用,節約了能源,提高了效率,保障了西瓜苗的質量,確保了大興區西瓜產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北京市大興區冬季育苗的環境問題主要是低溫寡照,采用地熱線和空氣加熱設備相結合的加熱方式提高設施內環境溫度,利用反光墻和補光燈等措施增加光照,能夠保證西瓜苗期生長對環境條件的需求。每667 m育苗溫室可育西瓜商品苗大約20萬株,大興區春季集約化育苗共約2 100萬株,可供單蔓栽培模式種植面積800 hm,每株商品苗效益在0.2~0.3元。目前,當地農戶99%通過購買育苗基地的嫁接西瓜苗進行種植。
大興區設施西瓜以栽培小西瓜為主,采用吊蔓種植方式,市場上小西瓜品種主要有L600、L800、京美2K等。這些栽培品種產量高、品質好、耐運輸,小西瓜品種單果質量1.5~2.0 kg,品種特點符合市場需求,深受種植者及消費者喜愛。砧木品種要求嫁接親和力高,抗病、抗寒性強,主要有京欣砧2號和京欣砧4號,其中京欣砧木2號品種抗寒性較強,適用于2月底—3月初定植。
大興區集約化育苗大多采用育苗專用基質,不需要混有機肥、田園土等,可避免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的發生。播種前在基質內隨水灌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m和30%惡霉靈水劑10 mL/m,預防苗期病害。保持相對持水量80%。
接穗和砧木的播期根據定植日期推算,一般情況日光溫室栽培在定植前40~45 d、冷棚栽培在定植前35~38 d開始播種。接穗和砧木都要選擇合適播期以確保嫁接時砧木和接穗莖稈粗細匹配。
播種時砧木種子與接穗種子粒數比約為1.0∶1.5。用55 ℃溫水浸種20~30 min,水量為種子量的3倍,水溫降至常溫后,繼續浸種6~7 h后取出,搓洗種子表面粘液,開始催芽。有催芽室的育苗基地把種子平鋪到盤子里,放入催芽室,溫度設置28~30 ℃;另一種催芽方法一般采用“4層包裹”催芽法:第1層鋪好電褥子,第2層鋪上塑料膜,第3次鋪上1.5 cm厚的毛氈,第4層鋪2層紗布,之后鋪上溫水浸泡過的種子,再對折除電熱毯外的包裹物,之后每間隔5~10 h掀開包裹物翻動種子,通風換氣,置于28 ℃左右條件下催芽。砧木種子催芽36 h,接穗種子催芽24 h。
播種時種子平放,胚根沖下,播于50孔穴盤中,深度0.5 cm。播種后覆蓋基質1 cm,之后覆蓋地膜。保持穴盤溫度25 ℃,空氣溫度26~28 ℃。出苗后如果有苗子戴帽現象,需要手工摘帽。
目前大興區育苗基地、育苗專業戶等普遍使用貼接法進行西瓜嫁接。嫁接時選擇晴天,嫁接前1 d噴灑6%春雷霉素水劑1 500倍液或者10%阿米西達3 000倍液,對砧木、幼苗莖節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消毒,預防苗期炭疽病的發生。
砧木的日歷苗齡13~15 d,剛出現第1片真葉;接穗苗齡應在播種后18~20 d、子葉將展未展之際,開始嫁接。嫁接前1 d澆透水,有利于嫁接成活。嫁接時對嫁接工具進行徹底消毒,保持接穗干凈,削切動作要快、穩、準。首先用嫁接刀呈30°抹去砧木的真葉小芽和1片子葉,再在接穗子葉下0.7~1.0 cm處向下約30°斜切接穗下胚軸,將砧木刀口和接穗刀口相貼,用嫁接夾夾住固定即可。
嫁接后前3 d覆蓋塑料布、遮陽網遮光保溫,從第4 d開始讓嫁接苗在早晚時間接受散射光照,發現接穗葉片萎蔫后立即蓋上遮陽網,并逐步縮短遮光時間,7~10 d后全部掀開遮陽網,正常光照。嫁接后2~3 d不澆水,溫度控制在27~28 ℃為宜,苗床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5%以上,以床內地膜附著水珠為宜。3 d后視嫁接苗狀況,逐漸增加通風換氣時間和換氣量。6~7 d后,嫁接苗不再萎蔫時轉入正常管理,濕度控制在50%~60%,白天溫度控制在26~28 ℃、夜間18~20 ℃。西瓜苗長至2葉1心時夜溫保持在16~18 ℃,以利于雌花分化。苗期水分管理應使育苗基質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苗期原則上控溫不控水。冬季育苗時,定植前7 d進行低溫煉苗,保持白天22~24 ℃、夜間13~15 ℃。嫁接后12~14 d,摘除砧木長出的不定芽,取掉嫁接夾,保證接穗健康生長。去側芽時切忌損傷接穗。定植時嫁接口應距離地面2~3 cm,避免嫁接口接觸土壤,導致嫁接苗接口被病菌感染。
西瓜苗期以防治病害為主,蟲害較少發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的發病主因是低溫、寡照、高濕,因此防治策略上要以預防為主,應著重改善嫁接苗生長環境,合理調控溫、光、濕度等環境因子,促進瓜苗健壯生長,減少發病,同時合理進行化學防治。
選用專用育苗基質,播種前隨水在基質內混入50%多菌靈WP100 g/m,或3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50 mL/m。加強苗期環境管理,底水澆足后適當控水,尤其是播種和剛嫁接后,注意適當控水和提高管理溫度,切忌大水漫灌。
嫁接前1 d和嫁接苗出苗圃前1 d噴施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2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等預防炭疽病。
選用專用西瓜育苗基質,地面上鋪0.014 mm厚的塑料膜,再鋪上1 cm厚的毛氈,用這2種材料把育苗盤和土壤隔開,或者把育苗盤放在育苗架上,防止根結線蟲病。
在北京大興區,如在2月底—3月初定植,西瓜嫁接后苗齡需要45 d;若在3月中下旬定植,需要35~38 d。西瓜嫁接商品苗生理苗齡需在3葉1心期至4葉,子葉完整,莖稈粗壯,接口愈合良好,根系發達,無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