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曉莉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污染加重的形勢下,高山蔬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許多山區利用高海拔地區的自然冷涼氣候和無污染的天然環境優勢發展高山蔬菜,以解決炎夏季節的鮮菜供應和蔬菜污染問題,隨之,高山蔬菜產業迅速崛起。
鳳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自然環境優越、氣候適宜,無公害蔬菜已經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導產業。在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引和全國農業產業大發展的形勢推動下,鳳縣利用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條件優勢,圍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蔬菜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全縣發展蔬菜3 466.7 hm,形成了高山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通過對鳳縣蔬菜產業發展的初步調研發現,隨著全國高山蔬菜的迅速崛起,鳳縣蔬菜產業呈現出大好的發展前景,已逐漸成為周邊區域夏淡蔬菜的重要供應基地,部分產品已遠銷到廣東等省外市場。但在蔬菜產業發展的初期,依然存在一些制約蔬菜發展的具體問題,諸如蔬菜種類多雜、產區分布零散、生產技術水平低下、菜農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等突出問題,極大地影響了當地蔬菜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本文針對鳳縣高山蔬菜產業當前發展的具體現狀,結合當地情況,提出高山無公害蔬菜產業發展方向及具體可行的蔬菜產業發展策略,以促進鳳縣蔬菜產業的科學、高效、可持續發展。
鳳縣地處秦巴山區,屬暖溫帶山地氣候,處于我國南北氣候交界帶,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享有“天然氧吧”的美稱。鳳縣海拔高,垂直氣候差異明顯;氣候涼爽,春秋相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水源充足、純凈,灌溉成本低,土壤未受污染,生態環境優越,非常適宜發展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非常重視蔬菜產業的發展,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十分迅速,蔬菜產品因反季節和產地環境清潔受到消費市場的普遍青睞。
鳳縣土地面積廣闊,山地立體氣候優勢明顯,可用于蔬菜生產的宜耕地區很多。擁有嘉陵江等主要水系,水源充足,能保證自流灌溉或引水灌溉。林麝等家畜、家禽發展較多,有穩定充足的有機肥來源。
隨著太鳳高速和寶鳳高速的陸續開通,縣域交通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農資運輸和蔬菜產品的外銷,為蔬菜產品迅速進入更大的消費市場創造了便捷條件。
鳳縣是連片山區,高山蔬菜是當地少數幾個能為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收入的新型穩定產業。
高山蔬菜的采收期正處于山區農閑時節,農村勞動力相對充足,能充分滿足蔬菜生產的用工需要,勞動成本低,同時便于帶動農民返鄉就近就業,對發揮地域優勢、促進鄉村農業經濟的振興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國家農業政策的引導和鳳縣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當地蔬菜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據統計,2010年全縣春菜面積已突破2 666.7 hm,蔬菜生產面積占到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的38%左右,總產量占全縣農作物總產量的40%左右,蔬菜生產面積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蔬菜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戶的重要經濟來源。
鳳縣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生產基地為依托,外地客商與當地客商結合的蔬菜營銷網絡,大量時令蔬菜和反季節特色蔬菜銷往全省及成都、重慶、鄭州等大中城市。
蔬菜產業漸成規模,初步建成了以菜豆、娃娃菜、菜薹、蘿卜、花椰菜、甘藍、馬鈴薯、甜椒等優質蔬菜為主的生產基地,形成了平木、河口、黃牛鋪、紅花鋪、唐藏、巖灣等特色蔬菜生產村(鎮)。
經過鳳縣農技推廣站的數年努力,平木鎮生產的大白菜、蘿卜、甘藍、菜豆4種蔬菜通過了陜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創造了鳳縣的蔬菜品牌,顯著提高了當地蔬菜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鳳縣全縣規劃了3 333.3~6 666.7 hm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平木鎮、河口鎮和黃牛鋪鎮,區域分布零散,不便于集中統一生產管理。
主要種植菜薹、菜豆、甘藍、娃娃菜、蘿卜、黃花菜、西葫蘆等蔬菜,蔬菜種類雜多,不便于集約化管理,對初始從事蔬菜生產的新菜農也存在生產技術上的極大挑戰。
蔬菜生產以露地為主,僅有少量塑料大棚。菜區土地空置率較多,未充分發揮菜田精細管理、多茬種植的綜合技術優勢,不利于整體效益的提高。
鳳縣蔬菜生產基地多為新菜區,菜農在種植技術和經驗方面均十分欠缺,加之菜農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對新技術的接受和應用能力較弱。多數菜農的蔬菜生產管理仍為簡單、粗放型,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很多,難以滿足現代高效蔬菜產業的發展需要。
蔬菜產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菜農生產技術水平低、科技意識不強。種植的蔬菜品種相對單一,茬口過于集中,重茬普遍,已造成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蔬菜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產品難以達到真正的生態、優質。
在高山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市場對高品質蔬菜產品需求普遍提升的趨勢下,當地滯后的蔬菜生產管理技術,已經制約和限制了蔬菜產業的穩步、快速發展。
鳳縣的蔬菜產業起步晚于鄰縣太白縣,蔬菜生產尚處于初級階段,蔬菜種植總體產量與品質都較低,沒有形成優勢產業。
菜農缺乏蔬菜標準化生產意識,沒能掌握高山生境下的蔬菜生產管理技術和規范,未形成菜田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控意識,菜田管理粗放,隨意用肥、用藥的情況較普遍。對蔬菜產品質量重視不夠,蔬菜產品和生產環境存在人為化學污染,未能真正達到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規范,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不強。
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對接鳳縣的產學研基地為平臺,組建專家團隊,通過蔬菜安全生產和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服務,開展鳳縣高山無公害蔬菜產業發展綜合配套技術服務。采取現場指導、專題培訓、網上交流等多元的技術服務,從高山蔬菜地塊選擇、茬口安排、蔬菜種類與品種選擇、田間管理到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培訓指導,推廣蔬菜生產基本規范和技術,逐步提高菜農的科學生產意識,樹立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綠色發展理念,提高菜農的生產管理技術水平,充分挖掘鳳縣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潛力,推動當地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鳳縣菜區蔬菜種類分散、品種單一的情況,結合各菜區的小氣候特點,利用片區間輪作、規模化生產的種植方式,保證土壤環境的合理、平衡利用,集約化生產,輕簡化管理,降低蔬菜生產成本,方便蔬菜產品運銷,提高菜品的品質。
高山蔬菜生產應依據山地不同季節的氣候差異,安排適當的蔬菜種類或品種,利用間、混、套作技術,排開生產季節,充分利用土地,錯開集中管理期和采收期,方便用工,豐富蔬菜種類,滿足當地及外地蔬菜市場的需求,促進當地高山蔬菜的健康、長效發展,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產品的產量和效益。
根據鳳縣菜區的主要病蟲草害發生狀況,引導菜農逐步樹立蔬菜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意識,倡導“預防為主、綠色防控”的植保方針,杜絕菜田禁用農藥的使用,科學用藥,避免或減少菜田外源化學品的投入,確保蔬菜產品的健康與安全,維護菜區的生態環境安全,推動鳳縣蔬菜產業的穩步高效發展。
依托蔬菜專業合作社,引導菜農牢固樹立蔬菜產品質量觀念,強化產品品牌意識,倡導人們認知、認同和參與,增強全民的綠色生產意識和綠色消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