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吉林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高職學校是學生進入到社會之前,對自身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的重要平臺。與其他類型高等教育院校相比,高職院校主要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更加專業化的機動型人才,支撐社會進行更為細致化的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工學結合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將理論及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工作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有效解決學生畢業后無法快速融入社會的相關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基于工學結合模式,進行有效的優化與改革尤為重要。
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完善。而由于傳統思路的限制依然存在,教學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一方面,就實際教學現狀而言,高職院校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對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價值予以認知,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無法依照學生實際需求開展各類活動。現階段而言,學科教學中工學結合模式的融入力度有待提升,在開展過程中,教學工作無法提升學生對學科的重視,也無法真正有效進行,以下將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就當前的高職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能夠應用工學結合的模式,并由此開展各類實踐教學工作,對實際課程進行改革,并希望以此確保專業課程在構建過程中所具有的合理性得以大幅提升。但較之于其他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工學結合模式出現時間較短,部分教師無法擁有更為豐富的教學經驗開展針對性教學,使得整體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其次,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尚未對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價值予以充分認知,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無法進行有效的突破,使學生無法充分的依照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對自己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致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受到嚴重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無法充分結合本專業對應工作的實際要求,及時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與改變,從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任務無法有效完成。
再次,高職教師在開展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無法充分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增設各類實踐活動,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講解,無法培育學生實踐能力。從而使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與實際要求無法相符,無法將工學結合的模式予以落實。
最后,學生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大部分學生認為只要對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學習便可完成實際的學業任務,而對日后的工作而言,數學學科無法擁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此認知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導致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受到影響。
總體而言,在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問題在于教師對教學中各類課程的實踐重視程度不足,數學教學工作無法與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導致學生無法重視數學學習。
對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意義進行有效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提升師生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促使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優化改革,為學生全方位的發展與優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與普通學校相比,高職院校辦學宗旨在于培育并輸出擁有更豐富專業知識的實用型技能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優良的人才保障。因此,工學結合模式對高職院校數學學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需要選擇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予以展開,進一步立足于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實際存在的變化,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從而使高職院校數學學科教學模式得以有效完善,進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知識素養及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仍有待提升,但其思想靈活,具備較高的創新意識,并擁有較強的進取意識,希望能夠在高職院校的實際學習過程中,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地發光發熱,使自身的綜合價值得以體現。對于學生此類訴求,高職院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人才培養進行有效的分析。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結合學生差異化特征及個性發展的實際需求,及時分析教學理念,創新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進一步使學生在某一領域達成專業化及創新化的發展,對學生及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價值提升訴求予以進一步滿足。而在此背景下,工學結合模式能夠使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改革得以有效開展,使相應的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實現。
在實際構建過程中,工學結合模式對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具有鮮明的意義。在優化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工作的同時,凸顯學生自我價值,促進其專業發展。具體而言,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數學學科改革方式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詳細的分析。
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由傳統的知識灌輸類人才培育方式,逐步向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轉變。其人才培育的目標,主要在于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強化學生對各類知識的內化能力,將各類知識轉變為專業技能。針對此類目標,在實際的人才培育方案構建過程中,需將就業作為導向,因而更需要將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應用,確保學生能夠在工學結合的模式之下,優化其自身綜合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而《數學》課程是工科專業以及理科專業的基礎類學科,若想使學生在后續的技能知識應用中提升能力,需要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從某種角度分析,《數學》課程是多數專業開展工學結合的重要基礎,而工學結合模式也能夠使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效果得以提升。基于就業導向以及復合型人才的培育目標,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工作可以對整體《數學》課程的體系進行綜合性的改革。在此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將“必須”以及“夠用”作為實際的原則,對實際課程體系進行進一步的改良。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將培育更加高素質、多元化應用型人才作為實際教學培養目標。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數學學科及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對學生專業訴求進行有效分析。
在課堂實踐中,對整體課堂體系進行有效的創新性整合,將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著重培養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凸顯學科的應用目的,將必須“夠用”作為實際教學具有的原則,真正將實用性教學思路進行有效的應用。
教師在高職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需及時打破傳統數學課堂體系,進一步使整體課堂教學所具有的開放性得以提升。在整體數學課堂教學體系改革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不同專業的課程規劃設計,從多角度進行分析、調查、研究各專業培養計劃及專業課程內容,及時了解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提出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模塊化內容構建的思想,依照不同學生、不同專業的實際訴求,在工學結合的思路下,構建“專業規定選修模塊+基礎必修模塊+定向延伸模塊”的綜合課程設置體系。
由于數學學科是研究現代科學技術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工具,是其他諸多學科學習過程中所需要應用的基礎類內容。若想開展有效的工學結合教學,則需要使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了解。依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對《數學》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及邏輯性進行詳細分析,從而了解學科理論知識。優化學生課堂學習,滿足其在數學基礎知識層面的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對公共基礎課的必修模塊基礎性知識加以確定,使得《數學》課程的基礎性得以體現,為工學結合奠定堅實的基礎,保證后續高等院校,數學教學中,工學結合開展效率,防止學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不足,而使工學結合效果受到影響。
在實際構建過程中,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實踐活動進一步落實,需進行充分的綜合性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以工學結合模式作為實際教學模式改革的中心,對高職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使其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及發現者,進而優化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
數學知識存在高度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需要具備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及應用實踐的能力,但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較為被動的位置,無法真正參與到數學的學習與體驗中,使得數學教學活動的價值無法充分的體現。因此,高職院校數學教師需要對數學模式進行改變。從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過渡到探究式教學模式。
第一,以工學結合為基礎,數學學科教學需要將自主學習的模式加以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工學結合的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進而提升其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舉例說明,在工學結合的模式之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內容,將數學學科的自主學習模式進行應用。在對工商管理類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習題引入到學生在實習中的情境,可以引導學生以所在實習單位的營收情況為基礎,引入函數模型與應用相關知識,創設投資及利潤相關的各類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在其實習單位發展中,如何構建更加科學的投資方案,優化其利潤。
第二,以工學結合為基礎,數學學科教學需要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是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應用工學結合模式的重要實現方式,教師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與實際工作環境類似的情境,使學生體驗情境并進行主動探究,進而獲取相應知識,解決相關問題,達到工學結合的目的,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就其本質而言,以問題為核心,結合數學的相關內容設計課堂問題與任務,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實現其在課堂中的互動與交流,并在探究過程中,對數學知識予以掌握。從而使得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數學改革得以真正的落實。
依托工學結合模式,改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以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察,借助學生分數評價其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此類評價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無法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過程中,可以依托工學結合模式,在期末考試成績評定的背景之下,進一步強化過程性評價。除考核高等數學成績之外,對學生課堂表現、實踐操作以及應用數學對實際專業問題進行解決的綜合能力進行詳細的評價,便于教師更為充分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而使學生在更為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下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如在對微積分方程相關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教師需要向學生對課前作業進行布置,引導學生在課前思考微積分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所具有的應用;學生應用互聯網開展搜集,對各類資料進行查詢,確保學生拓寬視野。在考核過程當中,適當對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考核,將其納入到整體教學評價體系之內,而后在課程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課前準備的各類資料進行匯報,并且結合學生在日常課程學習中的情況,綜合計算平時成績。在課后考核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其工學結合的環境,結合其實習單位發展情況針對性地創設數學相關問題,考察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情況。
在新時代背景下,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完善數學學科專業建設,創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落實工學結合模式,需要進一步推動數學教學改革工作的進行。在實踐過程中,優化學科課程體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創新型教學理念,進而優化高職院校的數學學科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