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焦慮的90后
:我和男友異地交往已經快五年了。我從全國前五的高校碩士畢業后,考到省會當公務員。男友是小提琴家,在著名樂團。我們嘗試每天視頻,持續共同讀書,交流思想,并爭取盡量多見面。我嘗試換工作,考上海的公務員??歼^兩次,但沒考上。我可以去上海的企業工作,但男友無戶口無房,家庭條件也一般,他擔心我找了個市場化的工作,將來我們無依無靠,這樣會害了我。
男友也沒有下決心換工作來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也不敢輕易讓他來。一方面他很不舍得現在的舞臺,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演藝行業生存困難,他感到,如果離開體制內的樂團可能難以生存。我在省會城市有房有戶口,生活小康,但我無法解決他在這里找工作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到彼此的存在是精神上的極大陪伴,能彼此造就。但我已經超過30歲了,內心有些著急和焦慮,父母在催,姐妹們也勸我分手重新找個本地的,不要談這么難的戀愛……聲音太多,我不知道該如何決定,希望能得到幫助。
莫莫:
莫莫不支持異地戀。我們在異地戀里愛的往往不是對方,而是自戀。當男女朋友活在手機里,對方喜歡什么,在做什么,想什么,你其實真的不會全部知道。視頻過濾了很多信息,距離提純了你的感覺。大多數的異地戀,始于感覺,源自沖動,衰于距離,毀于猜疑,亡于哀莫大于心死。特別是女性過了30歲,更不建議玩這種游戲。你男友是藝術家,藝術家最容易在手機里與夢中情人戀愛。如果你不理解,看看小說《三體》的第二部與第三部。高智商的人在異地戀中容易和自己的想象力戀愛。如果兩個人都是這種藝術家的性格,那更不合適了。
好的婚姻準備過程,往往是你要深入一個人的生活,看他與他那討厭的親戚如何相處,看他如何收拾洗手間的地漏,看他在情緒崩潰時如何應對,在無聊的時候如何打發時間……通過這些細節,判斷他是誰遠比你們共讀一本書分享感受更靠譜。在你羅列的如上努力中,莫莫發現,這個男生沒有為你舍己到一個地步,可以讓你不去計算現實的代價。
解決異地戀很簡單。給異地戀一個期限,過期分手。你如果是20歲,可以是五年;你如果是30歲,應該是五個月。
五個月時間,一切都沒有變化,還是異地的話,只能說明對方不夠愛你,你們不合適。在異地的情況下,你們的生活都是各自的,經濟壓力與看不到明天的未來,是不能被分享的。相濡以沫?執手偕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因為,缺乏舍命付出的前提,現實中的你們更可能會為誰做家務、誰半夜換尿布而吵得面紅耳赤。
可能,男方比你更想結束這段感情,他只是在等著你主動提出。因為,男人往往比女人更理智。他知道,無論你去找他,還是他來找你,都是一場賭博,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在他的技能依托于一線城市體制的情況下。
所以,從沒有不靠譜的感情,只有不靠譜的時間。好的婚姻,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姑娘你要放下,安慰自己說:至少我愛過了,青春無悔。我的異地戀只是終結于客觀現實。
和平分手后,給自己買點新衣服、化妝品,開開心心去相親,腳踏實地過日子。
可能剛開始有一點遺憾吧,但是人生哪有那么多意興闌珊,日子過著過著,梅花就落滿了南山:心靜啊,難過終會被歲月沖淡了,意難平也不存在了。
為你祝福,你不會后悔的。當遇到那個陪你過日子、養孩子、照顧老人的他,你就會明白——忘記背后,努力面前,是最好的結果。
(專家支持:情感專欄作家耶雅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