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萍 李 姣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長沙,410007)
宮頸粘連(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多由刮宮術后子宮內膜損傷引起,以子宮內膜粘連、子宮腔部分或完全閉塞、下腹部周期性疼痛、月經減少、不孕等為主要表現(xiàn),為婦產科常見疾病之一[1]。研究表明,約有40%的不孕病例和7%的繼發(fā)性閉經病例與IUA相關[2]。目前對其發(fā)病機制的認識主要包括子宮內膜干細胞損傷、局部神經痙攣、纖維細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近幾年研究發(fā)現(xià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號通路能夠參與子宮內膜血管新生過程,與IUA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通過干預PI3K/AKT/mTOR通路能夠有效抑制IUA大鼠子宮內膜的增生[3-4]。定坤丹為治療經血不調的名方,具有補腎養(yǎng)血,調經止痛之功效。臨床研究證明,其用于IUA患者具有良好療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癥狀,減輕子宮腔粘連及子宮內膜增生,然而其發(fā)揮作用的具體機制尚未明晰[5]。本研究通過機械刮宮結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感染建立IUA大鼠模型,觀察不同劑量定坤丹治療大鼠IUA的效果,并探討其調節(jié)PI3K/AKT/mTOR信號通路抑制IUA內膜血管生成及炎癥反應,恢復子宮形態(tài)的潛在機制。
1.1 材料
1.1.1 動物 無特定病原體(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級SD大鼠60只,雌性,體質量180~200 g,由湖南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YXK(湘)2020-0015。于我院SPF級實驗動物房中飼養(yǎng),室內保持20~22 ℃,明暗交替各12 h。所有動物實驗均經我院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審批號:20210412)。
1.1.2 藥物 脂多糖(Sigma公司,美國,貨號:L2880);定坤丹(山西廣譽國藥有限公司,批號:20210308);戊酸雌二醇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號:108492)。
1.1.3 試劑與儀器 大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上海朗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210521、20210614、20210523);VEGF抗體試劑盒(武漢博士德公司,批號:MK1165);PI3K、AKT、mTOR一抗(Abcam公司,美國,批號:ab83091,ab35200,ab88204);逆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貨號:S0214)。組織切片機(Leica公司,德國,型號:RM 2135);光學倒置顯微鏡(OLYMPUS公司,日本,型號:BX51);低溫高速離心機(Sigma公司,美國,型號:2K15);多功能酶標儀(Tecan公司,瑞士,型號:GENIOSPLOS);電泳儀(Bio-Rad公司,美國,型號:Mini-protean),RT-PCR儀(Eppenndorf Centrifuge公司,德國,型號:7500)。
1.2 方法
1.2.1 分組與模型制備 稱取SD大鼠體質量并按體質量進行分層,隨后取各層內大鼠,隨機方法分為6組:空白組、模型組、戊酸雌二醇組、定坤丹低劑量組、定坤丹中劑量組、定坤丹高劑量組,每組10只。除空白組外,其余各組采用機械刮宮+LPS感染雙重損傷法建立IUA模型[6]:大鼠給予腹腔注射水合氯醛(400 mg/kg)麻醉后,無菌條件下切開下腹,暴露子宮,于子宮上方約1/3處作3 mm縱切口,采用宮腔刮勺經切口沿大鼠宮腔全層行刮宮術,至宮腔肌壁出現(xiàn)粗糙感時停止搔刮;將無菌手術線提前置于6 mg/L的LPS生理鹽水中,4 ℃浸泡24 h備用,于刮宮損傷后,將LPS手術線放入損傷宮腔,在腹壁留置約0.5 cm的尾絲以便隨后取出,生理鹽水沖洗并縫合切口,48 h后開腹,輕拉尾絲取出LPS棉線,生理鹽水沖洗并關腹,9 d后肉眼可見大鼠子宮色蒼白,宮腔狹窄,子宮四壁厚薄不均,病理可見宮腔狹窄,內膜粘連,腺體減少,組織纖維化增生,子宮內膜組織纖維化面積比明顯增加,即為IUA造模成功[7]。
1.2.2 給藥方法 各給藥組于造模術后第1天開始灌胃給藥治療,戊酸雌二醇組予以0.3 mg/kg灌胃干預,定坤丹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根據臨床人用劑量折算出大鼠等效劑量的1、2和4倍分別給予定坤丹混懸液(2.13、4.26、8.52 g/kg)灌胃治療,1次/d,持續(xù)給藥28 d。空白組、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處理。
1.2.3 檢測指標與方法
1.2.3.1 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觀察子宮組織病理形態(tài) 各組大鼠腹主動脈取血后處死,解剖后取部分子宮組織,置于10%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8 h,依次放入梯度乙醇中浸泡脫水,置于透明劑二甲苯中透明,經石蠟液包埋后冷卻凝固,切片機作5 μm厚切片。切片于恒溫箱中烘干,采用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水化、蘇木精染色、1%鹽酸乙醇分化、伊紅染色、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后,用中性樹膠封片,倒置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子宮組織形態(tài)并拍照。
1.2.3.2 Masson染色觀察子宮組織纖維化面積 大鼠經腹主動脈取血后處死,解剖后取部分子宮組織,置于10%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8 h,依次放入梯度乙醇中浸泡脫水,置于透明劑二甲苯中透明,經石蠟液包埋后冷卻凝固,切片機作5 μm厚切片,行Masson染色,于高倍鏡(×200)下選取6個視野,采用Image-Pro Plus軟件計算組織纖維化面積比,纖維化面積比=纖維化面積/視野總面×100%[8]。
1.2.3.3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中VEGF、IL-6、IL-8水平 大鼠經腹主動脈取血,血液于離心半徑13.5 cm,3 000 r/min轉速下離心15 min以分離血清,將血清樣品分裝并凍存于-20 ℃冰箱備用。臨用前將血清置于常溫下平衡1 h,3 000 r/min(離心半徑13.5 cm),離心15 min,樣品孔加入血清樣品10 μL,樣品稀釋液40 μL和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抗體100 μL,同時做空白孔和標準孔,37 ℃恒溫箱中孵育1 h,洗板6次,各孔加入顯色液100 μL,37 ℃恒溫箱避光孵育15 min,加入終止液50 μL,酶標儀450 nm波長下檢測各孔OD值,根據標準孔OD值繪制標準曲線,代入樣品孔OD值計算各樣本VEGF、IL-6、IL-8的表達水平。
1.2.3.4 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子宮內膜VEGF蛋白表達 取大鼠部分子宮組織置于10%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8 h,經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液包埋后作5 μm切片,經脫蠟、透明和脫水后,切片滴加30%過氧化氫(H2O2)孵育20 min,枸櫞酸鈉抗原熱修復15 min,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封閉20 min,一抗4 ℃孵育過夜,二抗37 ℃恒溫箱孵育20 min,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法)37 ℃恒溫箱孵育20 min,滴加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顯色,中性樹膠封片,倒置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拍照,Image J軟件分析平均光密度值(MOD值)。
1.2.6 蛋白質印跡法檢測子宮組織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達 取大鼠部分子宮組織,冰上快速勻漿后,加入放射免疫沉淀分析裂解緩沖液(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Buffer,RIPA buffer),4 ℃,12 000 r/min(離心半徑8 cm)離心20 min提取總蛋白,取少量上清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法測定蛋白濃度。將蛋白樣品調至等濃度,加入10 μL樣品,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濃縮膠電泳分離,冰上轉膜,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2 h,加入一抗,4 ℃冰箱孵育過夜,加入二抗,室溫孵育2 h,滴加增強型化學發(fā)光試劑(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ECL),凝膠成像系統(tǒng)曝光并拍照,用ImageJ軟件分析條帶灰度值,計算目的蛋白表達量。
1.2.7 反轉錄PCR檢測子宮組織PI3K/AKT/mTOR通路mRNA表達 取大鼠部分子宮組織,用無菌剪將組織塊剪成碎塊,采用Trizol裂解液提取總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總RNA濃度,再將RNA逆轉錄為cDNA,按PCR試劑盒進行擴增,反應條件為95 ℃變性10 s,退火60 ℃ 30 s,40個循環(huán)。結果以β-actin為內參,2-△△Ct法分析相對mRNA表達量。具體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各基因引物序列

2.1 各組大鼠子宮病理形態(tài)變化 光鏡下可見空白組大鼠子宮結構清晰完整,子宮腔通暢,內膜厚度正常,腺體量多;模型組正常宮腔結構消失,子宮腔變小變窄,腺體數量減少;與模型組比較,定坤丹各劑量組大鼠子宮結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隨給藥濃度的增加,大鼠腺體數量逐漸增多,子宮腔逐漸通暢。見圖1。

圖1 各組大鼠子宮組織病理形態(tài)變化(HE染色,×50)
2.2 各組大鼠子宮纖維化面積 Masson染色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子宮組織纖維化面積比明顯升高(P<0.01);定坤丹各劑量組治療后,大鼠子宮內膜組織中纖維化面積比隨給藥濃度的增加逐漸降低(P<0.05,P<0.01)。見圖2~3。

圖2 各組大鼠子宮組織纖維化情況(Masson染色,×200)
2.3 各組大鼠血清VEGF、IL-6、IL-8表達水平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中VEGF、IL-6、IL-8水平均有顯著升高(P<0.01);戊酸雌二醇及定坤丹各劑量組血清VEGF、IL-6、IL-8的水平較模型組均明顯降低(P<0.05,P<0.01),且定坤丹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組之間呈劑量依賴性,以高劑量組改善作用最明顯。見表2。

表2 大鼠血清中VEGF、IL-6、IL-8的水平

圖3 各組大鼠子宮組織纖維化情況比較
2.4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VEGF蛋白陽性表達 免疫組化可見VEGF的陽性表達位于胞質內,呈棕黃色,胞核呈藍染。空白組大鼠子宮內膜僅見少量VEGF陽性表達,模型組VEGF陽性表達較空白組明顯增多,呈強陽性(P<0.01);與模型組比較,定坤丹各劑量組VEGF表達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P<0.05,P<0.01),以定坤丹高劑量組最為明顯。見圖4~5。

圖4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中VEGF的陽性表達(IHC染色,×200)
2.5 各組大鼠子宮組織PI3K/AKT/mTOR通路的蛋白表達 與空白組比較,各組大鼠AKT、mTOR的蛋白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大鼠PI3K、p-AKT和p-mTOR的表達較空白組顯著升高(P<0.01);定坤丹各劑量組劑量依賴地降低了大鼠子宮組織PI3K、p-AKT、p-mTOR的表達(P<0.05,P<0.01)。見圖6~7。

圖5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中VEGF的陽性表達比較

圖6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組織PI3K/AKT/mTOR通路的蛋白表達

圖7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組織PI3K/AKT/mTOR通路的蛋白表達比較
2.6 各組大鼠子宮組織PI3K/AKT/mTOR通路的mRNA表達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子宮組織中PI3K、p-AKT、p-mTOR的mRNA表達顯著升高(P<0.01);經定坤丹不同劑量治療后,大鼠PI3K、p-AKT和p-mTOR的mRNA表達水平較模型組明顯降低(P<0.05,P<0.01),且效果具有劑量依賴型。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子宮內膜組織PI3K/AKT/mTOR通路mRNA表達
IUA是由刮宮術、子宮內膜感染、創(chuàng)傷等因素導致的以宮腔粘連閉塞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率的不斷升高,IUA患病率也逐年攀升,由此引起的月經紊亂、閉經、周期性下腹疼痛、反復流產等一系列內分泌及生殖問題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殖健康[1-2]。目前臨床針對IUA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應用雌激素制劑結合宮腔鏡粘連松解術,以及術后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等方法輔助宮腔隔離,這些療法雖然對部分患者具有良好療效,但復發(fā)率較高,中度和重度IUA患者術后復發(fā)率高達23%和62%,宮內節(jié)育器的放置也會阻礙子宮內膜再生,引起宮內感染和再次粘連等問題[9]。
中醫(yī)學中并無“IUA”相應病名記載,根據其癥狀表現(xiàn)可將其囊括于“婦人腹痛”“閉經”“不孕”等范疇。認為其病屬本虛標實,以金器所傷,胞脈受損,瘀血內停為其標,腎精耗傷,沖任虧損,血海不足為其本,腎虛兼血瘀為其病機關鍵,故治療當以益精補腎,化瘀活血為原則。定坤丹為清代治療經血不調的名方,有補腎養(yǎng)血調經之效。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君子”益氣補脾,鹿茸、杜仲、肉桂、鹿角霜補腎溫陽,干姜溫經通脈,當歸、熟地黃、阿膠、枸杞子滋肝補腎,白芍、川芎行氣活血,五靈脂、三七、延胡索、雞血藤、紅花、牛膝化瘀活血,香附、柴胡、烏藥、砂仁、黃芩疏肝調經,清熱解郁,諸藥合用,既滋補腎精、培補氣血,又行氣化滯,活血消瘀,使補血而不留滯,化瘀而不傷血,用于腎虛血瘀之IUA具有滿意療效。本實驗中,IUA模型大鼠子宮組織壞死,腺體減少,組織纖維化增生,纖維化面積與空白組比較明顯增加,符合IUA特征,經不同劑量定坤丹灌胃干預后,子宮內膜損傷程度及纖維化面積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定坤丹對刮宮損傷和LPS感染所致的IUA具有明顯療效。
現(xiàn)代醫(yī)學對IUA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晰,多數研究認為,子宮內膜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炎癥及局部新生血管的形成在其發(fā)生與進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0-11]。VEGF能夠與血管內皮特異性結合,加速內皮細胞增殖和血管新生[12]。在子宮內膜出現(xiàn)感染和損傷后,局部缺血和炎癥環(huán)境可刺激VEGF的表達增多,引起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癥介質的釋放,進而促使內皮細胞增殖,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和浸潤[13-14]。IL-6是巨噬細胞釋放的一種多功能炎癥介質,可參與機體局部炎癥反應的形成,IL-8是一種重要的炎癥介質,也是促血管生成因子[15-16]。在IUA發(fā)病過程中,受損子宮內膜引起的炎癥反應可引起IL-6和IL-8水平的升高,IL-6又可誘導VEGF的表達增多,增多的VEGF和IL-8可進一步引起內皮細胞增殖和黏附,使細胞外基質降解減少,大量堆積于子宮內膜,使之逐漸被結締組織取代,最終形成子宮內膜纖維化,為IUA的發(fā)病提供條件[17]。本實驗中,經定坤丹不同劑量灌胃治療后,IUA大鼠血清中IL-6、IL-8和VEGF的水平均明顯降低,免疫組織化學顯示子宮組織中VEGF的陽性表達亦有顯著減少,提示定坤丹可通過抑制IL-6和IL-8炎癥介質的釋放,降低VEGF的表達而抑制子宮內膜新生血管形成,延緩IUA的進展。
PI3K/AKT/mTOR信號通路是機體調節(jié)細胞增殖分化、凋亡、自噬與血管再生的重要途徑,與IUA的發(fā)病關系密切[18]。子宮內膜在缺血缺氧狀態(tài)下,VEGF表達的增多能夠誘導PI3K活化,AKT發(fā)生磷酸化,加速內皮細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PI3K/AKT的激活又可促進IL-8、VEGF等血管生成相關分子表達的增加,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生成,進而形成新生血管[19-20]。研究顯示,通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能夠有效抑制IUA大鼠子宮內膜再生[4]。過度活化的PI3K/AKT進一步激活下游的mTOR,使其發(fā)生磷酸化,磷酸化的mTOR可發(fā)揮其生物活性,促使VEGF過量表達和內膜細胞的大量增殖[21]。本研究蛋白質印跡法和反轉錄PCR檢測結果可見,定坤丹能夠顯著抑制IUA大鼠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及mRNA水平,說明定坤丹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mTOR信號轉導通路的激活,發(fā)揮對IUA相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定坤丹能夠顯著減輕IUA大鼠子宮組織損傷和宮腔粘連,其中定坤丹高劑量組對各項指標的改善更為明顯,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水平,從而降低局部血管再生因子和炎癥介質的分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