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瑜 王寬宇 孔祥定 陳 靜
(1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150040;2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哈爾濱,150040)
乳腺癌作為最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已占癌癥總發病人數的11.6%[1]。三陰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種特殊亞型,占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5%~20%[2]。TNBC是指在病理染色報告中,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以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都為陰性的乳腺癌亞型。TNBC是目前乳腺癌疾病中最不易治療的一種類型,具有高病死率、高復發率和高轉移率的特點。由于TNBC對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都不敏感,所以目前現代醫學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的治療手段。近年來國內外運用中藥治療TNBC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中藥治療TNBC的研究也備受關注。本文對近年來中藥提取物治療TNBC的實驗研究進展作進行綜述報告。
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藥多味甘、苦、性寒,屬肺、肝、脾經。其中清熱解毒類中藥較為常見。此類中藥清熱解毒、以毒攻毒,抗癌不傷正,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另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類中藥,可促使癌細胞凋亡、瘤體萎縮,減輕腫瘤細胞對組織器官的浸潤破壞從而恢復臟器功能,緩解患者癥狀與體征。再有疏肝行氣,健脾益氣類中藥,可從根本上調理患者的氣機,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治療上做到攻補兼施。同理在治療TNBC方面,以上3種類型的藥物也有很好的療效。
1.1 抑制TNBC細胞的生長和增殖
1.1.1 薏苡仁油 方婷等[3]通過體外實驗發現薏苡仁油能夠通過調控小鼠體內的花生四烯酸代謝、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轉化、丙酮酸代謝以及甘油磷脂代謝等代謝途徑來抑制TNBC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目前廣泛用于臨床的康萊特注射液(Kanglaite Injection,KLT)是以從中藥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仁油為主要成分制成的制劑,目前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于治療乳腺癌、肝癌、胃癌等,療效確切,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在臨床腫瘤治療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1.2 馬錢子堿 馬錢子堿為中藥馬錢子種子的主要提取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骨轉移、消炎鎮痛、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廣泛用于各種腫瘤、癌性疼痛、風濕頑痹以及骨病的治療。徐夢冉等[4]通過體外實驗發現馬錢子堿通過劑量依賴的方式抑制MDA-MB-231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并僅在較高濃度下通過胱天蛋白酶-3誘導細胞凋亡;此外,實驗中首次發現馬錢子堿可通過破壞MDA-MB-231細胞F-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和微管結構來抑制血管生成擬態(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形成,且具有劑量依賴性。
1.1.3 槐耳水提取物 槐耳作為中藥具有破血、治風等功效,在臨床上對胃癌、肝癌等多種腫瘤疾病有一定療效。張宗城等[5]用不同濃度槐耳水提取物作用于TNBC腫瘤干細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發現其能抑制蛋白Yes相關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TAZ(突觸后致密區95/大片/緊密連接-結合基序轉錄輔激活物)RNA表達和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相關蛋白表達,促使CSCsYAP表達水平及細胞核定位上調和YAP/TAZ RNA表達下調,并對CSCs細胞株Hippo通路有明顯抑制作用。該實驗證明了槐耳水提取物對TNBC CSCs有明顯增殖抑制作用,為研究乳腺癌侵襲轉移建立了良好平臺。
1.1.4 冬蟲夏草提取物 冬蟲夏草可抑制腫瘤生長且對巨噬細胞有免疫調節作用,然而此前冬蟲夏草對腫瘤進展中巨噬細胞極化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Li等[6]從實驗中發現冬蟲夏草通過激活核因子κB信號通路在腫瘤微環境中促進巨噬細胞M1表型分化,可有效抑制TNBC腫瘤細胞的生長。
1.1.5 鴉膽子提取物 Chen等[7]研究發現鴉膽子種子提取物(BJE)可抑制TNBC細胞株MDA-MB-231的增殖。BJE可通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號通路使細胞自噬功能減弱,體內腫瘤抑制試驗也證實了通過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自噬抑制有助于BJE的抗乳腺癌活性作用,且在包括小腸、肝臟和腎臟等非靶向器官中沒有發現明顯的毒性,突出了其作為一種新型天然抗TNBC藥物的臨床重要性。
上述中藥在性味歸經上多數寒涼,歸屬肝脾肺經,其中馬錢子和鴉膽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1.2 促進TNBC細胞凋亡
1.2.1 香附提取物 香附在中藥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作用[8]。Wang等[9]研究證明香附乙醇提取物(EECR)抑制TNBC細胞(MDA-MB-231和MDA-MB-468)增殖呈劑量依賴性,推測其與細胞周期阻滯于G0/G1期有關。它通過促進Bak的表達和抑制Bcl-2的表達來誘導細胞凋亡。邊夢雪和于志勇[10]通過體外實驗發現香附提取物可通過調控凋亡相關蛋白表達及抑制細胞自噬來增強MDA-MB-231細胞的毒性作用,從而增強化療藥物表柔比星對TNBC細胞的促凋亡作用。這些研究結論為香附提取物治療TNBC提供了理論支持。
1.2.2 萊菔素 萊菔素(LFS-01)為CRM1的天然產物抑制劑,其提取于十字花科蘿卜種子,具有低毒性的特點[11]。高久蕉等[12]通過實驗發現LFS-01對正常乳腺細胞毒性明顯低于乳腺癌細胞。其可阻斷染色體區域維持因子1運載蛋白出核、進而抑制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信號通路的激活,從而促進TNBC細胞MDA-MB-468和MDA-MB-231發生細胞周期阻滯、自噬和凋亡。LFS-01的低毒性可以作為良好的先導化合物,為染色體結構維持蛋白1(Chromosome Region Maintenance,CRM1)提供穩定的抑制劑骨架結構。
1.2.3 蒲公英根水提物 蒲公英根提取物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腫瘤誘導的炎癥反應[13-14]。在治療TNBC中,陳子涵等[15]證明了蒲公英各部位的提取物均無細胞毒性,且一定濃度的蒲公英根水提物可明顯抑制MDA-MB-231細胞增殖,并表現出細胞明顯的凋亡現象;實驗還發現蒲公英根水提物呈濃度依賴性降低Bcl-2蛋白表達,增加Bax、P53、活性解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c-PARP)、胱天蛋白酶-8、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表達量;同時,胱天蛋白酶-8、胱天蛋白酶-9抑制劑可以逆轉蒲公英水提物對MDA-MB-231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此類研究為蒲公英治療TNBC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1.2.4 千金藤素 張巖昊等[16]實驗證明千金藤素可以增敏多柔比星對TNBC細胞MDA-MB-231和MDA-MB-468的化療效果,誘導其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為千金藤素抑制了多柔比星誘導的保護性自噬,導致聯用處理后細胞內的活性氧升高,線粒體受損。千金藤素也會抑制線粒體自噬,導致受損的線粒體無法被降解,所以細胞色素C釋放到細胞質內,從而誘導細胞凋亡。
1.2.5 粉防己堿 粉防己堿(TET)作為一種從中藥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堿,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誘導各種人類癌細胞凋亡,細胞死亡。Wang等[17]觀察TET對異種移植小鼠MDA-MB-231乳腺癌腫瘤影響,通過測量腫瘤重量和體積、觀察腫瘤的組織病理學變化并對Bax和Bcl-2進行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等研究,證明了通過TET上調胱天蛋白酶-3、Bax和溶酶體降解Bid蛋白因子,下調Bcl-2、存活蛋白和PARP介導能有效地抑制TNBC細胞系MDA-MB-231的腫瘤生長,誘導細胞凋亡。
1.2.6 土貝母提取物 Dou等[18]用土貝母總皂苷(BPTS)處理MDA-MB-231細胞,發現其可降低磷酸PI3K、AKT和mTOR水平,提示BPTS可通過PI3K/AKT/mTOR通路誘導MDA-MB-231細胞凋亡。除了促凋亡作用外,Wang等[19]還發現了土貝母二氯甲烷提取物(ETBM)對TNBC腫瘤的轉移和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ETBM對TNBC作用可能是由于阻礙了整合素β1(Integrin Beta 1,ITG β1)、ITGβ8和Rho-GTP酶激活蛋白5(Rho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5,ARHGAP5)的表達,從而導致局部黏附通路的失活和細胞形態的改變。
1.2.7 白樺酸 白樺酸是從白樺皮中提取出的一種具有抗炎、抗增殖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Weber等[20]通過實驗將其對TNBC細胞株MDA-MB-231和MDA-MB-468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白樺酸能通過抑制TNBC細胞的炎癥反應、抑制血管生成和細胞周期阻滯,最終導致細胞凋亡。其下一步的研究有必要確定其在體內的作用,實驗有效性表明其與傳統化療方案聯合使用有很大潛力。
1.3 抑制TNBC細胞的遷移
1.3.1 隱丹參酮 丹參為一種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等功效的中藥,其提取物隱丹參酮曾被報道為一種有效的抗癌劑,能抑制STAT3信號減少細胞增殖[21]。宋曉璐等[22]研究發現隱丹參酮可通過激活沉默信息調節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3,SIRT3)/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信號軸和促進線粒體自噬來抑制MDA-MB-231細胞增殖和遷移。
1.3.2 鹿角提取物 鹿角具有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的功效,常用于腎陽不足、陰疽瘡瘍、瘀血腫痛等病癥的治療。徐格格[23]通過實驗發現鹿角提取物可以逆轉TGF-β1介導的EMT并且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進的核因子κB通路表達,提示鹿角提取物是通過調控核因子κB通路介導的EMT來抑制MDA-MB-231細胞的侵襲和遷移。
1.3.3 去斑蝥素 中藥斑蝥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的干燥體,去斑蝥素為斑蝥的主要提取物。賀強[24]實驗發現去斑蝥素(NCTD)不僅可以通過同時抑制AKT和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號促進TNBC細胞衰老、細胞周期阻滯和細胞凋亡,抑制體內腫瘤生長,還可以通過調控β-聯蛋白/miR-301a/鋅指和BTB域蛋白(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 Containing 4,ZBTB4)通路抑制TNBC細胞的遷移和侵襲,并減少肺轉移灶數量。
1.3.4 蛇六谷提取物 蛇六谷現已廣泛用于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胰腺癌、肝癌和惡性淋巴瘤的輔助治療。Wu等[25]通過實驗發現蛇六谷提取物(RhA)誘導的MDA-MB-231細胞停滯在S期,表明RhA可顯著降低乳腺癌細胞的存活率和增殖。此外,RhA還可通過抑制PI3K/AKT/mTOR信號通路從而抑制MDA-MB-231細胞的遷移和侵襲。另有研究認為RhA對TNBC細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細胞外基質細胞的功能來實現的。
1.3.5 鵝不食草提取物 鵝不食草具有消腫止痛等功效且對某些癌癥的治療有一定療效。Lee等[26]發現鵝不食草總提取物(Centipeda minima Extract,CME)在MDA-MB-231中可以劑量和時間依賴的方式通過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PI3K/AKT/mTOR、核因子κB和STAT3通路來顯著降低細胞活力和增殖,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遷移和侵襲。著絲粒交換(Centromeric Exchange,CME)的抗致瘤作用和無誘導毒性證明它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多通路抑制作用的TNBC治療藥物。
1.3.6 麥冬提取物 麥冬皂苷D是一種從中藥麥冬中提取的甾體糖苷,其在幾種癌癥中顯示出抗腫瘤特性。Zhu等[27]實驗證明了麥冬D可劑量依賴性地降低MDA-MB-231細胞的增殖壽命,還可通過調節ITGβ1/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Src/AKT/β-聯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9信號軸抑制TGF-β1介導的MDA-MB-231細胞的轉移,從而降低TNBC的轉移率。
1.3.7 雞血藤提取物 姜洋等[28]在前期研究中發現雞血藤可以顯著抑制乳腺癌的增殖。該團隊此次通過體外實驗研究發現雞血藤提取物可抑制TNBC細胞MDA-MD-231-luc的遷移及侵襲能力,其機制與調控分類微管連接蛋白9(Sorting Nexin 9,SNX9)及β-聯蛋白表達有關。
1.4 提高TNBC細胞藥物敏感性
1.4.1 姜黃素 李宏慧等[29]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姜黃素能夠通過抑制癌基因PTN的表達及上調凋亡相關基因胱天蛋白酶-9的活性,對TNBC細胞起到了藥物增敏作用。推測其機制可能為調整MDA-MB-231細胞周期,使細胞更多地阻滯在對化療藥物敏感的G2/M期,同時通過下調PTN表達,上調胱天蛋白酶-9的表達促進細胞凋亡,從而發揮其對化療藥物的增敏作用。孫偲豐等[30]也發現姜黃素可通過抑制RAD51(同源重組蛋白)介導的同源重組達到抑制磷酸酶和PTEN(人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及張力蛋白同源的基因)的DNA修復能力,從而使PTEN野生型乳腺癌細胞對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劑奧拉帕尼敏感。這些發現將促進姜黃素在具有不同基因型PTEN腫瘤細胞的臨床個體化治療中的應用。
1.4.2 雷公藤甲素 孫巍等[31]研究雷公藤甲素與TNBC對順鉑的敏感性實驗,發現雷公藤甲素可通過減弱X線修復交叉補充組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s 1,XRCC1)、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表達來抑制染色體凝聚調節物1/PARP1信號通路的轉導,阻止順鉑引起的DNA損傷修復,增強TNBC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進而提高療效。
乳腺癌在中醫中屬“乳巖”范疇,中醫認為其發生發展是由于情志不暢、飲食失節、沖任不調和稟賦不足所致,中醫方劑在治療調節此類病因引起的疾病上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治療效果,乳巖本質為本虛標實,但在治療上應標本兼治,祛邪的同時應注意保正補虛,以下復方的試驗研究中均發現其提取物對TNBC有一定的作用。
2.1 四君子湯 李朵璐等[32]采用不同質量濃度四君子湯提取物(SDE)作用于MDA-MB-468細胞,發現SDE對MDA-MB-468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質量濃度和時間依賴性;SDE能夠抑制細胞克隆的形成、明顯誘導細胞凋亡、影響細胞周期,使G2期細胞顯著減少且使STAT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故SDE能夠通過調控STAT3通路抑制MDA-MB-468細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促進其凋亡。
2.2 西黃丸 Zheng等[33]研究揭示了西黃丸提取物(AEXHP)在體外顯著抑制Hs578T細胞的活性劑量和時間依賴的方式。其機制可能包括誘導細胞凋亡和將細胞周期阻滯于S期。AEXHP可以通過Bcl-2/Bax非依賴性內源性途徑誘導Hs578T細胞凋亡。S期阻滯可能是由于細胞周期蛋白A和CDK2表達降低以及細胞周期蛋白E和p21Cip1表達增加的聯合作用。因此AEXHP對Hs578T TNBC細胞株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為臨床應用XHP作為TNBC的處方提供了體外實驗證據。另外何麗娟等[34]發現西黃丸含藥血清可以使炎性環境下MDA-MB-231細胞中環氧合酶-2 mRNA表達降低(P<0.05),證明其還能減少炎癥介質的轉錄。
2.3 防己黃芪湯 楊俊鋒等[35]通過研究發現防己黃芪湯可顯著抑制MDA-MB-231細胞的增殖和生長、提高細胞的凋亡率,尤其是早期凋亡率,并能使細胞遷移數量明顯減少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濃度依賴性。對于具體的分子靶點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但根據其有效成分粉防己堿推測可能與調控Bcl-2、溶酶體降解Bid蛋白因子、Bax、胱天蛋白酶-3等有關。
2.4 三陰方 郝志曄等[36]根據網絡藥理學研究預測三陰方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及甾醇類化合物,其主要調節AKT1、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1、RELA靶標,通過作用于P53、PI3K-AKT、TNF等信號通路對晚期TNBC起到治療作用。在臨床試驗中也證實了三陰方在治療晚期TNBC上確有顯著療效,在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時間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2.5 六味地黃丸 俞志鵬[37]通過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對MDA-MB-231細胞的轉移有抑制作用,在沉默SRY-盒轉錄因子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后,六味地黃丸可上調MDA-MB-231細胞中促分裂原活性蛋白3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1,MAP3K1)、叉頭框D3(Forkhead Dox D3,FOXD3)、Krüppel樣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并下調SOX2的蛋白表達,故推測其為抑制TNBC的轉移機制。
四君子湯作為補益劑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能夠扶助正氣,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西黃丸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方中牛黃清熱解毒,麝香活血祛瘀,乳香、沒藥消腫止痛,祛邪扶正,從而達到抗腫瘤的目的;其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和改善癌癥中晚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生命質量。防己黃芪湯益氣祛風、健脾利水;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三陰方為逍遙散合理沖湯化裁方,具有養血健脾、調理沖任、益氣疏肝、祛瘀解毒之功效,且攻補兼施,祛邪不傷正。上述復方可分別從TNBC病因出發,在標、本上治療癌癥,且取得了一定進展。
TNBC是乳腺癌中極難治愈且易復發遷移的一種類型,目前治療的方案多以西醫治療為主,但放療化療出現的不良反應和人體對西藥的耐藥性逐漸上升使治療變得更加棘手。近年來隨著中醫治療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中醫治療方案被用于治療疑難病癥,且療效多次被證實有效,許多體外實驗研究也發現中藥配合西藥治療TNBC的療效更佳。多種中藥提取物可以通過作用不同途徑有效抑制TNBC細胞的增殖生長甚至遷移,并促進癌細胞凋亡;還有部分中藥提取物可以增加TNBC細胞對西藥的敏感性,降低耐藥性,提高療效。中藥還具有不良反應少的優勢,所以中西醫結合必然將成為治療TNBC的方向和趨勢。此外,以上發現的有效提取物是否可以研制為中藥制劑應用于臨床,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復方提取物的研究與單味藥相比并不多,需要進一步的發掘。如今臨床大多以服用復方湯藥的方式與西醫治療相結合,以上對治療TNBC有效的中藥能否組合出特有的復方來提高療效可以成為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