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田玉潔,劉巍,黃麗麗,2,秦虎強
(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陜西楊凌712100)(2 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翠香屬美味獼猴桃,果肉翠綠色,口感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以上[1],為陜西省主要栽培品種,以周至縣栽培面積最大,因其口感好、市場售價較高、經濟效益好,深受果農和廣大消費者喜愛,但近些年獼猴桃黑點病(kiwifruit black spot disease)發生普遍且嚴重。獼猴桃黑點病俗稱獼猴桃果實黑頭病[2],也稱黑斑病,病原菌為間座殼屬真菌(有性態)Diaporthe eres,無性態為擬莖點霉屬Phomopsis[3],是近年來獼猴桃生產中新出現的一種重大果實病害。該病害主要危害獼猴桃果實,也可侵染其葉片和嫩枝,侵染果皮可產生大量黑斑,發病初期在表皮形成大量褐色斑點,發病后期連接成塊、果皮變厚、果實變軟,導致采前大量落果,不耐貯藏,嚴重時果肉腐爛變質,帶有刺激性甜臭味,嚴重影響果實質量及商品價值。據2018—2020年夏秋季對眉縣、周至縣兩大獼猴桃產區10 個鄉鎮主要栽培品種田間果實黑點病的調查結果,一般田塊病果率10%~50%,平均病果率30%以上,嚴重田塊病果率90%以上,給當地獼猴桃生產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成為生產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目前有關施肥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生的影響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少,為明確氮、磷、鉀、鈣肥及生物有機肥等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生的影響及其田間施用效果,進行不同營養元素肥及商品有機肥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病情況的影響田間試驗,以便為其綜合防控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試驗地點位于周至縣廣濟鎮上二屯村(東經108°10′31″,北緯34°7′59″)。供試獼猴桃品種為翠香,樹齡10 年。土壤類型為黃黏土,施肥前耕土層0~40 cm 混合土樣主要營養元素水平為堿解氮含量51.06 mg/kg、有效磷含量26.33 mg/kg、速效鉀含量248 mg/kg、速效鈣含量935 mg/kg,有機質含量20.5 g/kg,pH 值6.2。上年度采果后10—11 月或春季萌芽前,一般施用商品有機肥1 237.5 kg/hm2,含氮、磷、鉀比例為10∶14∶16(總養分40%)復合肥750 kg/hm2,其他日常施肥、栽培管理均中上等水平。
尿素(含N 46%),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普通磷肥(過磷酸鈣,含P2O516%),云南磷聯化肥聯合營銷有限公司生產;氯化鉀(含K2O≥60%),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生產;磷酸二氫鉀(K2O≥34.0%,P2O5≥51.5%),四川什邡德美寶業有限公司生產;硝酸銨鈣水溶性肥(氮含量≥27%,硝態氮含量≥14.0%,銨態氮含量≥15.0%,氧化鈣含量≥26.0%),應城市新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商品有機肥(羊糞發酵腐熟,有機質含量≥45.0%,氮磷鉀含量≥5.0%),河北豐農有機肥制造有限公司生產。
在果農日常施肥管理基礎上設置以下試驗處理:花后分別土施尿素0.5 kg/株、過磷酸鈣1.0 kg/株、磷酸二氫鉀0.25 kg/株、氯化鉀0.5 kg/株、硝酸銨鈣水溶性肥0.5 kg/株,以不施肥為對照;上年采果后、花后分別土施過磷酸鈣1.0 kg/株、商品有機肥2.73 kg/株,或混施過磷酸鈣1.0 kg/株與商品有機肥2.73 kg/株,以不施肥為對照。施肥時期:上年采果后為10—11 月,花后為5 月上中旬。每個處理5株,3 次重復共計15 株。
于6—8 月幼果期、果實膨大期、成熟期及采摘前分別觀察不同施肥處理果實黑點病的發病情況,8月下旬采果前,每株樹隨機選取100 個果實調查病果率,并分級調查病情指數。
病害調查分級標準:以病斑面積占整個果實表面積百分率來分級,共分6 級:0 級,果實表面無病斑;1 級,果實表面病斑面積≤5%;3 級,5%<果實表面病斑面積≤15%;5 級,15%<果實表面病斑面積≤30%;7 級,30%<果實表面病斑面積≤45%;9 級,果實表面病斑面積>45%。
病果率(%)=(病果數/調查果實總數)×100
病情指數=[∑(各級病果數×各級代表值)∕(調查果實總數×最高級代表值)]×100
防效(%)=[(對照病果率-處理病果率)∕對照病果率]×100
采用Excel 201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SPSS 25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取Duncan’s 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如表1 所示,花后土施不同營養元素肥對獼猴桃田間黑點病發病情況的影響顯著,其中花后土施過磷酸鈣1.0 kg/株處理和硝酸銨鈣水溶性肥0.5 kg/株處理的病果率與病情指數均較低,其病果率分別較對照降低61.06%和60.24%,其病情指數分別較對照降低71.28%和68.97%,對黑點病發病情況的影響均達顯著水平;其次為花后土施磷酸二氫鉀0.25 kg/株處理,病果率與病情指數分別較對照降低54.76%和60.33%;花后土施氯化鉀0.5 kg/株處理的病果率與病情指數分別較對照降低36.93%和46.88%;而花后土施尿素0.5 kg/株處理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數均未降低,分別較對照升高10.34%和13.83%,使病害加重。

表1 含氮、磷、鉀、鈣不同營養元素肥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病情況的影響及施用效果(2021 年)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花后土施含氮、磷、鉀、鈣不同營養元素肥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病情況具有顯著影響,花后土施過磷酸鈣、硝酸銨鈣水溶性肥、磷酸二氫鉀及氯化鉀均能顯著降低黑點病的田間發病率和嚴重程度,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尤其以花后土施過磷酸鈣和硝酸銨鈣水溶性肥的效果最理想;而應適當降低氮肥施用量,避免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以免加重黑點病的發生。
如表2 所示,過磷酸鈣與商品有機肥在上年采果后或花后單施、混施均對獼猴桃田間黑點病的發病情況具有顯著影響,其病果率與病情指數均明顯低于對照;過磷酸鈣與商品有機肥混施的效果優于單施;花后混施優于上年采果后混施,其病果率和病情指數較對照降低70%以上。

表2 過磷酸鈣、商品有機肥混用與不同施肥時期對獼猴桃黑點病發病情況的影響及施用效果(2020 年)
獼猴桃黑點病主要發生在翠香和徐香品種果實上,是近年來獼猴桃產業的重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其產量、質量、商品性及經濟效益。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花后施用過磷酸鈣、硝酸銨鈣水溶性肥、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均能顯著降低黑點病的發生,以花后土施過磷酸鈣、硝酸銨鈣水溶性肥或過磷酸鈣與商品有機肥混施效果最理想,使黑點病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數降低70%以上,是獼猴桃黑點病害防控的一條重要途徑。
鈣、磷、鉀是植物生長的必需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及抗病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Jiang等[4]研究指出,在一定范圍內,增加鈣濃度可以提高番茄植株的過氧化物酶活性和對青枯病的控病效果;于威等[5]研究發現,番茄接種枯萎菌后,富鈣土壤病情指數較低,SOD、POD 和CAT 等防御酶活性顯著增加,可提高番茄系統抗性及抗枯萎病能力;He等[6]研究發現,土壤中施用CaCO3,Ca2+能夠顯著抑制青枯病菌的生長和青枯病菌胞外果膠酶活性,從而延緩和降低煙草青枯病的發生;Arras等[7]研究發現,高濃度的鈣會影響真菌細胞的滲透平衡,導致離子毒害,從而抑制孢子的萌發;Madani等[8]研究發現,氯化鈣在番木瓜采前使用可以降低炭疽病菌孢子的萌發,并減少病害的發生和嚴重程度;王芳等[9]總結了鈣抑制植物病害發生的作用機制,認為Ca2+參與植物組織結構的形成,可增強植物細胞穩定性和抗病能力,誘導植物產生防衛反應,增強植物抗病能力,調節植物的抗氧化系統,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可減少和降低植物病害的發生;尹立紅等[10]研究認為,施用磷肥能顯著促進小麥全蝕病的衰退,高鉀可以減少檸檬流膠病的發生;王西銳[11]認為翠香獼猴桃黑點病與果實內鈣元素含量有關;王虎等[12]認為多施鈣肥有利于減少獼猴桃黑頭病的發生。以上研究結果說明病害的發生與土壤中營養元素含量存在密切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合理施用鈣、磷、鉀肥有利于提高獼猴桃樹體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能顯著降低獼猴桃黑點病的發生和嚴重程度,極有利于對該病害進行防控。同時,應當注意其與有機肥的混合施用,過磷酸鈣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可避免被土壤晶體固定,提高緩釋肥效利用率[13];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可導致果樹的抗逆性、抗病性減弱,加重病害的發生。目前有關對該病害的防治及施用鈣、磷、鉀肥對獼猴桃黑點病防控的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