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豪

坐在燈光璀璨、氣氛熱烈的北京人民大會堂內,看著主席臺上方懸掛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標,黨的二十大代表、重慶建工工業有限公司鋼結構分公司焊工文娟緊張了多日的心,反而平靜不少。
焊接是一項辛苦的工作,通常伴隨著高溫、噪聲,加上沉重的焊槍、嗆鼻的煙塵、刺眼的火花——多年來,焊工多以男性為主,女性鳳毛麟角。
“80后”的文娟卻一頭扎進這個領域,潛心鉆研、努力攻關,從一名農民工轉型成為一名技藝精湛的產業工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對此,文娟心頭涌起一股暖流。
“這些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產業工人,出臺了很多好政策,讓大家干了事、成了才,提升了我們工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娟笑著說。
15年來,文娟把焊槍當作繡花針,“編織”出城市的鋼筋鐵骨。她通過刻苦學習和練習,一步步成長為電焊、氣焊、自動埋弧焊樣樣精通,鋼材、鋁材、不銹鋼材樣樣能處理的全能型焊工,常年保持產品質量“零缺陷”,陸續承擔了多項技改項目,是大家眼中最美麗的“焊花”。她和工友們通過對H型鋼、箱型梁焊接方法的改進,將焊接速度提升到傳統焊接速度的3倍以上。
不懈的努力與創新讓文娟先后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重慶市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
2018年,在公司支持下,文娟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工匠工作室,培養出一大批技術硬、能力強、作風好的優秀焊接技能人才。“除了技術教學,我真正想教會他們的是工匠精神,要對每一個焊接產品、每一條焊縫負責。”文娟說。
“在一項項工程中,我們見證了重慶日新月異的高質量發展。能夠用手中的焊槍,把焊接新技術應用在重大建設項目中,我感到非常自豪。”回顧來路,如今已是高級技師的文娟感慨良多。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文娟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科技創新等熱詞讓自己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產業工人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文娟說,現在,她對創新的認識和理解更加透徹了。
還身處北京時,文娟便已開始規劃自己回渝后的工作。
“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和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焊花’世界里再立新功!”文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工作崗位,“我要第一時間把大會精神傳達給身邊的黨員、工友,讓他們感受到黨中央對產業工人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汲取奮進力量。”
文娟說:“我要聚焦鋼結構焊接行業新技術、新工藝,苦練內功、勤修外功,把焊接技藝做專做精做強,源源不斷地為企業、社會打造精品、新品;要發揮工匠工作室帶頭人‘傳幫帶’作用,團結帶領團隊努力提升技能技藝,助力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助力產品工藝優化創新,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