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坤
(滕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山東 滕州 277500)
我國戲曲藝術發展時間較長,歷經多年的演變和發展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凸顯了民族特色。然而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戲曲受到其他新型藝術形式的沖擊而出現了發展困境。戲曲創作是促使戲曲文化體系不斷繁榮的重要方式,可以將戲曲文化的精華代代傳承下去,給戲曲文化體系提供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為了能夠弘揚戲曲文化,應當不斷培養新型的戲曲人才,提高戲曲教學質量,為戲曲傳播工作的開展提供優質人才。
改革開放后,戲曲已經納入到我國文化建設中,在新型創作理念的影響下,開始對戲曲創作相關內容進行更改。與此同時,我國戲曲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也得到提升,廢除了戲劇戲曲過去創作發展中的不良因素,實現藝術領域的平等。而戲劇戲曲創作學校的創辦,為我國戲劇戲曲創作增添更多發展動力,戲劇戲曲創作培養的方向也從傳統藝術表演者,轉化為高水平高素養的專業人才,使戲劇戲曲創作向更具規模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就目前戲劇戲曲的發展現狀來看,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地促進了戲劇戲曲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途徑,完善我國戲劇戲曲創作發展機制,建立戲劇戲曲創作創新體系,在傳承與發展戲劇戲曲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使戲劇戲曲藝術煥發全新活力與生機。
燈光設計作為當前藝術創作的表現手法之一,貫穿整個戲曲創作舞臺,提升戲曲的實際演繹效果。舞臺燈光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充分熟悉劇情和舞臺的實際情況,根據劇情和舞臺給出的條件,合理設計燈光區位圖。燈光設計人員還需重點分析戲曲內容,充分了解各個分幕的實際情況,明確演員以及劇情的需求,進而構建合理的故事內容,將其作為設計原則。設計人員需要將場景作為基礎,將演員的表演作為主要對象,采用多種燈具以及燈光對其進行構思以及創作,進而設計出合理的方案。燈光操作人員需要精準控制舞臺內的燈光轉換,才能充分表現出舞臺美感以及轉換效果,最終確定舞臺燈光,保證其可以實現舞臺藝術效果。
戲劇舞臺內的光色設計,可以對劇情產生渲染作用,表述出劇情思想感情以及藝術氛圍等。設計師選擇的顏色會對整部戲曲內的舞臺氛圍以及情調產生影響。同時,舞臺內觀眾通過看到演員身上的服裝顏色、舞臺布景、道具等,都會在舞臺的燈光下發生變化。此時,合理選擇戲劇內舞臺燈光顏色,可以讓戲劇演員更加耀眼奪目。若舞臺燈光設計人員的能力稍差,會影響戲曲舞臺內的顏色,讓其變得十分奇怪,給整體戲曲表演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戲曲表演采用舞臺燈光設計,還能經過光色的明暗度對比或者使用冷暖色對情緒進行表達,或者傳遞某種思想,讓觀眾與舞臺產生共鳴,以此實現預期的演出效果。總之,舞臺內設計燈光效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舞臺演出情感渲染。舞臺內的燈光設計師需熟練掌握舞臺內的燈光設備,合理應用各種燈光設備,根據設備的特點,將各個燈具放置在舞臺內的各個角落。隨后,通過調節燈光角度、明暗度以及顏色,將戲曲內的舞臺氛圍充分呈現出來,以此提高戲曲內的藝術效果。
舞臺燈光作為舞臺表演的關鍵形式,需明確其實際的發展方向,詳細內容如下:
舞臺燈光的設計往往直接影響到一場舞臺表演的質量,隨著人們對于戲曲表演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舞臺燈光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下,很多場所的舞臺設施設備也愈發先進,進而導致舞臺燈光在使用過程中更加能配合戲曲創作,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舞臺燈光僅僅只為照射光線,也為了能夠讓舞臺上的光線度更加均勻,達到舞臺表演要求,觀眾在臺下可以通過燈光的照射清楚地看到舞臺上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同時也可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從不同演員的膚色、道具、舞臺背景等發現燈光美化的重要性,為觀眾帶去很好的視覺體驗。但是舞臺燈光的使用要尤其注意角度和光線亮度的控制,才能很好地將演員的狀態體現出來。
現代戲曲對于舞臺燈光的設計要求同樣較高,戲曲創作中布景功能應用也較為重要,很多時候創作想法的實現和情境表現之間呈相關性,例如在戲曲中,若要求舞臺上煙霧繚繞可營造一種神秘或是增加氛圍感的設計,通常會用黃色光、藍色光作為淺色光線鋪墊,然后再配合白色的束狀光線,就可建立一種云層穿過陽光的感覺,得出不同戲曲舞臺需要的特定情境。再者,很多戲曲舞臺的布景都是靜態的,而舞臺燈光設計則可以將靜態舞臺“動”起來,利用燈光設計、角度交叉或平行、燈光顏色轉換、位置移動等,來增加燈光營造的舞臺表現設計感,讓觀眾盡可能地身臨其境,感受到戲曲舞臺帶來的沖擊力、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
因為戲曲表現的故事內容題材非常多,種類繁雜受到時代限制無法做全實景演出,在舞臺上表演戲劇,也很難在劇情發展線上完整地呈現多種場景,所以無法具象表現出來的內容需要利用燈光營造有寓意的場景。模擬出不同戲曲需要的戲曲劇情,光線在戲曲創作中主要發揮寓意營造作用,打破不同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比如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怎樣營造出雨、雷電等,就需要調整光源的顏色、形狀和閃動的頻率,從而營造出逼真的光線和劇情環境。又或者,燈光也能表達人物在不同事件環境下的內心世界,從而起到表達寓意的作用。
光色,便是光線的色彩,是戲曲舞臺上常用的一種燈光設計,可以很好地表達出不同情感的元素,從而營造氛圍感濃重的舞臺氣氛、烘托情調展現人物思想情感等。同時,舞臺上演員的服裝、妝效以及背景布設等,也需要燈光光色的烘托,進行“二次著色”,并通過二次光色設計讓舞臺上能夠統一顏色和諧性。戲曲創作與燈光設計工作之間屬于互相成就的關系,光色的陰暗程度、冷暖色調等都能營造出理想的舞臺氛圍,再配合演員的語言行為來傳達不同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思想,讓觀眾可與之產生共鳴感,讓戲曲演出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表演《醫生傳奇》的過程中,不同單位對此戲劇進行創作時通常也會對光色進行調整做進一步地創作。表現主人公張仲景回到家鄉時,見家鄉滿目瘡痍、疫情橫行,很多村民在疫情折磨下痛苦不堪,生活受挫。此時舞臺的環境光色以冷色調為主運用藍色,來表達主角對于看到的一切的悲傷心理。目的也在于讓張仲景在看到疫情時,無法和芩兒團聚的復雜心理。而后在張仲景看到昔日恩師時,在獲得師傅的允許和芩兒成親,此時舞臺燈光轉換為暖色調如紅色,配合婉轉悠揚的嗩吶聲音,讓舞臺呈現和之前的藍色調舞臺完全不同的視覺反差。觀眾能夠直觀地通過光色變化以及舞臺布景感受到張仲景在面對不同事件時內心世界的變化,體會人物復雜多變的情緒。也由此更加立體地展現了張仲景的豐富形象,在濟世救人、救死扶傷的偉大形象下,也能塑造出其作為醫者背后作為自己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故事主題的同時,也全方位地展現了舞臺所要達到的氛圍要求,將戲曲的立意推向了新的高度。
現實戲曲舞臺如缺少燈光的投射、聚焦、調整,觀看者是無法短時間內感受到戲曲表演者的立意的。不同規格的舞臺空間能利用的大小以及表演層次是由燈光決定或是影響的,燈光照射在舞臺上并非一整個燈管直接照射,而是不同角度的光線拼接而成,可大可小以表演內容為準進行調整,可以聚焦在一個表演人物的臉上,也能鋪滿整個舞臺,這樣觀眾在燈光的指引下,可以將視線從舞臺轉到表演者身上,從舞臺上制造出眾多單一的表演個體,形成互不關聯的空間,分割同一舞臺上表演的不同空間的人,這樣舞臺表演效果可在燈光下瞬間完成變化。
在戲曲創作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劇情需要,為觀眾營造想要觀看的環境。舞美勾勒出山峰、云端、河流、房屋等,而光線可以在這些景物舞美下,為其賦予靈魂,透過燈光給予生命感,創造有真實性的場景。而且,燈光的布置也能創造出舞臺需要的情緒氛圍,例如激烈緊張的場景、熱鬧歡喜的場景、嚴肅莊重的場景。通過不同顏色燈光的配合可以營造出具有地域特點的環境,例如勾勒有農家氣息的場所可用金黃色、高樓林立的城市可用清透藍色等等。在創作《阿Q 與孔乙已》這一近代曲劇時,有阿Q 醉酒在土地廟做夢的情節,突然腰纏萬貫變得有錢,媒婆主動上門提親,有眾多美麗女子圍繞在他身旁,也有暗自喜歡的吳媽在場,并在此場景下嬉笑打鬧、劃船游樂,運用迷離夢幻的燈光來表達這是一場夢,讓舞臺上鋪滿詩情畫意的氛圍,也能讓觀眾沉浸其中。這樣也有利于后續劇情的發展連接,之后在其酒醒后被誤認為是搶劫犯而抓住,營造的真實感較高的燈光設計形成了強烈對比。導演通過燈光設計,讓舞臺得到充分發揮可體現較高的藝術價值。由此也可見,舞臺燈光所構建出的空間、氛圍、環境等效果,都是為劇目本身而服務的。
戲曲舞臺內,燈光的變換需符合人物的內心變化、劇情的發展以及故事所處不同的歷史時代背景。舞臺燈光的展示以及應用,均需與整個劇組的服裝、妝效等相符合。此時,舞臺內的燈光藝術可以激發設計者的靈感,深入故事主題、渲染故事氛圍,進而為劇情的發展提供服務,讓觀眾自然代入故事情境。比如,演繹當代農村生活戲曲時,可以在劇情內描繪實際情況。比如,二狗是村里的木工,其前往村中居民家打造家居的時候,二狗的憨厚、待人真誠讓春花重新向往生活。這個時候戲曲內需放置一個木工經常使用的長條木凳、鋸子、矬子等工具。這些工具都可以為劇情服務,且不能作假。當春花對二狗害羞地表達自己的喜歡后,二狗被這喜歡弄得措手不及,也害羞得無法說句完整話,只能拿起鋸子用力地鋸木頭。鋸木頭的聲音很刺耳,但比什么情話都動人,再加上巨大的光亮打到二狗身上,觀眾也被深深感染。此時,可以充分發現燈光對戲曲的表現產生的作用。戲曲創作的過程中,舞臺燈光作為舞臺內的靈魂之一,呈現藝術的過程中,離不開舞臺燈光的設計。因此,燈光設計人員需在創作過程中,加強學習,了解更多劇本內容,積極與導演、音樂等主創人員溝通,創造出觀眾喜歡的作品。
綜上,舞臺燈光設計與戲曲創作存在較大的聯系,可以充分表現出戲曲人物的實際情感,以此推動戲曲故事的情節,渲染舞臺氛圍。因此,進行戲曲創作時,還需多學習舞臺燈光設計,充分了解戲曲的實際內容,以此保證舞臺燈光設計滿足戲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