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敏,許淑芬
(安徽財經大學 a.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b. 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安徽 蚌埠233030)
2020年,國際經濟形勢面臨諸多挑戰,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在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下,2020年11月15日,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 RCEP),標志著世界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誕生。此協議的簽訂將會給全球跨境電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重大影響。RCEP共有20章,其中第12章關于電子商務的規定共有17條,內容涉及推動新型數字化貿易、創造有利的電子商務環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合作以及構建電子商務對話與爭端解決機制等4個方面,這些內容為成員方加強電子商務領域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RCEP 實施后,成員國之間將實現對跨境電子商務免征關稅、加速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化監管以及推動各國跨境電商進入黃金時代,這將會對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我國傳統外貿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沖擊,但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卻一直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已經成為我國外貿新的增長點和重要力量。在此重要契機下,安徽省開展跨境電商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至今,安徽省已與RCEP成員締結了25對(省級4對,市級21對)友好省際(城市)關系,與RCEP的友好合作已成為安徽省對外開放重要的組成部分。據悉,自2020年起,安徽省對RCEP成員國家貿易總額連續保持正增長態勢,貿易規模不斷擴大[1]。安徽省作為我國跨境電商的排頭兵和主力軍,應發揮綜合優勢,全面了解RCEP新規則,認真研究RCEP成員國的國情和特點,重視與RCEP成員國的合作,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穩步發展。
1.跨境電商交易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空間大
近年來,安徽省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快速增長,跨境電商業務已進入黃金發展期。如圖1所示,安徽省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從2016年的2.5億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22億美元,每年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安徽省跨境電商依然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2020年,同比增長達到101.7%,增速高于全國大部分省份。安徽省跨境電商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

圖1 2016—2020年安徽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和增長率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年鑒。
2.跨境電商貿易方式以B2B出口為主,B2C呈現上升趨勢
通過對安徽省統計年鑒數據的分析,安徽省跨境市場以出口跨境電商為主。從出口貿易結構來看,B2B是安徽省跨境電商最主要的模式,主要通過國內外電商網站來經營產品銷售業務。但近年來B2C的電商模式貿易額也逐漸增長,這種模式更注重直接面對消費者,安徽省電商企業主要通過知名的B2C電商平臺如速賣通、亞馬遜、Wish、eBay等進行產品銷售。
3.安徽省跨境電商發展的地域和行業分布
安徽省各地區跨境電商發展不均衡。合肥、蕪湖兩地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外加上安慶三市基本集中了全省主要的電商企業,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資源集聚,在全省跨境電商發展走在前列,已經擁有兩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蕪湖進出口貿易額在全省位列第二,順豐速運在蕪湖投資建設皖南集散分撥中心。安慶已成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利用網購保稅進口業務推動跨境電商業務多元化發展。安徽省跨境電商產業主要集中在服裝、家電、化妝品、農特產品和藥品等行業。具體分布見表1。

表1 安徽省跨境電商行業分布和地區集聚情況
4.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為投融資熱門地區
自2015年國務院首次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通過五次擴圍,全國目前共有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截至目前,安徽省擁有3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立情況
近年來,安徽省一直在努力打造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合肥和蕪湖兩地已經建立了全國領先的智能監管“云倉”系統,實現了智能數字化的通關。這3個綜試區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安徽省的“半壁江山”,充分發揮了引領作用。試驗區吸引了一批優質的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商務生態鏈日趨完善。
1.跨境電商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足
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數量較少、規模小。產業群力量薄弱,區域發展不均衡。跨境電商產業群大都分布在合肥、蕪湖、馬鞍山、安慶等地區,其他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緩慢。目前,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面臨寡頭競爭的市場態勢,國際電商巨頭有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速賣通,國內的巨頭有京東、阿里國際、天貓國際等。這些平臺覆蓋了全球大部分市場。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基本上沒有自己的獨立平臺,只能依賴于第三方平臺發展。此外,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與浙江、廣東等地的企業在實力方面差距較大,沒有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商務模式,這些都影響了安徽省跨境電商的長期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2.跨境電商自主品牌建設困難,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安徽省跨境電商出口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國際競爭力。同時,假冒偽劣產品頻現,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嚴重。另外,安徽省缺乏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對各個網絡平臺、廣告媒體的利用率低,為了搶占市場,一些企業一味盲目地壓價引流,打價格戰,這種不健康的營銷方式容易給客戶留下低價低質的印象,無法形成長效消費群體。
3.跨境物流發展滯后
郵政小包、國際快遞、專線物流、海外倉儲是現今跨境電商交易的主要物流形式。安徽省企業單一依賴郵政小包,在4種方式中其價格最低,周期相對較長、丟包率較高、退貨服務困難,直接影響海外買家的體驗度,而且郵政小包不適合海關統計;國際快遞和專線物流速度快但資費太高,增加了企業成本;海外倉的建設周期較長、資金投入大,并對賣家供應鏈和庫存管理要求高,雖然安徽省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在境外建立海外倉,但有實力的企業并不多。跨境物流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安徽省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4.跨境電商配套服務不完善,監管有待加強
安徽省現有的大部分電商產業園區交通、物流等配套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安徽省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跨境電商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誠信管理體系,缺少對企業違規行為的監督處罰措施。近幾年,因為侵犯國外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事件,安徽省企業接到大量的國外消費者投訴,嚴重影響著跨境電商企業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形象。安徽省出臺的相應政策還出現各自為政的問題,多頭管理現象嚴重,存在諸多監管漏洞。跨境電商配套服務不完善以及監管機制不健全是阻礙安徽省跨境電商發展的因素。
5.跨境電商人才匱乏
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中的高素質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緊缺,從業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應用能力差、實踐經驗欠缺等問題突出。此外,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較低,吸引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大量的高層次人才流失問題異常凸顯。RCEP成員國文化和消費習慣存在的巨大差異,精通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顯得更加短缺,尤其是精通小語種語言的優秀跨境電商人才尤為不足,這將嚴重影響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和壯大。
RCEP在降低市場準入方面作出了開放承諾,這意味著安徽省跨境電商將有機會快速進入這個巨大的市場。RCEP成員國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正處于電子商務高速增長的階段。安徽省極具地理優勢,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這為跨境電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CEP的簽署推動了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加速進行,有利于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擴大與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3個區域的規模。另外,RCEP明確了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其中電子商務規則的統一給電商企業帶來了更加高效、穩定、安全的投資貿易環境。安徽省跨境電商可以借 RCEP 這艘大船順利“出海”。
RCEP制定的貿易便利化和貿易標準化將降低安徽省電商企業的交易成本。RCEP將為區域貿易投資提供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制度性安排。RCEP中有諸多關于關稅減免、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協定生效后區域內的貨物貿易將基本實現零關稅。近年來,中國與RECP成員國貿易量不斷增加,跨境電商將從關稅下降、清關效率提升等方面直接獲益[2]。RCEP 在其他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如在本地化上放寬要求等,安徽省電商企業可以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以實現跨境電商行業的規模發展。
RCEP在電子商務條款中明確提出“要保護消費者權益”,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跨境電商貿易環境的安全、高效。按照 RCEP 要求,締約方必須借鑒國際組織標準與原則并采用能夠保證電子商務消費者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鼓勵相關跨境電商經營者定期公布消費者如何尋求救濟、如何維權等相關信息。RCEP 還專門設置了內容廣泛的知識產權篇章,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規則,這有利于徽商品牌的建設。
跨境物流問題已經成為安徽省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發展遇到的主要困境。尤其在境外新冠疫情依然嚴重的情況下,跨境物流受到的阻礙更大。安徽省中小電商企業會因為產品問題,導致物流時效慢、運輸成本高。同時,在海外倉布局和技術方面都不占優勢。RCEP專門設立了關于中小企業的專章,內容主要包括通過各種扶持中小企業建立海外倉,這無疑給安徽省中小電商企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
RCEP 15個成員國覆蓋了高中低端完備的產業鏈。中國與RCEP區域跨境電商交易產品有較強的互補性。東盟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如3C 產品)有著比較高的需求;中國則對東盟地區的農產品及特產(如咖啡、保健品、乳膠枕等)具有較高的需求。中日韓三國貿易結構相似,主要集中于計算機、通信設備和其他電子設備[3]。RCEP 簽署后,區域內各成員國的資源配置和商品流動將會更加便利,加強了產業鏈內供應商和企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可以積極參與RCEP區域的分工與合作。此外,RCEP促使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挖掘自身資源優勢,對接RCEP區域市場,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環保方向優化產品結構,加速跨境電商轉型升級。
后疫情時代,跨境電商將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亮點。隨著區域市場不斷開放,國際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縱觀RCEP各成員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在高科技領域跨境電商發展較發達,而越南、泰國等東亞國家在勞動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具有資源優勢,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勢頭強勁。我國在制造業上具有顯著優勢,而安徽省以加工貿易為主,電商企業在 RCEP區域內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對跨境電商來說,在市場更加開放的同時,也意味著面臨更大的挑戰。
RCEP的簽訂意味著區域貿易對與之相配套的物流服務需求更高。然而,現階段東南亞地區國家的電商配套服務滯后,嚴重阻礙跨境電商的發展。(1)RCEP各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大差異,再加上該地區地理環境復雜多變,信息化水平不高,許多東盟國家的資源無法實現共享,這些會導致安徽省電商企業跨境物流成本太高。(2)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本身欠缺成熟的物流公司,當地物流行業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運送效率及服務質量整體欠佳。(3)新冠疫情導致了全球航空運營力相對減小,跨境物流價格上漲,對以直發類物流模式為主的電商平臺有一定的沖擊。
根據 RCEP 的規定,該協議需要15個成員國中至少9個成員國(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其他3個成員國家)批準才能生效。此外,RCEP是一個成員結構較為復雜的自貿協定,其中有很多條款對個別東盟國家都有3到5年的過渡期。也就是說,RCEP能否按期真正落地實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區域內各國政府和企業要了解跨境電商領域仍存在嚴重的“規則赤字”問題。這些不確定性會對安徽省電商企業快速進入RCEP 區域產生不利的影響。
RCEP簽訂后,由于東南亞地區各國地理分布廣泛,并且各國經濟和文化差異較大,消費者對本土平臺的依賴性較強,對跨境電商企業經營難度的挑戰性增大。現階段,東南亞本土發展最好的跨境電商平臺為Shopee和 Lazada,二者共占據東南亞市場近七成的份額。雖然我國騰訊已入股Shopee且阿里集團控制了Lazada,但對于中小型跨境電商平臺而言,要想在現有市場分一塊“蛋糕”,可謂難上加難。RCEP的簽訂意味著對此前已經形成的市場格局進行重整,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需要對出口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和升級。
由于RCEP對知識產權的要求更加嚴格,跨境電商企業會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但是,安徽省跨境電商企業普遍存在知識產權法律意識淡薄,以及存在對跨境電商業務管理不規范、審核和監管不夠嚴謹等問題,因此違法風險較大,交易糾紛較多,其結果必然導致跨境電商企業損失慘重。RCEP對知識產權的嚴格保護,將給安徽省電商企業帶來更大的挑戰。
RCEP將成為有效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規則制定的重要外動力。安徽省政府應該結合RCEP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推進。首先,組織培訓宣傳,讓跨境電商企業熟悉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完善并落實RCEP電子商務國際細則;其次,加快對港口貿易便利化措施的改革,推進貨物貿易零關稅;最后,應搭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提高RCEP的利用率與受惠面。除此之外,安徽省政府應不斷優化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跨境電商企業來皖發展,助力打造跨境電商創新高地。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安徽省發展跨境電商的首要條件。依托淮河和長江,大力發展國際多式聯運,特別要加強空中互聯互通,提升與RCEP成員國的空中交通運輸便捷程度。鼓勵企業聯手 RCEP 區域內本土企業共建跨境電商物流聯盟,共同推動區域內流通的便利化。安徽省政府應鼓勵有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自建海外倉,鼓勵中小企業合力共同租用海外倉,引導海外倉規范發展。此外,加強與RCEP成員國合作,共同建設國際性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完善跨境電商配套服務[4]。安徽省應引導跨境電商集群化發展,建設與國際標準對接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促進省內跨境電商地區協同發展。
首先,要加快數字經濟、區塊鏈與跨境電商的深度結合,完善監管軟硬件設施,優化整合數字監管體系。跨境電商企業以大數據為依托,充分構建現代化信息平臺,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其次,跨境電商監督管理部門一定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實行全方位聯合監管。再其次,安徽省政府應加快完善電子結算平臺,構建安全高效的支付體系,優化跨境電商信用系統,建立信用監管機制。最后,要加強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協同監管,推動建立合作監管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提供高效的監管服務,促進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應充分利用RCEP帶來的紅利,了解沿線國家消費者對差異化商品的需求,扶持安徽省特色產業,改變以往的“鋪貨”模式,以打造“爆款”產品為運營核心;其次,企業應加強自主品牌建設,通過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運用大數據開展精準營銷,積極參加國外展會建設電子商務特色館,加大自主品牌宣傳力度[5];最后,加強網站平臺建設,將跨境電子商務網站打造成基于不同語言及地域商業文化的交流平臺。此外,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明星企業,有效助力企業打造安徽電商名片,進一步開拓RCEP國家市場。
RCEP構建了更加開放的市場,同時也對安徽省跨境電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需繼續做好人才發展保障工作。首先,深度融合RCEP和跨境電商,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教育上的合作,通過多方位合作培養人才,以滿足RCEP市場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其次,政府應構建跨境電商“政—校—企”三方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對人才培養的帶動作用,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高校應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管理體系,注重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小語種語言能力的培養,邀請知名專家和學者來校開展專題講座,共同打造跨境電商培訓基地;企業可以通過與國內優質的跨境電商培訓機構合作,構建跨境電商人才全方位培訓體系,為安徽省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