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卓,孫 瑜,孫小迪
(1.西北工業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自動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2;2.西北工業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72)
2020 年7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中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國辦發〔2015〕71號文件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重視和加強藝術經典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圍繞以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聚焦研究生審美與人文素養,為進一步加大對研究生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影視教學角度切入,結合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和接受能力,開展理工類研究生影視教學策略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面對新一代的研究生,提升其影視審美素質在研究生影視教學工作中面臨著問題和挑戰。
(一)研究生素質教育理念仍需進一步明確,要提升對研究生影視藝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關注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確立研究生影視素質教育的理念,充分認識良好的影視藝術素質與審美素質對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特別是對于博士、學術碩士以及專業碩士的創新能力的增強所具有的促進作用。
(二)研究生影視藝術教育教學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要提高對研究生影視藝術理論修養的熏陶。通過影視藝術審美理論的學習有利于研究生形成正確的理念、高雅的藝術品位。
(三)研究生的影視藝術實踐教育活動渠道需進一步拓展,要切實提高研究生的影視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影視藝術教學的任務不僅在于使研究生掌握影視藝術鑒賞的方法,更重要的在于促進研究生自身和世界的美化。擁有較高影視文化修養的研究生對影視藝術創造應尤為重視,應引導研究生積極嘗試影視藝術實踐。
影視是與科學技術聯系緊密的綜合藝術。影視藝術涉及多學科,是一門融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娛樂性為一體的藝術門類。影視藝術具有顯著的審美教育作用。通過影視作品中的影視敘事、影視畫面、影視聲音等幫助研究生更好地進行審美體驗,而且其中的思想內容也會使研究生受到教育和啟迪,引發深層次的思考,潛移默化地幫助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影視教學,不僅可以培養研究生廣博的視野,還可以幫助研究生提高審美創新能力。
影視教學是施行研究生藝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研究生通過影視藝術學習,獲取影視藝術知識,提高影視藝術審美品位。基于OBE 教學理念,拓展影視藝術教學內容和模式,加強學生的影視藝術審美素質和科學創新意識,堅持影視教學與思政課同向同行。遵循影視藝術教學的規律,制定匹配研究生能力的教學目標,制定選擇影視作品的依據,創設教學方法,創設教學環節,完善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標準等教學策略。在分析研究生的學情基礎上,借助影視教學拉片的形式,培養研究生鑒賞影視作品的規范思維,解決研究生審美貧困的問題。
采用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影視教學理論研究和研究生影視藝術素養現狀調查,梳理研判影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圍繞“藝術知識、創新思維、藝術精神”三個維度為研究生提供較系統的影視藝術理論指導。
基于OBE 教學理念,進行反向設計。在學習情境中,使學生獲得影視藝術審美素質,尤其是創新思維。從影視教學的思想性、情感性、知識性、生動性等特點出發,將思政元素融入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難度、任務驅動等多個維度設計教學活動。
基于OBE 教學理念,在教學理論體系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影視教學改革。探索影視教學范式,深化影視教育理論研究,優化影視教學內容,在高校智力開發與情感教育過程中挖掘思政元素。
(一)影視教學內容的優化
采用課程內容與傳統文化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維來系統建構影視教學內容。針對研究生,從藝術審美理論、藝術欣賞、藝術人生這三個維度上選擇教學案例,充分利用經典影視作品,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研究生運用所學影視知識去分析影視作品,陶養情操,從而自覺、主動、積極地完善自身,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例如在生命主題講授中,從生態保護的熱點問題入手,選擇《可可西里》影片,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永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保證。
加強情感教育的課程思政示范引領作用。將課程思政貫穿影視教學環節,注重選取具有積極正面的影片作為教學案例,挖掘影視案例中的課程思政元素,令研究生體會影視作品中蘊含的真、善、美,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世界文明互鑒中促進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塑造完美人格。例如采用《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故事作為教學案例,通過分析其中的視聽語言,從影視敘事中理解審美范疇中的崇高,鼓勵研究生科研報國。通過鑒賞影視發展歷程的技術革新等典型案例,增強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報效祖國的決心。
(二)影視教學模式的創新
基于OBE 教學理念,注重影視審美體驗與實踐活動,構建“問——思——研——聽——論——用”的六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問”即問題導向性教學,包括課前提問導學、課中提問引導;“思”即思考,結合影視案例有針對性地帶動學生積極思考的主動性;“研”即探究式教學,有針對性地深入研究影視理論問題;“聽”即聽講,通過講授幫助學生理解影視理論;“論”即課堂內外的討論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頭腦風暴,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用”即實踐性理論研究,運用掌握的原理進行有針對性的審美活動實踐。基于OBE 教學理念,轉變審美模式,重視影視特有的創作手段和藝術表現方式,從培養研究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從授課節奏、教學模式、目標任務導向、教學方法、課時難度與研究生能力匹配度等多個維度設計影視教學活動。采用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辯論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形成課前、課中、課后的雙向延伸課堂的教學模式,優化影視教學效果,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型交互式課堂,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影視作品中蘊含的審美與人文價值。
1.研究性學習。課上教師提出問題,課下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主動學習,對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鍛煉能力。同時,師生間建立傳遞與反饋信息機制,溝通互動,有利于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比如提出“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在影視作品中體現”“如何利用影視媒體樹立文化形象”等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2.體驗性學習。課上創設情境教學,增加影視案例教學,啟發式引導學生思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特寫鏡頭時,播放前,提問“特寫鏡頭在影視審美中的作用有哪些”,接著播放《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秀蓮出嫁前與繼母對話的片段,《一代宗師》中雨中打斗的片段,然后讓學生結合影視作品的片段主動思考歸納特寫鏡頭的作用,從而達到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領悟。又如講述影視作品中的儀式,播放前,提問“儀式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有哪些”,接著播放《黃土地》中的腰鼓和求雨段落,《百鳥朝鳳》中的出活禮儀段落,《國王的演講》中的播音員播音前的準備工作段落,然后結合影視作品的片段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索歸納儀式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如在講解影視動畫的民族藝術風格時,播放前,提問“國產影視作品中有哪些民族元素”,接著播放《大魚海棠》《牧笛》《大圣歸來》《山水情》《桃花源記》等影視作品,與學生一起討論《大魚海棠》中的福建土樓,《牧笛》中的水墨元素,《大圣歸來》中的中國精神,《山水情》中的傳承關系,《桃花源記》中的皮影元素等。在審美體驗的同時,堅定文化自信,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樹立信心。
3.以任務驅動的合作式學習。研究生可以自由組合形成團隊,對課前布置的問題任務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查閱資料、討論,形成意見并制作課上匯報PPT。不僅可以激發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助于學生的溝通與語言表達,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
“問——思——研——聽——論——用”的六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研究生學習為本,進行角色轉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全方位調動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幫助提高研究生的探究能力。
(三)科研與教學相結合途徑的探索
基于OBE 教學理念,重視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審美素質的培養。課題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以科研促教學,培養研究生的邏輯思維,構建基于科研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查閱文獻、綜合分析、寫作及表達能力,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
(四)影視教學考核評價方式的完善
基于OBE 教學理念,建立以考核能力為主的動態化考評體系。以價值引導與考查能力為主的多角度過程性評價與考核知識、能力與素養提升的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建立多元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加強過程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投入度、學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等給出平時成績,研究生在結課時完成影視鑒賞論文寫作和課堂匯報,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寫作及溝通表達能力。
(五)加強影視課內外審美活動的實踐,全面推廣體驗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情感教育,在影視體驗過程中推進學生實現審美愉悅。全面推廣沉浸式體驗教學,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審美情感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達到影視教學價值引領作用。在課外實踐中,引導研究生參加課下的影視實踐活動,如參加影視沙龍、聽影視講座、觀看影視作品、創作微電影等,從實踐中體會影視藝術的魅力,掌握影視語言獨特的呈現方式。在拍攝微視頻等藝術實踐中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的影視審美理論,更在于從各自不同專業的角度理解美、發現美。拓展影視實踐路徑,豐富和發展學生課外審美體驗的內容。
研究生影視教學通過圍繞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模式的創新,考核評價方式的完善等教學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影視教學效果。通過課堂講授、影視作品觀摩、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策略實施,引導研究生發現和感受影視作品中的美,提高研究生的影視審美判斷能力。
注釋:
①參見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5〕71 號”文件:《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