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芳 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民政府
財務管理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工作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轄區經濟社會和建設發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和保障。在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趨勢之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積極創新,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在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推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之下,財政部門成立核算中心,各個單位設置財政財務管理服務中心,相比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來說,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具備創新性,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規范性,還可以強化財政監督職能,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科學高效。但是結合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來看,在應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時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應用效率。本文將針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要求專業的財務人員,嚴格按照會計制度和規范要求,本著統籌安排、量入為出的原則,由上級部門撥付給本單位的專項工作經費,由單位財務統一核算管理,做到專款專用,用于完成專項或特定工作支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利用效率,確保財務工作朝著規范化標準化趨勢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及時掌握專項工作實施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防止出現部分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專項資金滯留閑置、效益低下等問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要求和規定之下,促使行政事業單位轉變傳統的記賬方式,統一記賬模式,預算、報銷審批、支付、記賬等環節,環環相扣,全都在預算一體化平臺中流水線式的模塊中完成,同時與商品與服務采購平臺、資產管理平臺相關聯,與各業務科室聯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工作重心轉移到報賬層面,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財務工作壓力,也可以確保每一筆賬務更加真實、精準。在實際進行財務信息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嚴格按照會計集中核算模式規范要求,對各項財務數據信息進行統一處理分析,增強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嚴謹性,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貪污腐敗行為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嚴禁杜絕的,但是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立場不堅定、職業道德觀念淡薄,便很容易誤入歧途,并且在外界干擾下,造成賬務賬目混亂甚至徇私舞弊造假賬等諸多不良行為,直接損害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利益。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可以有效杜絕行政事業單位當中貪污腐敗問題出現,保障會計人員具備獨立的計算空間,在提升會計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可以借助明確的規范標準來約束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責任感,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利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借助“浙里報”“數字化OA辦公平臺”等協同財務軟件系統,報賬工作經手人、審核人,通過平臺線上報銷、審核,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精準性,有效降低不必要支出,開源節流,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應用科學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一般以財政撥款為主,行政事業單位的新項目設置、新活動開展,都直接影響了社會群眾的切身利益。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支出、公用經費支出、項目支出,展現著政府單位的行事風格,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使用情況定期公開,可以最大程度上讓大家了解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進度、資金使用情況,潛移默化增強了民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認可度。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之下,各單位通過財務數據集中核算,展現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信息真實程度,開誠布公地定期披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信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度。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轉移,報賬工作成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也需要有相關科室的內勤人員參與其中,勢必會增加相關科室報賬人員的工作量,例如準備紙質版和電子版2份報銷文件、掃描原始單據錄入系統等工作,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觸心理,甚至不愿意參與統一核算工作,甚至將報賬工作責任推卸給核算中心。另外,一些報賬人員對于自身工作職責和任務權責相對模糊,沒有明確自身定位,很難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直接降低了報賬工作實施效率,促使報賬工作開展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當中,會計核算中心,是獨立于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中心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經營情況起到了一定的監督管理作用,但是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絕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成立了該中心,但在實際機構體系中,財務管理人員仍屬于機構下設辦公室的分支機構,中心徒有虛名。會計核算中心對單位各項經營情況的監督落實不到位,還體現在報賬人員送來的發票單據當中,財務管理人員因不參與本單位核心事務,對各種項目支出,尤其是工程類項目,很難結合工程項目性質、實際情況進行細致化的核算監督,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項目的真實性、資金利用真實性無法深入監督。當前,只要報銷事項用途合理、單據合法、手續齊全,那么則符合資金支付條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資金支出當中潛在的隱患威脅。此外,會計核算中心很難結合報銷單分析和挖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漏洞,導致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無法展現出獨特價值。
結合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單位對于財務核算的重視程度相對較弱,并且缺乏從財務管理戰略層次上對財務管理的工作規劃。同時在進行財務核算時,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保障,比如缺乏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定期盤點、定期匯總工作的完善機制,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年代久遠、存放地點繁多、資產管理員更換頻繁等因素,導致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為了提高盤點工作效率,基本保證資產大類核對無誤,對于數量多的低值資產,可能存在分類的錯報,比如臺式電腦上貼有“筆記本電腦”字樣的資產標簽紙、資產型號賬實不符、辦公用房和經營用房界限不清晰等,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出現錯賬、漏賬情況,甚至賬目無蹤跡可追,實際資產和會計核算資產之間存在差異,影響了核算工作精準度。
想要展現出會計集中核算的價值、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穩定科學發展,就必須要正確看待會計集中核算,在整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當中營造出良好的會計集中核算氛圍。了解會計集中核算是建設公開透明型行政事業單位的必然要求,認識到會計集中核算是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的進步之舉。充分展現出會計集中核算的價值,借助會計集中核算來夯實財政管理基礎,切實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水平,精準反映其運行成本,為推進全面績效管控奠定良好基礎。此外,單位還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實現財務情況與核算管理之間的合理銜接,共同把控財務管理這道關。
會計集中核算可以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真正推進專款專用工作穩定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具體的工作內容,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不斷細化。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真正在本單位貫徹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構建出會計集中核算機制,在明確的制度要求下制定出具體化財務管理內容。明確行政事業單位的單據報銷流程、政府采購目錄、采購流程、差旅、會議等諸多內容報銷流程,培訓本單位全體工作人員的會計集中核算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審查工作也應該落實到位,嚴格對各項財務單據的真實性、合理性進行把控,制定出明確的資產清查流程,確保各項審核工作滿足會計準則規范要求,保障各項財務工作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報賬人員與各個科室、單位部門都應該緊密聯系,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實際經營項目和運行情況,構建出一個高效的報賬模塊體系。健全優化財務管理系統,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單位對資金合理分配和使用,運用科學合理的分配方式,穩定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優化。
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之下,報賬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報賬人員連接著行政事業單位和核算中心,屬于兩者之間的紐帶。所以想要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發展、強化財務管理質量,就應該不斷提升報賬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借助扎實的專業技能實施高質量的財務管理工作。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之下,報賬人員專業素養提升應該從以下幾個層次開展。
其一,強化報賬人員職業道德,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具備強大政策性的工作,需要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和相關準則開展工作。無論財務政策怎樣改變,報賬人員作為當中重要的崗位,應該恪守職業道德,定期通過學習專業準則、法律法規,強化自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自身法制觀念,杜絕弄虛作假的問題出現。
其二,提升報賬專業技能,確保財務管理規范性。報賬工作人員應該動態化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積極參加財政部門以及財務專業部門開展的專業知識講座、學習論壇等活動,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之下,不斷強化報賬技能。此外,還應該注重自我學習,報賬人員參加培訓的時間與機會是有限的,所以就應該注重自身在日常工作當中的經驗積累和自我水平提升。無論是新的財務書籍還是新的規范制度,都應該第一時間進行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的財務專業水平和財務技能。另外,報賬人員對于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定期與核算中心進行溝通交流,優化內部控制,更好地服務行政事業單位,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真正將財務管理工作各項內容落到實處。
其三,保持動態更新觀念,確保財務管理前瞻性。在我國經濟政策持續開放的當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收支情況更加透明,這也促使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很多報賬人員將財務管理工作認為是單純的報賬,這一認識存在一定滯后性,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報賬人員應該動態化地更新自身觀念,與時俱進地了解最新的財務管理方法和內容,積極參與到單位的管理工作當中,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為了保障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順利實施,應該構建出內部監督機制,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對財務收支監督管控工作,不定期開展資金支付進度、資金使用情況審核,切實確保專款專用,盤活存量資金。還應該對各項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規范性進行分析,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順利實施。此外,還應該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單位必須自主自覺地接受財政、審計、巡查等部門的監督審核。引入外部審計工作,嚴格按照審計制度和流程實施各項審計工作,可以彌補外部監督出現的漏洞和問題。通過單位賬務情況來找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各項業務穩定發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意義重大,不僅可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實施,而且還可以杜絕貪污腐敗問題出現,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當中的公信力。在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實際情況,展現出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優勢,實事求是地及時發現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營造良好會計集中核算氛圍,在建立健全會計集中核算機制的基礎上,強化報賬人員專業素養、強化單位監督效力,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優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