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云
財政預算執行是財政預算管理的重點內容,預算執行效率的高低與政府服務和項目開展成效有著密切的關系。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開展審計工作可以基于相關法律法規來計量和監督各地區政府部門的年度預算,通過客觀、系統分析政府各部門的收支計劃與執行數之間的實際差異來發現財政預算執行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而通過報告方式對財政預算執行成效進行全面反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財政預算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客觀和主觀因素影響導致預算執行效果較差,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可以在各部門以及預算單位在對資金使用實施內部監管的同時,從外部進行監管,發現執行風險繼而通過一系列風險防控措施進行制止,起到保障財政資金優化配置的作用。同時,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審計,通過特定的審計標準還可以督促一些執行事項實現規范化、合理化,切實提升預算執行相關人員工作主觀能動性,進而間接實現預算執行風險防控。
現階段各地區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隨著財政預算執行內容繁雜且趨于復雜化,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一些預算執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些地區的機關單位仍然存在著“重使用、輕管理”的錯誤思想,并沒有從思想層面來落實預算資金優化配置,不僅缺乏多元化、科學化預算執行理念的宣傳,而且也沒有結合當前財政改革方向來對自身預算執行方式進行動態調整,這樣不僅不利于預算執行資金的高效使用,而且也不利于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類風險的防控。同時,一些機關單位由于缺乏與時俱進的預算執行理念,難以實現組織方式上的突破和優化,預算資金使用問題難以落實到具體人員,不利于相關人員工作主觀能動性的提升。
一些地區的機關單位缺乏一套成熟的預算執行標準規范體系,關于業務和項目執行標準過于籠統,以定性指標居多,并沒有通過設定量化指標來對預算執行工作進行引導和規范,不利于相關人員在開展預算執行工作過程中有章可循,一些業務人員僅僅憑借自身經驗開展工作,這樣容易引發預算執行風險。
一些地區的機關單位所提交的預算執行報告內容存在著不全面的情況。雖然各機關單位都能夠按照審計部門的邀請來對預算執行審計結果進行整合,但是并沒有及時形成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綜合報告,報告的內容沒有實現內容全覆蓋,且所披露的內容也存在著寬泛情況,不能夠重點反映出突出性、普遍性問題,無法及時進行風險信息傳遞。同時,部分地區還存在著機關單位沒有實現預算執行、專項資金的橫向整合,不能夠為審計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信息,無法全面了解單位預算執行實際效果。
機關單位預算執行效率低下與人才隊伍建設滯后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機關單位預算執行人員知識儲備不足,不僅不能夠全面掌握關于預算執行業務處理知識,而且對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內容也不甚了解,難以充分利用理論知識來妥善、及時處理一些問題,難以提升預算執行工作成效;第二,部分單位存在著預算執行相關知識專項培訓缺失情況,雖然一些單位所在地區的財政部門能夠統一組織一些預算執行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培訓,但是由于受眾較多,在開展培訓過程中不能兼顧所有受訓單位,因此培訓內容難免會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不同類型單位的個性化需求,不利于單位財務管理成效的提升。
各地區機關單位應當對自身預算執行工作理念進行優化,要能夠謹遵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原則,秉承服務發展的新理念開展工作。鑒于此,機關單位應當不斷加大對預算執行過程中資源優化配置以及風險防控相關理念的宣傳力度,要通過文件、會議、培訓等一些正式化方式開展宣傳工作,促進相關人員主動更新工作理念,從思想層面來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開展預算執行工作。同時,各地區機關單位還應當充分結合當前習近平總書記新的治國理政理念以及當前財政改革方向來對預算執行工作方式進行動態調整,要能夠打破“重使用、輕管理”的錯誤思想,各個部門科室要加強工作溝通,盡可能地實現財政預算執行過程中“少花錢、多辦事”。此外,各機關單位還應當不斷優化和完善預算執行組織機構,嚴格落實財政資金“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預算管理理念,明確各部門職責及相關人員責任,避免相互推諉情況的發生,提升相關人員工作積極性。
各地區機關單位應建立健全預算執行標準規范體系,要在現有的業務和項目執行標準基礎之上進行細化,分類分層實現明確各類標準,對于標準的設定并不僅僅局限于定性標準,而是要實現定性與定量標準相結合,引入和設定量化指標來進行對預算執行相關工作進行引導和規范,并以定性指標進行輔助說明,促進相關人員在開展預算執行相關工作過程中實現有章可循,避免僅僅憑借自身經驗開展工作情況的發生。同時,各地區機關單位執行預算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市場情況以及需求情況來對預算執行內容進行動態調整,及時更新預算執行內容,進而實現財政資金使用的高效性。
預算執行報告是反映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重要依據。鑒于此,各地區機關單位應當不斷優化和完善預算執行報告內容,在對各項業務和項目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整合過程中要進行分類處理,以業務和項目類別進行分塊列示,及時形成財政預算執行綜合報告。同時,各地區機關單位還應當對報告內容進行不斷優化,盡可能地實現各項內容全覆蓋,在加大對預算執行結果披露力度的同時,要能夠重點反映出突出性、普遍性問題,以便于及時進行風險信息傳遞。此外,各地區機關單位還應當實現預算執行、專項資金橫向整合,在為后續審計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也能夠通過信息反饋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不當之處,進而更好實現風險防控。
第一,各地區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各部門科室預算執行人員的專項培訓力度,在單位所在地區的財政部門統一組織財政預算執行培訓基礎上,投入一定資金組織一些適用于本單位實際運營需求以及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專項培訓,滿足單位的個性化需求,促進單位預算執行工作成效的提升;第二,單位還應當重視預算執行成效考核,將人員績效與預算執行業務成效相掛鉤,并實現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樹立典型來調動機關單位預算執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財政資金優化配置提供一定保障。
總而言之,預算執行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門,此項工作開展是否能夠實現科學性、合理性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文從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角度出發提出了當下機關單位預算執行工作開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盡快實現預算執行理念的與時俱進、優化和完善預算執行審計標準和內容、優化和完善預算執行報告體系以及加強預算執行人才隊伍建設等建議,旨在為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有效基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