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莉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事業單位一方面作為國家職權的行使部門以及公共服務的職能部門,它有著為老百姓服務的責任。另一方面在全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今天,在事業單位做好公共服務的前提下,也有為國家創收的義務,事業單位從而有了“雙重身份”。隨著事業單位“身份”的不斷改變,事業單位的收支形式與核算的方式變得復雜多樣,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作用也逐步體現出來。但是我們必須客觀地說,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還不如企業那樣完善,許多環節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有必要在此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進行全面展開。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是指根據事業單位按照發展的需求而編制的年度財政收支計劃,它反映了事業單位在這一年度財務活動情況,由收入預算與支出預算組成。預算可以說是對資金方案的量化管理,具有組織、協調、監督的作用。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它提高了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加速了事業單位目標的實現,預算將財務核算與財務控制相結合,從而使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其次為事業單位增加了收益、節約了開支,預算可以詳細地規范收入的來源以及經費支出的標準,并且對其進行評估與管控,從而減少多余支出,提高資金利用率。最后有效地規范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一提到財務風險,好多人會認為是企業的“專利”,其實事業單位也存在財務風險,一是在支付中一些事業單位擠占挪用項目資金,從而導致資金結構缺乏穩定性與有效性。二是在籌資中有些事業單位需要自籌,如果資金結構不夠合理,則會導致資產負債率超標,進而引發財務風險。三是在投資中一些事業單位出現決策錯誤,從而導致整體資金運行受阻。四是一些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與業務水平低下,在操作中由于各種原因給事業單位帶來風險,預算管理對以上風險具有很好管控作用。
全球化的經濟低迷,加之近兩年的疫情不斷蔓延,我國事業單位所面臨的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我國GDP增長速度的放緩,再加上我國人口進入老年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導致緊縮財政支出,精打細算勢在必行。新《預算法》的實施為事業單位預算監管提供了有利依據,事業單位相關人員要認真學習相關內容,盡快地掌握其精髓。黨風建設不容忽視,良好的職業情操是愛崗敬業的前提。決算預算公開透明將成為常態化,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是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的具體表現。
1.建立科學的預算目標
根據事業單位的戰略部署以及近年度的執行情況制定全年的預算目標,為了確保目標的實現,財政部門要與各個部門的主體進行良好的溝通,各個部門主體也要將目標層層分解到人。
2.充分做好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并且也十分關鍵。首先財務部門要對上年度的執行情況加以分析與參考,管理部門要對單位的資產進行全面清查,人力資源部門要對單位人員的狀況進行全面統計等,總之要做好數據信息的收集與匯總工作。
3.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
以前在事業單位里常用的預算編制方法是增量編制法,它的編制特點省時省力,但缺點是容易使人產生依賴行為,所以說它適合在變動不大的環境下,而科室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僅適應增量預算編制法顯然是不合理的。事業單位也要加入零基礎預算編制法,它的優點是切合實際,缺點是工作量很大。但是在大數據的今天,將它用于部門預算編制上,可以使預算編制更加貼近實際。另外預算在編制時要遵循輕重緩急的原則,統一使用資金,綜合各種因素編制預算,使預算具有可操作性。
4.嚴格審核預算
預算編制后還要經過嚴格的審核,首先要審核預算編制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其次要嚴格審核預算的支出,包括支出的流向以及流程。最后要三級式審核預算。
5.全面落實預算管理
預算審核通過后一經下達就進行執行階段,這是預算落實的關鍵階段。事業單位一定要按照有關要求逐步落實,不得隨意更改。如遇到特殊原因按照有關規定處理。事業單位對于追加預算要掌握好“度”,避免追加預算習以為常。
6.考核評價不可缺少
考核不僅是企業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事業單位也要考核資金的使用與項目的進度是否匹配,收入與支出是否平衡,投入與產出效益等。另外考核結束了不等于預算管理就完成了,還有最后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評價階段,它是本年度預算管理的總結,也為下年度預算管理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據。
事業單位一般都沒設有專門的預算機構而是由財務部門來完成,所以在機構的設置上以及人員的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另外在編制前的準備工作不足和編制過程中的方法與內容不夠科學,也導致預算管理不夠規范;再有預算在執行過程中輕視過程注重結果,這樣使預算缺乏約束力與執行力;最后一些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虎頭蛇尾”,也削弱了預算的權威性。下面加以具體說明:
由于事業單位一般不設獨立的預算機構,其工作一般都由財務部門完成,財務部門本身的決算也在年底進行,一些年度工作總結也在年底進行,再加上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本身就比企業少,其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也不如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所以就導致事業單位預算前期準備不足,準備工作不到位就意味著對以前年度預算執行的情況分析不夠到位,其他各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夠到位,這勢必影響后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
前面我們說過預算在時間短、任務急、準備不足的前提下,預算的編制過程也同樣存在這一不足,因為預算具有時效性,一般要在每年的3月左右開始執行,編制在上年的年底,中間還要經過預算的審核階段,所以預算編制的時間需要緊湊。因此在編制的方法上一般都采用比較省事的增量預算法,而較麻煩且費時間的零基預算法往往被省略,在編制的內容上一般都編制支出預算,其他預算一帶而過。還有由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大部分工作都由財務部門來完成,其他部門僅僅是加以輔助完成,這樣使得一些部門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情況下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這樣環境下編制出來的預算,往往適應性很差,在執行中常常與實際不符。
這個問題在許多事業單位都存在,尤其是基層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完成并審核通過后進入了執行階段,這時許多事業單位就放松了對預算的管理,它們將指標下達后直接等運行結果,既沒有派人進行動態的跟蹤,也沒有要求定期地進行反饋,更沒有及時的分析預算的運行狀態??傊畬︻A算的實施放松了警惕性,這樣造成預算在實施過程中帶有隨意性,從而導致一些人員工作不夠到位,資金的收支不夠合理,許多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甚至影響了事業單位整體運行效果。
有的事業單位雖然成立了內審機構,但形式主義成分居多,有些基層事業單位甚至還沒有成立內審機構,事業單位整體上看在監督上遠遠不如企業。另外多數事業單位在人員的配置上也不如企業那樣完善,有的基層事業單位一人多崗現象十分嚴重,這樣就無法執行不同崗位相分離原則,這也是監督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企業在進行內部監督管理的同時,還接受外部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如社會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及社會政府部門的監管,但事業單位在這方面的管理相對弱化。
事業單位在監管方面不夠給力。在重視結果輕視過程的前提下,其預算的執行力就可想而知。首先表現的是大量的計劃外工作在開展,工作流程卻很簡單,追加計劃過多明顯影響到事業單位預算的執行效果。其次一些部門由于利益關系找各種借口要求變更預算,從而使預算失去約束性。另外一些事業單位的領導對預算管理也不夠重視,加上所謂的工作需要來調整、挪用項目資金的現象十分嚴重。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在經費支出與項目支出之間相互“切換”,從而出現支出年年超標,收支年年不能平衡的現象。
回避問題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客觀的分析、合理的解決才是最佳工作方法。要轉變觀念,提升認識,從人員的自身能力上,從事業單位的管理上,從信息技術上,從國有資產的監督上,從事業單位預算體系的完善上狠下功夫。
當前事業單位正處在體制改革的浪潮中,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也要隨著完善。首先事業單位要根據《會計法》以及新《預算法》建立適合本單位的預算管理體系。并且對體系要有詳細的解讀資料,無論是從人員的配置和崗位的設置還是信息技術的處理都要安排得當。最后在預算的整個管理過程中都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手段與方式,同時在預算體系中還要加入激勵模式以及監督方式,使得預算管理有條不紊地按照預期的目標進行。
預算是對未來一段時間內一些事物發展走向的估算,預算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以及自身閱歷十分重要。事業單位擁有具備人格魅力與才華能力的復合人才十分關鍵。因此我們說事業單位要成立預算機構,要有單獨的預算崗位,要有高尚的職業操守,要嚴格挑選人員,要有豐富的激勵模式,要有兌現的績效考核手段等。一是愛惜人才,廣泛地對外招聘人才,再加上優厚的待遇來吸引大量人才在這里實現自我價值。二是對內實行淘汰制度,定期地對內部相關崗位員工進行考核,做好人崗合一,絕不將就。三是培訓、專業講座、能力和崗位相結合,讓人才懂得優勝劣汰的原理,讓他們主動地從被動中走出來,自覺地提升自己,實行自身價值。
“萬丈高樓平地起”,預算管理的基礎環節是編制,如果編制環節出現不可逆轉的錯誤,則預算的后續環節就會流于形式,無法正常進行,可見預算編制過程的重要性。事業單位首先要有獨立的預算管理機構,要有獨立的專業人員,要有充足的時間去做預算管理的準備階段,包括資料的收集以及基層的隨訪,還要包括對各個部門的調查分析,在充分的準備后進入編制階段。當今事業單位已被納入了市場經濟調節范疇,所以編制方法應該以零基預算為基礎,增量預算僅作為參考,有條件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實行彈性預算編制法,這樣編制的預算更能具有實用性。
對于預算來說,無論是企業預算還是事業單位預算,編制是基礎,執行是關鍵,編制與執行是整個預算的核心環節。事業單位由于種種原因,在預算執行上往往易出現打折扣,影響了預算的效果。為了使預算執行順利進行,事業單位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確保預算的嚴肅性,任何人不能隨意更改預算,包括事業單位的主管領導在內,任何人在沒有特殊原因下必須按計劃執行預算。其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事業單位也要像企業一樣,將先進的激勵手段應用進來,不同的激勵政策使用在不同的崗位。最后監督在執行環節也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包括監管部門、內審部門、政府機關部門以及文化精神等軟約束都要發揮其作用,讓執行階段有的放矢。
當下人們都生活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早已走進千家萬戶。但在一些事業單位工作崗位上信息化管理還沒有很好地被應用,如一些基層事業單位,他們除了一些基礎的辦公設施外,許多信息技術還很貧乏,如設備從申請到處置不能從“一覽表”中得到全面體現,事業單位內外信息不能在同一時間全部在線等。因此,一方面事業單位要建立信息化平臺,加速信息傳遞的進程,真正地達到資源共享。另一方面也要確保信息的安全,防止國有資產隱形流失,確保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穩健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新形勢的需要,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逐步實施已成定局。事業單位相關管理者應該面對現實積極地開展好此項工作。如組建良好的專業隊伍,拿出必要的資金,留出足夠的時間,爭取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最大限度地滿足預算管理的需求,使預算管理的作用在事業單位運行中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