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萬琴 向開華 張丹(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癥防治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
放療不僅會損傷腫瘤細胞,還會對患者體內正常的細胞造成傷害,使得免疫系統功能受損,從而導致出現各種副作用。其中,副作用主要可分為全身性反應和局部反應等。
全身性反應表現為一系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疲乏、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這將會導致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腹腔腫瘤患者可能會由于消化道充血、水腫或消化酶分泌降低,從而導致對胃腸道功能造成負面影響,比如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患者容易因此產生營養不良,食欲減退,不利于后續康復。
局部反應為皮膚反應、黏膜反應、肺部反應以及骨髓抑制等。在放療期間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皮膚過敏,表現為皮膚發紅、瘙癢、水皰以及破潰等,容易導致患者感染,造成二次傷害。如若放療期間對患者頭頸部進行照射,將會導致脫發、齲齒、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等,腹盆部照射時有可能發生反射性腸炎、膀胱炎和陰道炎,表現為腹瀉、肛門墜脹、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分泌物增多等,胸部照射時將有可能產生放射性肺炎。放療還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如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的下降。
為了幫助患者減輕疲乏的感覺,護理人員應當了解引起疲乏的原因,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睡眠時間達到8 小時。依據病情進展制定運動計劃,協助患者適當鍛煉,比如散步,從而增強抵抗力。
在進行放療期間,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色素沉積、瘙癢等不良反應。放療開始前護理人員應做好健康宣教,采取預防措施,出現皮膚反應時應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出現這種不良反應是正常現象,囑其避免抓撓瘙癢部位,可以使用手輕輕拍打。對于存在局部滲出性皮膚反應的患者,應當讓其暴露受損區域,涂抹對應的藥物,促進其愈合。囑患者保持該區域處于干燥狀態,定期觀察創面,進行相應的護理。
對于食欲差的患者,應當囑其少食多餐,做好營養搭配,注意色、香、味,控制好三餐的能量攝入,對于無法進食的患者應當為其進行靜脈補液。
對于存在口腔黏膜刺激的患者,應當告知患者保護黏膜的方法,比如適當喝冰水,避免進食酸性食物,使用軟毛牙刷,飯后使用醫用漱口液清潔牙齒,禁止吸煙、喝酒等。對腹盆部放療患者,鼓勵其多飲水,保持局部清潔,觀察反應配合醫生處理。
如若患者出現肺炎的疑似癥狀,護理人員應當采取常規觀察,告知醫生,遵醫囑為其適當處理。囑患者多進食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食物,比如香菇、白木耳、燕窩等。
對于骨髓抑制的患者,鼓勵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變質、不新鮮的食物。同時預防感染和出血,保障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
放療雖然可以控制病情,但是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只要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就可降低患者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