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濟南 250022)
國有企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新時代,社會對國有企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其承擔著很多的責任,有很多需要履行的職責。例如,為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物質保障。從某一層面來說,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質量能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產生重要影響,因而應不斷加強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工作,保證國有企業的發展能符合國家的戰略規劃,更好地維護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基于此,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中,能有效緩解國有企業改革轉型中產生的動蕩,為國有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在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的過程中,應始終保持有效的深化基礎,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在加強對融合分析的基礎上,始終保持融合深度的建設性,維護從嚴治黨的發展成效。
在基層發展的基礎上,要堅固戰斗堡壘,為后續工作的順利推進和實施奠定基礎,不斷加強有關人員在服務方面的生產價值,始終保持統一性和先進性,注重企業的中心發展基礎,增強黨的先進性,不斷實現創新力的增強。
在經濟基礎理念建設的發展前提下,應始終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找到企業的關鍵性因素,實現企業自身發展價值的提升。這不僅要滿足現實方面的需要,還應將國企黨建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實現保值增值和深度性提升。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黨就開始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始終堅持“從嚴治企管黨”的原則,這也成為黨組織開展工作的首要原則。在黨建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堅定黨的領導,這是國有企業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則。在當前的國有企業發展中,應把探索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作為目標。
實現黨組織領導的重點在于擴大企業黨組織的覆蓋面。將國企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令黨組織的執行、監督體現在管理的全部環節中,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的同步性,二者的融合能夠實現價值理念的相互促進。國有企業要借助黨組織的領導,將企業管理的職責落實到位,將企業黨組織對員工工作優勢的作用發揮出來,不斷推動國有企業員工的進步和發展,增強國有企業在發展中的凝聚力,推動國有企業不斷向前邁進。
在現階段的發展背景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深入各個社會領域中,產能化解和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加速實施。在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民營經濟正蓬勃發展,這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實現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可以使各級黨組織能緊密貼合企業發展的規劃,將全體員工的思想凝聚到發展目標中,形成全體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意志,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應對市場化的發展浪潮。加強企業黨組織領導,在企業的發展中構建以紅色精神為引領的企業文化,可以使國有企業的全體員工形成共同的思想追求,不斷加強群眾的社會認同感,真正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效能,推動企業向高質量的方向邁進。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享受國家給予的多方面優惠政策,是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企業。就國有資本而言,其從本質上來說是屬于全體國民的,因而國有企業應始終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在國際上的品牌競爭力,實現產能增值的目的。在現階段的企業管理中,講究的是效率、品牌,對于黨組織建設來說,只有深入生產經營活動中,實現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才能真正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更好地發揮組織功效,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社會管理制度,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對外開放,這使得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向著成熟化的方向邁進,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壓力不斷增加。面對當下殘酷的市場競爭,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選擇轉移企業發展的目標,將企業發展的重心向著產品研發、技術革新和人才招聘的方向邁進,這導致國企黨建工作定位出現嚴重偏差。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黨建工作并不是實際參與企業的生產和市場營銷,從主觀的思想層面入手分析,認為黨建工作就是舉辦活動、開會等,并未站在政治高度審視黨建工作。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脫節,使黨組織號召力明顯不足,領導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和實施。企業員工對黨建工作缺乏熱情,這嚴重降低了黨建工作的質量。
支撐企業黨組織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是完備的運行機制,入股黨組織建設沒有機制的制約和領導,那么工作的隨意程度就會增大,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部分國有企業的工作責任制度落實不到位,黨員干部的黨建意識不強烈,企業黨組織在工作方面的推進力明顯不足。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只有在上級有關部門開展督導檢查工作時,才會做出應付性的工作。黨建工作在生產經營中的嵌入,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規范,企業的各項生產往往停留在制度的約束下。黨建工作存在的不健全性,導致黨組織領導的生產經營效率明顯降低,很難在中心工作中充分展現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
國有企業會更注重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往往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中,這造成國企黨建工作明顯弱化:①企業將黨建工作等同于一般行政管理,安排企業行政人員參與黨建工作,或是安排退休人員從事黨建工作,將該工作當作“退休中轉場”,這對黨建工作的活力造成了嚴重影響;②相比于其他的崗位,黨建工作崗位的薪資待遇很難吸引內部人才,這造成企業內部黨建工作人員數量明顯缺乏,通常情況下面臨著后繼無人、沒有員工參與實際工作的尷尬局面。
國有企業需要展現政治功能性建設,也就是在“兩個維護”“四個意識”的基礎上不斷實現統籌發展,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不斷滿足當下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在實現融合的發展基礎上,應注重層級管理的自覺性,不斷強化國有企業發展理念,堅持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打破以往國有企業各自為戰的發展弊端。目前,在黨建工作發展的基礎上,應不斷注重合理化的建設,依據當下發展的實際情況,嚴格落實各項責任體系。在層級量化發展的實施背景下,應不斷加強責任制度的建設工作,有效促進發展與建設的合理性。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需要在為人民服務的基礎上實現實踐與理論的融合發展,借助二者的融合實現目標發展的統一性。依據當下工作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正確認識黨建工作,依據黨建工作正確分析企業在發展建設中的內容。
在實施路徑考核的過程中,將中心工作考核與黨建工作相融合,嚴格落實各項部署,保證二者的融合能成為促進發展的依據。在不斷實現行動的基礎上,實施標準化發展。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建設中,不斷創新內驅力,實現可持續性功能的有效延續。
(1)相關工作人員應在教育的背景下,不斷實現教育培訓思維的有效延伸,促進融合性,加強思維建設,始終保持良好的激勵性價值,結合現階段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滿足“送出去、請進來”的發展需要。
(2)國有企業應結合實際工作,針對不同的崗位與層次,始終保持具有針對性的業務培養,不斷實現思想道德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3)在管理和日常生產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不斷落實“雙記實”的管理制度,構建科學合理的理念,真正實現組織生活質量的提升。
(4)在國有企業需求導向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激勵考核制度的建設工作,真正落實可持續性發展,嚴格落實項目發展基礎,增強企業員工的幸福感,使員工能從工作中找到自身的價值和歸屬感。
(1)任何路徑的發展都需要以現實的需求為目標,結合現階段企業的實際需求,在實現“大統一”的發展基礎上,根據線性工作布局,針對網狀的黨建新工作實施分析,找出國企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的有益之處。
(2)在管理機制的實施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監督作用,使全體員工能自上而下地堅定黨性,不斷加強責任的深化建設工作。與此同時,還需要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對經濟、黨建工作的雙重考核建設,更好地明確相關責任。
(3)在創新“黨建+”的基礎上,始終堅定和維護良好的示范性,在各個國企部門自身特色的發展前提下,加大“黨建+經營”的建設工作,嚴格落實“班組+支部”的內容實施,更好地實現“群眾+黨員”的落實和創新。
黨建工作具有很多特性,如全面性、長期性及系統性。對于國企黨建工作而言,要想把控黨建工作的具體細節,促進黨建的進一步發展,實現黨建工作實效的增強,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備的黨建工作運行機制。
(1)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落實,針對出現的與企業發展相關的問題,需要積極召開相關會議,通過企業黨組織的不斷研究和討論,來提出問題的解決策略,通過研究討論得出的結果能有效地體現企業的集體意志。
(2)良好的發展目標能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國企而言,其應制定科學、完善的規劃目標,結合現階段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真正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的生產細節中。從生產管理的發展流程層面入手,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黨建工作舉措,更好地保證企業員工能有效地參與企業的黨建工作。
(3)設計和貫徹企業的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國企黨組織工作,不斷加強對企業發展各方面的監督力度,充分將民主監督、企業員工監督的權利發揮至實處,不斷促進實現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實施和落實。由于黨建工作在實施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需要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推動黨建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黨建工作的落實離不開黨建工作隊伍的管理,在實際的黨建工作中,應組建一支能力突出,具有創新思維,不怕吃苦、踏實能干的黨建工作隊伍。針對黨建隊伍中的工作人員,應保證其自身的綜合素質能達到要求,實際的黨建工作能得到支持,這能極大地激發黨建隊伍的活力,使黨建工作者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黨建與中心工作的融合上。
(1)加強對企業黨建工作者的組織培訓工作,從兩個方面(正、反)著手,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者在思想層面上的認識;不斷邀請黨建工作方面的專家不定期地舉辦交流活動,使企業員工能從交流中實現自身的業務技能、思想認識水平的提升。
(2)注重對企業下屬負責,將企業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不斷加強工會方面的建設工作,不斷深入基層,實地了解員工的困難、生活需求,了解員工對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真正從源頭上解決員工的困難,增強員工在企業工作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只有嚴格落實群眾根基,保證企業員工自身的根本發展利益,才能促進企業與員工個人發展利益的統一性。
總而言之,社會正在不斷發展,加強黨建與中心工作的融合,需要相關部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在將自身思想與工作結合的發展前提下,了解和明確時代的發展背景,不斷做好改革方面的探究工作,種好改革“試驗田”,始終以局部服從大局的發展意識,實現“雙百行動”的不斷推動。
加強新時代的治理工作,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正確認識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找準黨建的落腳點,借用中心工作的實際成績,實現對黨建建設成果的檢驗,不斷督促黨建建設的發展。正確把握經營發展方向,保證服務經營的有效落實,使企業能產生“1+1 >2”的發展效果,不斷促進生產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