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陜西建工第十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陽 712000)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轉型已經邁入了關鍵階段,重點呈現為經濟水平快速增長,存在較大的社會分化程度,地區差距和利益格局差距加深。人們的精神層面與整個生活方式都在進一步優化轉型。然而,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滿足了生活需求之后,人們需要朝著精神方面更深層次的需求前進,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已經取得了全面的改善,因此應逐漸增強對心理層面的關注。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逐漸出現了精神上的需求。
社會變革急劇化會導致大量的社會心理健康問題,顯著提高了職工團隊中的心理焦慮群體性特征。民生焦慮,包括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使得許多人不堪重負。另外,發展不穩定、機會不均等、收入分配不公的情況也容易讓人產生社會危機感。心理健康工作作為凝聚思想、鼓舞人心的有效手段,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作為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思想建設、職工隊伍建設和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抓好廠務公開工作,特別是在項目一線公開。利用好釘釘、微信平臺,項目公示欄等,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進行公示,把公司項目部的月度評比結果、月度績效考核結果等納入公示事項中來,接受大家的監督,把工作曬在陽光下。
二是發揮職工代表作用,增強履職能力,以職工(會員)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公開辦事制度,以深化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工為主要內容,讓職工知企情,夯實他們當家做主的基礎。架起企業與職工之間溝通的橋梁,確保職工的訴求都能訴之有門、達之有路,讓職工有話可說、有人可找,為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通過廠務公開和民主監督,切實維護好職工權益。把集團公司的工作方針和政策宣貫下去,把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反饋上來,為領導班子的決策提供依據。
1.發揮工會優勢,關心關愛職工
工會組織要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轉變作風,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中去。關心他們的疾苦,傾聽他們的呼聲,及時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認真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誠意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2.關心困難職工,兌現“三不讓”承諾
有關人員要經常深入一線的困難職工家中走訪,了解情況,對困難職工采取包保負責,盡心盡力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免去他們的后顧之憂,使困難職工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一是職工婚喪嫁娶,公司要做到第一時間問候,持續開展“為父母生日送祝福”活動,將職工關愛延伸到家庭。要走向基層、走進一線,與職工交朋友,認真傾聽他們需求與聲音,并及時解決、反饋,切實保障職工權益。爭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讓職工感受到公司的溫暖。
二是進一步抓好各類職工權益保障工作。繼續做好高溫慰問、金秋助學等職工權益保障工作,做好傳統節日慰問及福利發放工作,維護女職工的特殊權利,全面關心職工身心健康,做好全體職工的體檢工作。
一是以完成生產經濟任務為中心,開展“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比成本、比效益、比文明”為主要內容的“六比六賽”比賽。對于排名在前的項目組,要進行表彰獎勵;對于排名靠后的項目組,要對其負責人進行約談,確保獎罰分明。
二是協同有關部門,以提高職工素質為核心,力爭開展一次公司內部的同業務競賽活動,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并為公司發展培養人才。同時,要加強政策宣導,鼓勵職工在平時多下功夫,積極參加集團公司的BIM、CAD、PPT 等技能大賽,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公司的專項人才庫,為公司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是要繼續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以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活動為重心,激發職工的創造力,鼓勵大眾創新,發揮職工群眾的聰明才智,助力公司經濟技術創新。
通過抓好項目部文體活動室的創建工作,謀劃開展項目一線職工喜聞樂見、便于參與、易于推行的多樣性活動,如三人籃球賽、拔河等。使職工在活動中樹立奮力拼搏、創先爭優精神,確保以更加強健的體魄和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當中。在提升各項目部之間溝通的同時,也提高了公司的競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工會應該主動組織開展文體娛樂活動,讓職工都可以強身健體,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在工作之余始終堅持鍛煉。工會組織還應該組織職工采取更加多樣化的體育比賽、文化娛樂活動,讓身心獲得更多的休息與調整,提高身體素質,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
隨著工作壓力的加大,職工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職工心理健康狀況如何,關系到職工個人的工作發展和生活的幸福指數,也關系到企業的生產效能和內部關系的和諧。關心職工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工會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公司通過每年舉辦健康講座、心理咨詢等活動,讓職工感悟健康、珍愛生命。每年公司工會與市總工會溝通,聘請資深醫學專家來公司授課,講授身體疾病預防常識,職工根據體檢中相應的問題,請專家面對面地給予解答,提出建議性健康指導。
另外,公司工會面對新形勢下高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環境,成立了心靈小屋,并聘請兼職心理咨詢師,不定期組織職工到此解壓、釋放、傾訴,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廣大職工認識和擺脫了心理障礙,以樂觀積極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
企業工會組織自身具備較強的民主性,并且還有十分牢固的群眾基礎。因此,在組織開展各種工作與多樣化的活動時,可以讓廣大職工都參與進來,進而強化職工隊伍的團結意識。工會組織在發展建設期間,需要將為職工群體提供服務當作重點。同時,工會在職工隊伍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職工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向工會進行求助,工會主要發揮了協助并處理職工各方面問題的職能。該種系統化的思維理念在企業職工群體中已經產生了一致的認識,因此從感情上可以得知,職工與工會組織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
工會組織在對各項詳細事項進行組織時,也能夠合理獲取到職工群體的支持與積極參與,同時也會加入其中,具有一呼百應的效果。在對企業的全年工作進行謀劃時,企業也會按照重點的工作目標確定工會組織的整個思路與理念,全面按照中心工作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推動工會工作和黨委與行政部門之間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步進行。對于十分緊急艱難與重大的突發事項,或者在遇到與安全相關或與企業的平穩運營相關的情況時,工會組織的干部人員應該主動請纓,走在最前線,并且能夠在各個階段全面有效地發揮工會組織的力量,為企業的平穩前進提供幫助。企業工會干部也要出現在職工有需求的地方,從而合理地凝聚職工的力量,有效釋放與顯示企業工會的關鍵意義。
(1)工會組織務必要對職工的合法權益進行合理維護,到達企業中更深層次的地方實施思政工作,對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管理模式先組織后落實,有效協助職工在參與到職工代表大會市的民主性,并將民主監督的職能合理實施起來,對一連串的職工代表座談會機制進行優化健全,讓民主對領導干部進行評議時更加有據可依,主動應用企業內部的民主管理職能。
在對職工進行服務時,應確保職工對情況了解的全面性與參與感,讓職工可以通過監督權對行業內部人員進行監管,同時與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關鍵點相結合,掌握職工人員所重視的熱點,主動了解黨風廉政建設主要內容,以及企業管理期間存在的部分劣勢,在各項工作實施期間使其更加公開透明。
(2)企業工會組織需要主動落實與職工經濟相關的權益保障,創建更加健全的勞動合同管理機制與平等協商和集體管理等的各項條款。在進行勞動合同簽訂時,還需要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協助與指導,優化勞動合同的實施和變更,強化基本的勞動關系變動管理,有效確保勞動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可以更全面地得到履行。還要為職工提供更加合理的教育與引領,協助職工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步驟與規范流程,合理強化企業職工本身的自主維權理念。
在具有集體性質的勞動合同關系中,務必創建更加科學的協商步驟,確保職工在簽訂集體合同時能夠詳細了解條款,這也為后續集體合同的履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為人員監管提供了詳細的參考。在執行集體合同時,要創建更加完善的協商與監管機制,主動構成協商平等的關系,保障集體合同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
企業工會組織具有為職工群體說實話、辦實事的職能。在工作期間,工會組織不僅應該處理與回復職工的問題,還應該對職工之間,以及職工和領導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和完善。在對職工的具體可行性需求進行溝通時,應該明確其詳細的訴求,并且主動對工作期間存在的重疊部分與因個人情感的改變而造成的沖突現象進行化解處理。不僅應該實現為職工說實話、辦實事的目的,真正意義上對職工的具體問題與需求進行完善,還應該將職工的利益當作重點,面對職工提出的合理需求,務必主動向上級領導及時回饋與溝通,而并非僅了解不匯報。
同時,工會還應該進一步協調與職工之間的關系,主動到達職工內部進行溝通,詢問其現階段存在的壓力,以及所遇到的阻礙與希望得到的幫助方式,加強職工對工會組織的信任程度。利用更加積極主動的教育方式對其負面情緒與壓力進行疏導和緩解,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對話,降低心理防范意識,在工作期間合理有效地解決相互之間的隔閡與對立關系,順利處理彼此的沖突,利用對工會組織魅力的塑造,持續強化職工的凝聚力。
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的持續提高,職工的整體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持續的優化與完善,同時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工會應該全面發揮自身的優點,對職員的心理健康進行重點關注,增強思政工作開展的時代性。不僅需要主動將工會宣傳陣地的優勢發揮出來,舉辦豐富的思政宣傳教育活動,還可以利用工會官網與廣播宣傳平臺、工會推廣欄等欄目,增強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提高職工的綜合文化涵養。
對于職工整體素養差異較大的現象,務必要與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結合,持續優化宣傳推廣工作,按照企業各個發展流程的具體需求與改變,對企業的宣傳情況進行優化完善,這也為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方向。
工會要將活動陣地的關鍵優勢發揮出來,組織職工感興趣的文體團建活動和集體的體育項目,從而便于職工進行身體鍛煉,增強身體情況,陶冶職工的情操。
綜上所述,工會可以開展更加形式多樣的業余活動,并且能夠對職工群體中的文藝人才進行培養,合理增強職工群體的精神文化素養。同時,協助職工在工作結束后,緩解精神上的壓力和心理障礙,減少疲勞,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推動企業的和諧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