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
(寧夏銀行吳忠分行,吳忠 7511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子信息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金融行業和銀行行業競爭加劇,社會開始步入一個嶄新的電子商務時代。新的經濟時代的發展和傳統的經濟時代完全不同,需要利用電子貨幣作為主要媒介。所以,電子貨幣是金融電子化時代下的產物,目前已逐漸取代傳統貨幣,開始成為經濟交易的主要媒介。
電子貨幣已經變成人們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對來講,電子貨幣支付的效率高,結賬快,解決了時間和空間之間的差距問題。不過,電子貨幣雖然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和便捷,但電子貨幣的一系列風險也在滋生蔓延。對此,不斷加強電子貨幣風險防范的建設,使其風險防范的舉措可以有效防范風險是我們需要時刻探索的。
電子貨幣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而出現的,電子商務需要很便捷地進行支付結算,電子支付應運而生。其本質上并沒有改變貨幣的性質,改變的只是支付形式。電子貨幣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消費,大型商場、公共消費場所基本都配備了自動取款機來進行電子貨幣的傳輸。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微信和支付寶也被商戶廣泛應用于支付中,這些都大大節省了相關經濟體的運行成本。
相對于紙幣,電子貨幣的特點也很明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依靠信息技術實現電子貨幣的支付和流通,現階段電子貨幣的使用通常以銀行卡(磁卡、智能卡)為媒體。
第二,應用的領域很廣泛,涉及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集儲蓄、信貸和非現金結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第三,便于攜帶和交易,電子貨幣的支付和流通很迅速,便捷安全,不存在假幣風險。
第四,存在的風險是紙幣交易沒有碰觸過的,如黑客攻擊、隱私泄露等。
可以看出,電子貨幣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其特點更加適合當前經濟活動的需要,雖然存在的一定風險,但是總體而言電子貨幣的產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電子貨幣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還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簡化了交易過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隨著電子商務及各大網絡銀行的發展,電子貨幣已經越來越常見,發展也越來越迅速,在保護商業銀行和電子貨幣發行機構的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壓力,電子貨幣的大肆發展也幫助商業銀行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逐漸走向信息化。目前,出現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子技術入侵電子貨幣系統,遠程竊取銀行的商業機密和利益。然而,對于這些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金融機構掌握的證據比較少,也很難根據自身的技術進行追蹤。從這個角度來講,無形中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壓力和困擾,因此各商業銀行都在積極探討電子貨幣支付的風險,以期采取應對措施,提高電子貨幣風險應對能力。
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使紙幣的流通數量大幅度減少,其在資金周轉與流動上的優點和弊端值得研究。目前來看,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另外,在電子貨幣的交易中,大量的交易信息被記錄下來,這些涉及客戶的信息,其隱私程度和范圍固然有所差異,但是一旦發生泄露,這種風險就會給交易造成隱患。同時,伴隨著電子貨幣交易的過程,客戶對結算服務提供者大量積累個人信息的行為感到擔憂,由此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安全感。
保護電子貨幣的安全與穩定,會為社會的貨幣流通安全和人們的經濟生活提供保障。所以,防范電子貨幣風險不僅關系到金融界的發展,也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安全與穩定有極大的意義。
隨著電子商務逐漸滲透在社會生活中,電子貨幣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電子貨幣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還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簡化了交易的過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不過,電子貨幣的技術風險也有很多,金融部門必須高度注意這些風險,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電子貨幣計算機技術的風險快速增加。電子貨幣作為信息時代的支付產品,依賴網絡金融存在,可以說沒有網絡技術和軟件系統,就無法利用電子貨幣進行交易。而現今的網絡比較開放,計算機的設備和相關程序非常復雜,能導致電子貨幣發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威脅到電子貨幣的安全。
首先,電子貨幣會受到系統本身的影響。例如,計算機系統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發生故障,計算機系統中斷,或者數據發生丟失等問題都是運營中無法徹底避免的,這些情況不免會對電子貨幣造成相關損害,使電子貨幣面臨風險。
其次,網絡黑客的攻擊和計算機病毒等都會破壞電子支付系統,導致其無法正常運行或丟失相關的數據,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但是,電子支付系統主要的難點在于電子貨幣時刻需要借助于電子信息技術和金融網絡的系統,所以其假幣的制作在技術上也和真幣大致相似,不法分子如果竊取了電子貨幣相關的技術機密,就會模仿真幣來制造假幣。
對于電子貨幣的相關技術安全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發行方加強相關的技術保護,不斷開發電子貨幣方面的技術與安全措施,來對電子貨幣進行分析和保護。
其次,我國應當構建一個合理有效的內部風險控制系統,制定電子貨幣的識別制度,根據電子貨幣的潛在風險,不斷解決其潛在的技術安全性風險,構建一個完整的技術防護措施,從而防范計算機病毒、不法分子及黑客的入侵,從而確保電子貨幣電腦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護廣大消費群體的經濟隱私安全,為社會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電子貨幣平臺,從而實現對電子貨幣合法交易的保護,給消費者一個安全的支付環境。
最后,還需要做好緊急事件的風險防范。例如,制定一套防范措施,應對支付系統突發異常或者交易數據丟失等情況,在出現緊急事件時快速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恢復電子貨幣支付的正常功能。
流動性風險是指當電子貨幣發行并由消費者進行結算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就會造成電子貨幣的流動性風險。目前,電子貨幣的流動性風險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其與電子貨幣的風險和其發行方式,以及數量等都有很大的關聯。如果發行方發行的電子貨幣的規模和數量比較的時候,電子貨幣中未結算的數量很多,其發生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同時,電子貨幣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的其他風險也呈現相關性。當發行貨幣方發生資金和信譽方面的問題時,消費者就會動搖電子貨幣持有的信心,從而產生贖回的要求,此時發行者不能等價贖回已經發行的電子貨幣,不能準備充足的清算資金就會有相應的損失,甚至破產。
目前,發行方針對電子貨幣的流動方面的風險問題,會對電子貨幣的成本及收益預先進行一定的計劃和分析,只有確保實施整個運行的管理和內部有足夠的控制系統程序后,才會把一定比例的資金和資產進行運作。
群眾對于電子貨幣的信任度會影響到電子貨幣的信用風險。發行方在發行電子貨幣之前,會預先獲取公眾的大量預付資金,當社會群體對電子貨幣沒有足夠的信任時,就無法獲取大量的群眾資金作為依靠,從而導致電子貨幣的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電子貨幣流通一旦受到阻礙,就會對其經營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違約收益與成本發生背離。電子貨幣的信用風險源于一些負面的影響,從而導致消費者對于網絡金融系統和電子貨幣本身無法足夠信任。而當群眾個體對電子貨幣的認識和了解不夠深入時,就會有擔憂未來出現問題卻無法解決的情況。
首先,為了對電子貨幣的信用風險進行防范,發行者需要維護消費者對電子貨幣的信心和認可,從而減少商家的損失。因此,必須構建完善一個電子貨幣的損失擔保或者損失分擔相關的機制。另外,還要建立發行主體的資格準入制度,要求發行方只有在有足夠多的資金的基礎之上,才可以發行電子貨幣,并準備相應份額的損失準備金,避免后期被放大社會信用規模而產生一定的信用風險。
其次,在電子貨幣的發行過程中,客戶端如何在離網狀態下使用,如何防范超額透支使用,也是必須提前解決的問題。同時,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針對老年人使用電子貨幣的管理問題,也應當事先做好準備工作。例如,老年人的信息安全意識比較低,即使采取了高端的保障技術,在信息安全方面也是有可能存在漏洞和瑕疵的,一旦出現問題,后果就會非常嚴重,甚至給老年人帶來無法預估的損失。當前有很多反詐軟件,在老年人進行電子貨幣交易時,銀行需要結合軟件給予及時的提醒,這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銀行也要積極開發和運用相應的反詐軟件,對老年人的消費記錄給予關注和分析,分析其中的風險,及時進行交易提醒。
當前,因為網絡金融法律仍然不夠先進,沒有一個完善和健康的制度,所以電子貨幣機會出現一定的交易風險。目前的電子貨幣尚屬于探索的初級階段,相應的規章制度也還是屬于不斷探索階段,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規定,還有一些不明確的發行方讓不法分子和網絡黑客運用違法的操作手段竊取資金,或者危害電子貨幣的安全。我國應當在法律風險方面建立防范措施,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電子貨幣法規制度,對于發行方進行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當私人部門發行電子貨幣時,要有相應的符合機制,要明確只有銀行才可以是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讓銀行監管制度的法律可以對電子貨幣起到保護作用,把其他相關的電子貨幣的法律逐漸完善起來。
相關部門應做出規定,經過事先批準才可以允許相關單位聯合銀行進行電子貨幣的發行,構建健全的經營規章制度,不斷增強我國電子貨幣的覆蓋范圍和安全系數。在對電子貨幣的管理過程中,要對數據信息進行集中管理。與區塊鏈的分散式管理模式不同,電子貨幣是中央銀行集中發行的,其數據由中央銀行集中保管,對于數據的存儲安全、備份管理、防黑攻擊等方面應該有嚴苛的技術標準及要求。同時,電子貨幣替換紙質貨幣存在的風險及最終紙質貨幣的走向等問題,也需要相關部門進行研究。
根據電子貨幣的發展,研究、制定和明確電子貨幣規范化運作的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使涉事各方的責任、權利得到明確的界定,完善爭端解決機制,使各方的權責都能在電子貨幣交易中得到明確,避免發生糾紛時無法保證各方的正當權益。
電子貨幣對于我們現階段的社會生活來說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因為其自身的特點,電子貨幣也有很多相應的風險因素,而且目前電子貨幣尚處于起步階段,這就給銀行監管制度帶來了一些挑戰。目前,明確的電子貨幣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比較少,完善各大銀行的監管制度是我國正在探索和發掘的工作。為了防范電子貨幣存在的風險,要建立一套完備的法律制度。對此,我國應當在法律、安全及信用卡等眾多領域開始建立相應的制度和防范措施,防范電子貨幣帶來的風險問題,保障電子貨幣更加安全地發展。國家在法律角度應及時建立一套比較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對于各發行銀行要加強相關的安全控制,防范使用者的信用風險,普及群眾的風險意識,加強電子貨幣的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