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敬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對于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引導作用既是當前大趨勢所必需考慮的問題,也是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目標和方向。財務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點工作,決定著企業經營發展的方向是否契合時代要求,同時也是衡量企業實力、領導層管理能力的直接體現,因此對國有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專項分析十分必要。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讓企業保持穩定的狀態,能夠穩扎穩打地進行發展,通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可以在實際運行當中避免財務風險和金融風險,為國有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是重中之重的一塊內容,它決定著企業的實力和發展厚度,同時也決定著所有員工的薪資福利水平,可以說財務管理工作與企業發展和全體員工的生活水平休戚與共。并且根據財務管理的規則,財務管理工作處理全單位的經濟活動相關工作,組織全單位的財務活動,換句話說,全單位的運轉都離不開財務管理,所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重點工作內容,是決定國有企業履行社會擔當和貢獻社會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管理活動的基礎性工作。
國有企業既有著國營的特點,又有著企業的特質。既需要做好國家規范的有關內容,同時也需要做好生產經營的工作,所以如何讓企業生產經營的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就成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研究對象。企業的經營水平除了看利潤水平以外,還可以通過財務管理來綜合判斷企業經營情況。當前經濟形勢變化快、變化多,如何在波動的經濟形勢中保持穩定,是國有企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財務管理工作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藥。
財務管理可以宏觀地對本企業的財務運轉進行概括,使領導層直觀地發現問題。同時財務管理還有著與時俱進的創新性,能夠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不間斷地創新,通過優化流程和加入創新理念,使企業發展更加規范,企業經營更加務實,企業工作效率更加提升,優化國有企業的資源配置,將好鋼用在刀刃上,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財務管理還可以在內部管理上發揮作用,通過對內部管理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搭建符合國有企業性質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戰略,制定適合本單位人事管理、資源利用和決策程序的體制機制,可以說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對國有企業內部資產的大清點。既是復盤已有資源,同時也是分析當前欠缺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財務管理就是清盤的工具,使企業管理者能夠短時間內快速了解具體情況,對于欠缺的內容進行補齊,對于已有的資源重新安排利用,既能響應國家號召過緊日子,又能確保各項工作的開展游刃有余。
綜合來看,財務管理工作作為一種工具,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和謀劃安排都具有極強的適用性,可以幫助國有企業做到“知己所長、了己所短”,有針對性地部署和開展相關工作。
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能力,就需要在財務運營上下功夫,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在當前國有經濟體制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搶抓市場機遇和改革紅利,掌握自身財務資金運轉的能力,解決國有企業融資困難的現象。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通過盤活固有資本、吸引外來資源來發展國有企業;在源頭進行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穩住國有企業的優勢地位;在發展中不斷優化革新,助力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在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中,針對財務管理中暴露的問題予以糾正,才可以確保國有企業的發展和發揮,為集體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既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經濟現象,也是“國字號”企業在經營中會出現的需要思想政治引領建設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準工作方向,有的放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國有企業有著資金量大、產品種類豐富和人員龐大的特點,如何管理好人才隊伍和資金使用,是擺在國有企業管理層面前的一大重任。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國家對于國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面向市場的革新,以期能夠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跟隨市場發展來進行改革創新。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改革還不夠徹底,國有企業還留存有部分計劃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思想,導致資金管理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企業閑置資金不能對外投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因閉門造車的態度拒絕了市場化地提升。這樣的資金管理問題不能解決的話,會長久性的壓制企業發展,抑制企業發展的活力的創造力。此外當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監管也較為松懈,分子公司手中的資金過多并且自主性較強,沒有有效的監管,無法合理控制國有企業的運營成本和風險。
如果說財務管理是國有企業內部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預算管理就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奠基石”和核心環節,對于引導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預算管理工作是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和外界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等多種客觀因素的綜合考量,來為企業制定的財務預算。
換句話說,預算管理就是替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制訂了一份下一年度的財務使用的情況建議。這理應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具體的研究發現,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的預算編制中,存在著數據信息不全、涵蓋種類不夠以及收支數據不對的情況,這些缺陷的存在一定會影響企業在未來制定計劃時的規劃,導致在資金使用上存在著“誤差”,無法精確使用資金,既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又會導致監管缺失,不能有效監督各項資金的利用都能準確無誤。進一步更會造成資金的浪費,“好鋼用在了刀背上”,既沒有提升生產經營的效率,還造成了“奢侈、浪費”的社會影響,甚至會造成國有資本的浪費和流失,這都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預算管理才造成的。
而且這種缺乏預算管理的意識還會波及到整個企業的運轉。沒有預算限制,那么業務部門在執行工作時就不會時刻有著節約意識,正常的公司經營也就沒有了紅線,那么會造成的更大的浪費。這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所要求的綠色發展所相悖,也不利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和企業的健康經營。
具體的工作都是由人來執行的,但是在國有企業的具體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還有著“傳統老舊”的思維模式,把在國有企業工作視為“鐵飯碗”,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沒有了學習和工作的動力,人員流動少、晉升機會少等現象進一步打擊了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沒有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和管理方法,仍然沿用著老方法,進而導致企業管理與時代脫節,沒有及時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節奏。
同時由于財務管理專業是當前社會各單位都急需的人才專業,很多財務管理公司、投行以及會計師事務所都會出更高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來吸引人才,這也就間接導致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隊伍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既沒有新鮮血液來補充財務管理隊伍的戰斗力和積極性,也沒有持續性學習來培養現有人才,造成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年齡偏大、專業知識陳舊,不能及時學習新鮮事物來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降低,進而影響企業發展步伐,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財務管理工作中風險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通過對于本單位財務情況的排查和分析,時刻做好監督工作,謹防財務風險的爆發。但是這樣的監控體系,一方面需要專業的人員能夠對每一筆走賬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也需要整個財務系統能夠不斷更新,對于各項臨近風險點的財務情況予以警報,使領導層和財務管理專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
但是由于財務管理人員自身對于風險控制的認識不深刻,進而導致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不健全,不能全方位的思考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缺乏風險控制地意識和能力,可能導致企業在市場已經出現風險后仍然投資,造成虧損和浪費。
同時,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于財務管理風險控制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重視,例如不建立完善的風控體系;沒有安排專人專崗來負責此事,反而是一人多崗來兼任此項工作,造成了職能混淆,無法達到財務管理監督業務運營的效果,尤其是有時候財務核算人員負責財務管理監督,就變成了“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嚴重削弱設立內部控制機制的意義。所以財務管理中的風險控制也是必須重視和改善的問題,風險控制就像防火墻,時刻肩負著確保國有企業資產安全的重任。
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探討,可以發現當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為能夠解決問題,筆者從如下幾個角度進行了思考:
國有企業應該加強對于財務資金使用的規則設定,不同層級、不同部門在使用財務資金時,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進行執行,財務管理部門作為資金發放和資金審核的部門,必須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和要求,做好資金保衛工作。
這也就要求國有企業首先自上而下遵守執行各項財管理制度,尤其是管理層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通過向兄弟單位借鑒或安排專門人員來制定符合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制度的紅線來管理員工、指揮全員。其次是要加強資金的集中化利用和集約化管理,國有企業的資產龐大、分子公司較多,總部必須要資金和資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控制好整體的態勢,而具體執行的部門就是財務管理部門,其不僅是執行部門還是監管部門,所以必須加強財務管理部門的內部建設,既是人員的培養,也是制度的完善,抓好這兩個點才能確保財務管理對于資金的管理和監督。
第一是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已在前文之中提及,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國有企業應該嚴格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消費和投資。第一是要確保各項收支業務都在預算范圍之內,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規范性,通過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本單位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未來規劃的預算編制。
第二是要加強日常管理。管理層也應該強化預算管理意識,定期召開預算管理會議,對過往賬目進行數據分析,對預算計劃進行動態調節,確保全年全單位的收支平衡,各項資金支出都在預算范圍之內,既沒有大手大腳而導致過分超額,也沒有畏葸不前而造成余額過多。
第三是要強化監督。預算管理屬于財務管理的一個部分,因此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在部門內部設置專項監督崗,對于各部門的財務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于出現問題的部門要及時查清問題,避免屢查屢犯;同時加強處罰力度,對于經常違反預算管理的部門負責人進行談話、勸誡、通報等各類處罰,提升預算管理工作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人才引進是國有企業開展各項工作的根基之一,對于財務管理工作而言,一方面是要加強對外的人才引進,另一方面是要對內進行專業素養的提升和優秀人才的選拔。
在對外人才引進上,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特色和優勢,通過提升薪資待遇和人才福利,來吸引更多的高學歷畢業生到國有企業中工作,補充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對內的人才培養中,可以采用“送出去、引進來”并重的方式,將原有的人員派送到其他單位或者高校進行學習,來提升專業素養和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聯系專業人員來到本單位進行集中授課,通過面對面的方式來答疑解惑,提升整體人員的綜合素養。
風險管控是確保企業發展的第一道防線,所以首先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監督和控制,強化責任意識,明確財務管理部門職責,通過明崗明責來把責任具體到人,以此來強化監管的執行,每項工作出現疏漏都可以找到第一責任人,是解決漏洞最行之有效的辦。其次,還需要在內控建設中引進合理的考評機制,來進行正向激勵和逆向懲罰,多措并舉來提升內控意識和風險處理能力。監管也可以部分性地解決國有企業中的一些弊病,切實降低成本投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其次,還需要在內控建設中引進合理的考評機制,來進行正向激勵和逆向懲罰,多措并舉來提升內控意識和風險處理能力。監管也可以部分性地解決國有企業中的一些弊病,切實降低成本投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
國有企業是我國集體經濟的代表,是引領國家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落實好、抓緊好,加強制度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最終促進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好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