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天,一輛白色的電瓶車都會出現在武漢市蔡甸區九康大道上。騎車的老人叫劉敦炎。是蔡甸經濟技術開發區(奓山街道)興力村村民,車后坐著的是他的老伴吳小運,一名尿毒癥患者。從興力村到蔡甸城關的醫院,單程26公里。這樣的單騎載妻送醫之路,今年81歲的老人劉敦炎走了12年。
12年風雨送醫路,之所以能堅持, 用劉敦炎的話說,照顧老伴一生是他結婚時的承諾。
1967年,27歲的劉敦炎經嬸娘介紹,認識了鄰村18歲的姑娘吳小運。兩人一見傾心,迅速定了婚期。婚后,劉敦炎在蔡甸城關武漢市第二造紙廠工作,一個月休息一兩次,每次休息也只能在家待一天。家里十畝田、一頭牛、一頭豬,耕田、耙地、栽秧、割谷樣樣都是吳小運一個人干,還帶大兩個孩子。“灣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勤快,喊她‘能干人。”劉敦炎說。
1998年劉敦炎退休,他和老伴被兩個兒子接到廣東湛江。劉敦炎看守電廠大門,老伴在賓館幫忙洗被單。2010年,吳小運被確診為尿毒癥。從此,劉敦炎載著老伴去透析,精心做好飯菜, 把老伴每次透析前后的體重數據記在紙片上,只為心里有數,了解老伴的身體狀況,與醫生商量治療方案。醫生透露,吳小運透析12年,還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多種老年病,能堅持至今,離不開劉敦炎的悉心照料。
劉敦炎說:“結婚51年我們從未紅過臉。不管她如何,我愿意一直陪她。”在興力村,每逢傍晚天氣晴好,村民們都會看到吳小運雙手緊抓著輪椅把手,慢步行走,劉敦炎則佝僂著腰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有一句話,時常被劉敦炎掛在嘴邊:“少是夫妻老是伴,走了一個就不好辦咯。”
9月22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為劉敦炎頒發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5000元獎勵。得知自己獲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劉敦炎很欣喜:“一路走來,離不開政府的關懷和親友、鄰居、志愿者的支持和鼓勵。不管她現在如何,我愿意一直陪她。只要老伴活著,一切都值得。”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