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燦波
(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1200)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醫療事業的發展受到了國民的普遍重視,醫療市場要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逐漸向著規范化方向,不斷提高發展標準、發展水平。醫療設備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要在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中,落實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致力于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保證各項診療活動目標的落實,提高醫療水平。
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中,針對醫療設備的維修,主要是通過定期的檢查維護,以醫院運行中使用到的醫療設備作為主要對象,保證其穩定的運行和醫院各項診療活動的高效運轉。在開展針對醫療設備的檢查和維護過程中,對于其中存在的醫療設備運行問題、故障風險,進行及時的排查,第一時間解決醫療設備性能問題、安全問題,及時的告知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后續的故障維修,保證醫療設備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下,投入醫療活動的使用中,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益,維護醫療活動的順利實施和展開[1]。通過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有利于降低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誤差和各種故障問題的風險,提高了診斷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并且醫療設備在定期的維修和護理當中,性能愈發穩定,使用壽命有所延長。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則是要對應相關的標準,加強對醫療設備臨床使用質量的嚴格管控,在采購環節保證醫療設備可靠、穩定的質量和性能,強調醫療設備的完好性、安全性。展開質量控制工作,節約醫療設備成本投入,降低醫療設備發生故障的風險,節約維修成本、養護成本,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最大限度的提升醫療設備所創造的價值和經濟效益[2]。
在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工作實踐中,醫療事故問題的發生風險,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控制,因為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設備問題,增加了患者的診療成本,由此引發醫療責任事故等問題的發生。加強對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能夠防范這一現象,由此可見,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二者的相互結合是醫院運行和發展中關鍵的環節,對于醫院的長遠穩定發展有著深刻影響。因此必須要在醫療設備的質量管理和維修工作實踐中,以保證醫療設備的穩定、安全、高效運行為目標,進行各項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有序的展開診療活動,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結合,保證醫院在面臨著激烈的行業競爭時,提高核心競爭力,占據競爭優勢,為民眾的醫療需求提供切實的保障[3]。
在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實踐中,二者的相互結合要以完善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指標體系為依據展開,包括風險評估指標和電氣安全指標,在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指標體系指導下展開各項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其中風險評估指標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針對的是醫療設備的風險評估活動,因為醫院的醫療設備維修工作應是定期開展的,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之上,設置安全測試的周期,保證準確性的安全測試周期運行,為醫療設備的檢測提供依據。在風險評估中,獲取準確的數據,制定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方案,落實風險評估工作,有利于預測設備的安全性能,對醫療設備的監測周期進行更進一步明確,降低了重復檢測資源浪費的風險,節約了投入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中的成本,節約了更多的資金[4]。
在確定風險評估指標的基礎之上還要結合電氣安全指標這一重要的因素,做好安全測試工作,針對電氣安全展開詳細的監測。例如電氣設備中的插頭、電纜和終端結構檢測過程中,可以采取目測的方式,獲取檢測結果,對于設備終端的絕緣性能、電氣設備線路的絕緣性能和電氣設備的機殼部分,要進行詳細的檢測,及時發現電氣設備機殼中的漏電風險或損壞問題,并進行改進。重點監測與患者身體相連接的部位,防范漏電問題的發生,測試電氣設備中的接地阻抗,將其作為電氣安全的重要指標,保證醫療電氣設備處于安全穩定的狀態下運行和使用,建立起完善的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指標體系。明確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的最終目標,真正在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的各個環節,采取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措施和解決方案,防范故障問題和醫療設備的性能安全問題[5]。
在展開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相結合的工作過程中,要建立起健全的質量控制制度體系,發揮出制度的保障和約束作用,更高效、順利地實施質量控制的相關工作,落實設備維修的目標。在構建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體系時,要在制度建設方面進行逐步的完善,結合最新的國家強檢目錄要求,制定完善的醫療設備檢查和質量控制方案。目前醫院的運行和發展中,使用到的很多具有較高風險性的醫療設備,已經成為了國家強檢目錄當中的一部分,針對醫院目前使用的高風險醫療設備情況,要進行整合分析,根據國家的講解目錄要求,要定期做好此類醫療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提高質量控制的水平。在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中,全過程貫穿高風險醫療設備的維護工作,及時發現質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缺陷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調整,將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體系的功能利用起來。在制度建設中,要建立起與醫療設備使用相關的前期臨床質量控制制度和定期的檢測維修制度,將制度的保障和依據作用利用起來,提高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有效性,例如在使用醫療設備之前,要結合使用醫療設備前的臨床質量控制制度,進行質檢工作。之所以制定和實施醫療設備使用前的質量控制制度,目的就是要使工作人員在使用該設備之前具備自檢能力、自檢意識,主動檢查醫療設備的性能情況、安全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故障風險,并解決醫療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隱患,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6]。
值得注意的是,在醫療設備使用前的臨床質量控制制度建設中,要考慮到前期的采購環節醫療設備的質量情況,應保證在正規的廠家購入醫療設備,保障醫療設備資質齊全,由專業的醫療設備采購人員做好采購渠道的檢查和廠家資質的調查,所有投入到醫院運行和使用中的醫療設備設施,均應具有穩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保障,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獲取廠家的支持,進行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護理。在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制度建設中,要結合檢測需求、維護需求,建立起定期的檢測維修制度和質量控制制度,防范醫療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情況發生。因為若是使用到了有故障和故障患的醫療設備,不僅影響著患者的疾病診療效果,而且還有可能給患者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使患者失去對醫院的信任。因此在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中,要建立起定期的檢測維修制度、質量控制制度,針對高風險的設備設施,需要定期落實檢測和質量控制工作,重點關注存在高風險的醫療設備,做好定期的檢測和不定期的質量抽查,保證醫療設備處于穩定的狀態下,投入到安全的使用環境中,為臨床診療活動提供支持和依據[7]。
在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的結合實踐中,加強對細節問題的重視,針對醫療設備使用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細致、嚴謹的規劃和解決。例如在管理醫療設備的過程中,需要貫穿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觀念,將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落實到醫療設備管理的始末,提高風險控制水平,重點的做好事前風險管控。在使用醫療設備之前,預測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并排查醫療設備中的隱患問題,由專業的工作人員,結合醫療設備的使用情況、性能需求,進行風險測評,對于經常發生故障的位置,要進行詳細檢測。針對具有特定功能的醫療設備,還要做好使用、保養計劃,并落實到實際的工作實踐中,提高維修方案和維修計劃實施的合理性,在設備保養工作的時間中,延長設備設施的使用壽命,最大限度地減少維修醫療設備的次數,防范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過高的成本投入情況。
對于電氣安全的控制要尤其關注,這是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中的要點,也是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在檢查患者的身體機能情況過程中,電擊危險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人體內的不同臟器組織電阻均有著較小的特征,使用醫療設備的過程中,面臨電擊隱患,容易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問題。在電器安全的控制工作中,要把握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要點,防范設備的漏電問題,在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中要防范此類現象,可以通過對機殼接地技術的應用,實現對設備電流的分流目標,防范可能存在的電機事件。在日常的醫療設備養護中,要根據相關的安全標準要求,對比設備的各項參數指標、性能指標,提高設備性能測試工作的準確性、全面性,把握關鍵的設備性能要點,參考使用手冊以及廠家提出的測試方案,貫徹到實際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中,詳細地記錄下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信息、使用情況信息、故障信息。站在預防性的視角,對醫療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定期進行檢查維護,提高醫療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安全性[8]。
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信息化時代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可以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對技術手段、技術效果的優化,用更精細的技術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提高維修和質量控制工作的有序性、可靠性,實現醫療設備維修和質量控制之間的緊密結合、有機銜接。在革新技術手段時,要從醫療設備的采購環節著手,由專業的廠家工程師對設備的安裝、維護、保養,提供指導,院方則需要設置專門的技術人員崗位,學習醫療設備的維修方式、保養方法和正確的使用方式,提高質量控制的技術水平、維修技術水平,更好地落實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目標。
醫院要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組織和實施專題培訓活動,為技術人員提供學習技能、提高技術水平的機會,使其掌握先進的醫療設備維修技術手段,形成質量控制的新觀念,了解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方法。在醫療設備的使用、保養等各個環節,貫穿質量控制工作,提高醫療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結合責任制度、獎懲機制的作用,促使專業的技術人員持續地提高技術水平、醫療設備的管理能力,使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真正相互融合,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提高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運行效率,為醫院創造更高的價值,為民眾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9]。
醫療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合理地制定實施方案,要結合醫療設備維修的內容和質量控制的要點,最大限度地提高醫療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全面促進醫院醫療水平、運行效率的提高,為醫療產業的穩定長遠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