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藥調節腸道菌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2022-11-15 12:47:35朱炳睿陳靜仝李玥潘科年張震彬
中醫藥導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藥

朱炳睿,陳靜,仝李玥,潘科年,張震彬

(1.大連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2.大連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中藥尤其是中藥方劑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多渠道、多靶點治療的優勢。近年來,許多有關腸道菌群的研究表明,腸道菌群能夠調節機體全身多個器官,與機體多個系統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其在免疫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一特點與中藥對機體產生整體調節的作用互相契合。因此,中藥干預腸道菌群將有望成為治療某些難治疾病的新方向。筆者通過收集近幾年的文獻,一方面敘述中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對多種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總結中藥通過調控腸道菌群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進展,以期為該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論依據。

1 腸道菌群失調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

腸道菌群直接或間接調節多個器官的生理功能,對全身多個系統產生影響。這些菌群除了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還可以調節多種生理活性物質的代謝、促進人體腸道免疫系統發育、調節免疫功能和炎癥、參與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雙向通訊等,對機體整體生理活動的調節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會引起機體整體的調節功能異常,導致多種系統疾病。如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可能與1型糖尿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有關[1-2];腸道炎癥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也與腸道菌群紊亂所導致的腸道穩態破壞有關[3];腸道菌群參與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如膽汁酸、氧化三甲胺、短鏈脂肪酸等)的代謝,這些活性物質代謝途徑的紊亂會導致肥胖、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統疾病[4-6];腸道菌群還參與腸-腦軸的構成,影響腸道中具有神經遞質功能的活性物質合成,這些活性物質可作用于支配腸道、連接腸道和大腦的迷走神經,影響腸道內某些激素的分泌,且這一過程可能與焦慮、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有關[7-9]。此外,腸道菌群失調還可能與癌癥及腫瘤免疫有關[10]。

2 腸道菌群與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種危險因素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改變,從而導致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而引起的復雜臨床癥狀,是各種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最終導致全身多個系統的器官受累[11]。慢性心力衰竭已經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12],我國人群患病率為0.9%,發病率為0.7‰~0.9‰,現有患者大約450萬,每年新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約50萬例,且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及病死率與患者年齡呈正相關,即年齡越大,患病率及病死率越高。隨著我國人均壽命延長,邁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患病率明顯高于年輕人。同時由于醫療衛生條件的進步,各種心血管病患者的存活率增加,最終這些患者均有可能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因此,可以預測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及患病率將會繼續增加。而在過去,腸道菌群一直被心血管領域的研究者忽視,認為它僅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誘因,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潛在聯系。

2.1 腸道菌群與炎癥 近年來,一些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腸道內可能存在特定核心細菌的失衡。例如,一項研究發現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心力衰竭大鼠的腸道菌群結構發生改變,普氏菌屬占有絕對優勢,而腸道羅斯拜瑞氏菌、乳酸桿菌、丁酸弧菌等這些被認為維持健康狀態所必需的細菌則持續減少[13]。HAYASHI T等[14]研究發現失代償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發生明顯改變,雙歧桿菌屬增多,而巨單胞菌屬減少。正常生理狀態下,腸道菌群參與體內的物質代謝,產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如短鏈脂肪酸、膽汁酸、氧化三甲胺等),這些物質進入血液循環中,參與血管內皮、心肌的炎癥反應,通過多種途徑調節心血管系統[15]。某些特定核心細菌的失衡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生理活性物質的代謝紊亂,從而加快了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一項研究[16]發現普拉梭菌減少和活潑瘤胃球菌增多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腸道菌群最重要的特征。普拉梭菌是腸道中最豐富的產丁酸菌之一,丁酸鹽在抗炎和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方面非常重要,具有抑制炎癥反應、減緩慢性心力衰竭進展的作用,所以普拉梭菌減少可能加劇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而活潑瘤胃球菌可以提高小鼠體內INF-γ、IL-17和IL-22等炎癥因子的水平,具有促炎作用。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推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腸道淤血可能導致腸道菌群的代謝過程和組成比例發生改變,有益菌及其有益產物減少,而有害菌及其有害產物增多。這種菌群失調一方面造成生理活性物質的代謝過程失常,加重腸黏膜上皮細胞損傷,另一方面又影響腸道屏障的完整性,使致病菌及其產生的內毒素等促炎物質更容易進入機體的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形成炎癥-腸道菌群失調-炎癥的惡性循環。這一惡性循環進一步促進心肌細胞纖維化、肥大及凋亡,降低心肌功能,從而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17]。

2.2 腸道菌群與飲食代謝相關活性產物 三甲胺是含有L-肉堿或磷脂酰膽堿的食物在腸道中經腸道菌群代謝產生的代謝物,其隨后被單加氧酶氧化為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是一種對機體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響的化合物,血清氧化三甲胺水平過高會增加許多疾病的易感性,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等[18-21]。有研究發現氧化三甲胺可以作為血小板信號分子,通過影響血小板活化后從胞內釋放的鈣離子來增強血小板反應性,而且氧化三甲胺還在脂質及糖類的代謝中發揮作用,可增加血栓形成可能性[20]。血中的氧化三甲胺還可能引發組織中的強烈炎癥反應,損傷組織結構。有研究[21]表明,氧化三甲胺容易導致小鼠主動脈根部巨噬細胞泡沫細胞形成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此外,還有證據表明血中氧化三甲胺水平的降低有利于減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構,并改善患者心功能[22]。

2.3 腸道菌群與神經-內分泌系統 在大腦和胃腸道之間的雙向神經激素通訊中,腸道菌群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腸道菌群通過參與腸內營養物質代謝,產生部分神經遞質和胃腸激素。這些物質可能會通過支配胃腸道的迷走神經與大腦產生相互作用。一項研究[23]分別對行迷走神經干切斷術的患者和行高度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術的患者進行隨訪調查,發現與一般人群及行高度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術的患者比較,行迷走神經干切斷術的患者患帕金森病的總體風險有所降低;而另一項研究[24]發現,嬰兒腸道中的雙歧桿菌能提高其血漿色氨酸水平,進而影響其中樞5-羥色胺含量。上述兩項研究表明,胃腸道中可能存在某種細菌可以逆向作用于迷走神經或者通過影響某些神經遞質代謝過程來傳遞信息給中樞神經系統。這一過程可能會導致負面情緒,甚至造成精神疾病,而長期存在的精神壓力會影響血管內皮功能,且與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有關[25]。

綜上,心血管系統與腸道菌群之間可通過多種途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雖然目前還未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與腸道菌群失調之間明確的因果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必然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腸道菌群失調可導致腸道甚至全身的炎癥反應、免疫功能異常、物質代謝紊亂和神經-內分泌失調,而上述這些病理變化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有針對性地干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腸道菌群,能夠延緩甚至逆轉上述病理變化,從多個方面改善患者全身狀況,同時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26]。

3 中藥調節腸道菌群防治多種疾病的機制

中藥所含成分復雜多樣,多種具有藥效作用的化合物互相協同作用,可以充分地發揮出多種不同的藥理作用,因此中藥具有多渠道、多靶點和整體調節的優勢。這與腸道菌群參與機體多個系統生理功能調節的情況相契合。因此,筆者推測中藥制劑尤其是中藥方劑和復方制劑可能以腸道菌群作為其發揮整體調節作用的潛在靶點,治療多個系統的疾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研究證明中藥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的組成、增加腸道有益菌、減少致病有害菌、促進機體內短鏈脂肪酸的合成代謝、減輕炎癥反應,治療高脂血癥、糖尿病、肝損傷等疾病。如WANG Y等[27]研究發現小檗堿可能增加大鼠和倉鼠腸道菌群中產丁酸菌的比例及促進腸道細菌產生更多的丁酸,降低其血糖和血脂水平;XIAO S W等[28]研究發現瀉心湯可通過影響腸道菌群促進腸道中短鏈脂肪酸的產生,糾正脂質代謝紊亂,減輕全身炎癥,改善胰島素抵抗;還有研究證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以增加肥胖C57BL/6J小鼠腸道中產短鏈脂肪酸細菌的相對豐度,調節短鏈脂肪酸代謝,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炎癥反應[29];甲嘎松湯可減少急性肝損傷小鼠腸道內的大腸桿菌、糞腸球菌等有害菌含量,增加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含量,調節血清中IL-6、IFN-γ水平和肝臟組織中IL-10、TGF-β1水平,減輕肝損傷后肝臟的炎癥反應,改善肝功能,從而發揮保肝作用[30];疏肝理脾湯能夠調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腸道菌群的組成,降低普氏菌科、毛螺菌科相對豐度,升高梭菌科、擬桿菌科相對豐度,恢復腸道屏障功能,防止腸道細菌和內毒素易位到肝臟,減輕肝臟炎癥、纖維化,改善肝功能[31]。

此外,還有研究證明中藥可通過糾正患者腸道菌群的紊亂、改善腸道微環境、調節腸道免疫、修復腸道屏障、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治療各種器質性或功能性胃腸疾病。如經烏梅丸治療后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其腸道菌群中韋榮球菌屬、黃桿菌屬、乳酸桿菌屬、消化球菌屬、真桿菌屬、雙歧桿菌屬的相對豐度明顯升高,而副擬桿菌屬、普雷沃菌屬、埃希氏菌屬、沙門菌屬、腸球菌屬的相對豐度明顯降低[32];四君子湯可以明顯提高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腸道內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的數量,降低腸桿菌和腸球菌等致病菌的數量,增加腸腔內的短鏈脂肪酸,促進腸上皮細胞生長,增強腸屏障功能,激活和調節腸道免疫,從而改善腸道炎癥[33];痛瀉安脾湯能夠調節大鼠腸道菌群,糾正非器質性腸道功能紊亂,降低腸道敏感性,從而改善腹瀉癥狀,促進體質量增加[34];半夏瀉心湯能夠有效調節便秘小鼠紊亂的腸道菌群,從而發揮治療小鼠便秘的功效[35];莪黃湯保留灌腸能夠糾正結直腸癌術后患者在術后發生的腸道菌群紊亂,提高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的數量,降低其腸黏膜通透性,修復并保護腸道屏障,從而減少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腸道感染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36]。

4 中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現狀

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主要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斷劑、利尿劑、洋地黃等藥物,且治療目標僅限于緩解癥狀和改善血流動力學,很難達到防止并逆轉心肌重構、延長患者生存率、減少再住院率、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及降低病死率的效果[12]。此外,大多數西藥存在作用靶點單一的缺點,這將導致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出現藥物耐受和嚴重的不良反應,造成患者反復住院治療、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甚至還會加重病情,導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而中藥富含多種化學成分,尤其是復方不僅含有生物堿、多糖、苷類等多種有效藥物成分,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多種藥理作用。中藥的多靶點治療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西醫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治療靶點遺傳缺陷所帶來的不良治療效果和藥物代謝遺傳缺陷所導致的藥效減弱,還能有效緩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預后、提高生活質量[37]。因此,近幾年很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中醫藥發揮多靶點作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黃芪[38]、丹參[39]、人參[40]、延胡索[41]等單味中藥及提取自中藥的化合物單體如小檗堿[42]、阿魏酸鈉[43]、黃芪甲苷[44]、枸杞多糖[45]等可以減輕心肌炎癥、防止心肌肥厚、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改善心肌重構、保護心肌收縮功能、減弱心肌損傷、抑制氧化應激,從而起到改善心功能和延緩慢性心力衰竭進展的作用。還有研究[46]顯示黃芪中的黃芪黃酮、黃芪甲苷、黃芪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能夠與腸道菌群相互作用,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增加,降低腸球菌、腸桿菌等有害菌的相對豐度,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并促進正常腸道菌群產生短鏈脂肪酸,改善腸道微環境、減輕炎癥反應;丹參中的活性成分丹參酮和鹽酚醛酸等可以調節瘤胃球菌、消化球菌、假單胞菌等多種細菌[47];人參中的多糖類和皂苷類活性物質具有改善腸道菌群失調、影響短鏈脂肪酸水平、抑制氧化應激與炎癥反應的作用[48];延胡索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干預慢性心力衰竭,作用靶點與炎癥反應、細胞凋亡和調節腸道菌群等生物過程相關,因此使用延胡索通過腸道菌群調控心力衰竭的研究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有望為心力衰竭的治療提供新方法[41];小檗堿能促進乳桿菌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抑制腸桿菌和腸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長[49];阿魏酸鈉可以改善腸道細菌失調,使乳酸桿菌的相對豐度增加[43];枸杞多糖能夠改變腸道菌群結構,促進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的生長,增加腸道菌群多樣性[50]。因此,筆者認為單味中藥及中藥單體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理作用可能與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根據中醫學理論整體觀念的思想,中藥復方具有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的優勢,因為復方所含的多種藥物相互配伍,其中多種藥效成分相互協同作用,可以發揮出多種不同的藥理作用,從而達到多渠道、多靶點和整體調節的目的[37]。復方所具有的整體調節優勢與腸道菌群同時干預多個系統器官的作用特點互相契合。已有一些現代研究證明,中藥復方以腸道菌群為作用靶點,發揮其整體調節作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如保元湯可以通過改善異丙腎上腺素誘導心肌肥厚大鼠體內失調的腸道菌群,從而調節腸道菌群參與的短鏈脂肪酸、膽汁酸、氨基酸的代謝,使下游的促炎、促氧化、促心肌肥厚信號通路均得到有效抑制,進而發揮其降低血壓、血脂,緩解心肌肥厚,提高心功能的作用[51];四君子湯不僅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而且能改善腸道菌群紊亂,增加有益菌相對豐度,促進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恢復,有助于改善腸黏膜細胞營養供應、維持腸道屏障功能,并起到局部抗炎和調節免疫反應的作用[52];加味小建中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患者腸道微環境破壞所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得到改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增加,大腸埃希菌、腸球菌等有害菌減少,對于因長期慢性心力衰竭導致胃腸道淤血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癥狀也顯著改善,而且患者心功能明顯提高[53];健脾化滯丸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出現的腸道菌群失調具有調節作用,能增加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的豐度,減少腸桿菌、腸球菌的豐度,改善心功能,改善6 min步行距離、NT-proBNP等指標[54]。

綜上,單味中藥、中藥單體和中藥復方均能夠以腸道菌群為有效作用靶點發揮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理作用,尤其是中藥復方不僅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統,還對機體其他系統的多個器官產生影響,發揮整體調節作用。在減輕心肌炎癥,改善心肌重構,提高心功能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長期治療后出現的藥物耐受及嚴重不良反應,在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和改善預后的基礎上,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5 中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機制

5.1 中藥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中藥最常用的給藥方式為口服,大多中藥通過口服經消化道吸收后發揮作用,進入消化道的中藥成分必須與腸道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接觸,兩者不可避免產生相互作用[55]。一方面是中藥對腸道菌群組成及其代謝產生作用,如:中藥中一些成分(如多糖)可作為益生元促進有益菌生長繁殖,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草藥還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長,中藥還可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的某些代謝酶活性及其RNA水平調節腸道菌群的代謝;另一方面是腸道菌群參與對中藥中某些成分的代謝,尤其是那些由于酶的缺乏導致人體自身無法分解的化合物,如:細菌可通過其所含的特定酶類將這些機體無法正常消化吸收的物質分解代謝成易被腸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從而提高中藥的生物利用度與藥效[55-56]。

5.2 維持腸道屏障的功能 腸黏膜屏障由機械屏障、化學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四大屏障共同組成,主要包括腸黏膜上皮、腸黏液、腸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腸道相關淋巴組織、膽鹽、激素、胃酸等,可以阻止腸內細菌及內毒素等有害物質進入機體血液循環。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情況下,腸黏膜由于缺血、缺氧和水腫,腸道屏障通透性增加、腸內細菌紊亂,容易導致細菌移位、內毒素血癥及促炎因子的釋放,引起全身炎癥,導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從而加劇心力衰竭。因此,改善腸黏膜屏障可以有效減輕菌血癥和內毒素血癥,同時有助于腸道菌群恢復多樣性,對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療意義[37]。

此外,中藥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提供腸內營養,促進腸黏膜上皮細胞的修復及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調節腸道免疫,減輕腸道炎癥,有利于腸道菌群微生態恢復平衡。如ZHOU G F等[57]研究發現小青龍湯可調節慢性心力衰竭的雄性Dahl鹽敏感大鼠的小腸黏膜組織及緊密連接蛋白,降低血清內毒素水平;還有研究[58]發現,中劑量的黃連解毒湯能顯著緩解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結腸病理學損傷,抑制結腸縮短,降低結腸NF-κB p65、p-IKKα/β、p-IKBα蛋白表達,降低小鼠結腸NO、MDA含量,GSH、SOD含量和Nrf2、Keap1蛋白表達量,還可增加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結腸黏液蛋白分泌,促進腸黏膜緊密連接蛋白表達;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減輕腸黏膜損傷程度,降低腸道通透性,改善腸道內環境[59];知柏地黃湯能促進小鼠小腸和結腸腸黏膜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使小鼠小腸和結腸的炎癥因子降低,提高其抗炎能力,同時能恢復小鼠腸道的屏障功能和腸道運動功能[60]。

5.3 調節腸道菌群組成 某些中藥方劑具有較強的益生元作用,可以逆轉腸道菌群失衡,促進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生長[61]。目前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均是公認的有益菌,有研究表明乳酸桿菌能夠逆轉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室重構,提高射血分數,改善心臟功能,因此可推測益生菌可以用來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62]。

LIU Z H等[43]的研究發現阿魏酸鈉可以逆轉橫斷性主動脈狹窄小鼠的心肌肥厚,改善其心功能,同時腸道中的細菌群落結構發生改變,其中乳酸桿菌的豐度是增加的,且乳酸桿菌豐度與心肌肥厚指數呈負相關,這表明阿魏酸鈉提高心功能的作用可能與腸道菌群的結構改變有關;山楂多糖HAW1-1能促進3種腸道類桿菌的生長[63];枸杞多糖在體外模擬的腸道內菌群發酵條件下酵解成具有促進益生菌生長作用的單糖片段,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正常組成結構[64];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調節D-半乳糖誘導亞急性血管衰老大鼠的腸道菌群組成與結構,使其趨近于正常,而且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能降低擬桿菌門/硬壁菌門比值和擬普雷沃菌豐度[59];補陽還五湯可使腹腔內注射野百合堿誘導心力衰竭大鼠的腸道菌群紊亂得到明顯的改善,升高雙歧桿菌基因表達含量,降低大腸埃希菌、梭狀桿菌和腸球菌基因表達含量[65];四君子湯可以糾正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致心力衰竭大鼠的腸道菌群失衡,在門分類水平,使厚壁菌門豐度明顯升高、擬桿菌門豐度明顯降低,在屬分類水平,使乳桿菌屬、厭氧芽孢桿菌屬豐度均明顯升高[52]。

5.4 改善心血管相關活性物質代謝 腸道菌群通過對胃腸道中藥物和食物的代謝,可生成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膽汁酸、氧化三甲胺等。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直接或間接參與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如腸道中的短鏈脂肪酸增多和血清中氧化三甲胺水平降低有利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預后[15,19]。小青龍湯有助于逆轉心力衰竭大鼠出現的腸道菌群失調,增加血清中乙酸鹽和丁酸鹽含量[57];瀉心湯可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的代謝酶活性及其RNA水平,促進腸道細菌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被吸收入血進入循環[28];山楂多糖HAW1-1能促進腸道菌群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63];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提高腸道短鏈脂肪酸含量[59];補陽還五湯能改善心力衰竭大鼠腸道菌群紊亂,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氧化三甲胺含量,從多方面干預心衰,延緩病程進展[65]。

6 總結與展望

中藥單體、單味中藥及中藥復方均具有多渠道、多靶點治療的特點,能夠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影響機體多個系統的生理功能。而腸道菌群對機體生理功能也同樣起到了整體調節的作用,包括參與腸道屏障的構成、參與多種生理活性物質的代謝——相當于一個體內潛在的巨大的“內分泌器官”。由此可見,中藥和腸道菌群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的作用特點互相契合。未來,我們可以通過中藥干預腸道菌群這一機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中藥將腸道菌群作為其藥物作用靶點,通過調節菌群組成結構及其代謝途徑、改善腸道屏障、調節心血管系統相關生理活性物質代謝等多種途徑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逆轉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從而有效緩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尤其是對于長期存在高血壓、冠心病等有可能導致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的人群及正處于病情初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及時使用中藥對患者已經失調的腸道菌群進行調節干預,可以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的長期生存。

猜你喜歡
中藥
中藥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療肥胖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中國現代中藥》簡介
中醫,不僅僅有中藥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中藥的“人事檔案”
《中國現代中藥》簡介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基層中醫藥(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中藥內外結合治療臁瘡56 例
中藥也傷肝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亚洲无码不卡网| 制服无码网站|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欧美成人A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免费看片|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欧美国产在线看| 69av在线|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狠狠色综合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亚洲人妖在线|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日韩激情成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成人免费一级片| 欧美一级夜夜爽|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91久久精品国产| 日本a级免费|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国产视频|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99精品福利视频| 天天综合网站|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在线99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天天爽免费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999福利激情视频 |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99人体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日韩高清一区 |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香蕉在线|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97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主播喷水| 婷婷激情亚洲|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