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 孫煒玥
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研發活動是突破技術難題,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了我國于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遠景目標,這對我國技術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微觀角度來看,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力軍,企業注重研發活動,則能凝聚更強的力量,有利于推動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研發活動日益成為社會發展重要動力的背景下,本文以企業這一微觀主體,從以下角度對企業研發活動進行探究:(1)企業參與研發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2)企業研發活動投入金額的影響因素分析;(3)企業參與研發活動對獲取政府補助的影響。
本文以2010-202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并進行以下常規處理:(1)剔除金融行業公司;(2)剔除ST公司;(3)剔除變量缺失的樣本;(4)對連續變量在1%和99%分位進行縮尾處理。所有數據均來自CSMAR數據庫。共得到26503個公司年度樣本數據。具體變量定義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表
參考企業研發活動相關研究,本文將企業規模(Size)、盈利狀況(Roe)、現金持有量(Cash)、固定資產比例(Tan)、企業產權性質(Soe)、資產負債率(Dbastrt)、第一大股東持股比(Firststock)、企業年齡(Age)、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管理層持股比例(Mhold)、獨立董事比例(Independence)、是否為高新技術行業(High)作為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的解釋變量。表2是對本文來源于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的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中從左至右分別為樣本量、均值、標準差、最小值與最大值。

表2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可以看到,RD1變量的均值為0.648,即64.8%的企業在樣本期間參與了研發活動。RD2變量,即企業創新投入變量平均值為3.924。即在樣本期間,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在研發活動中投入了392.4萬元。且研發投入金額變量標準差較大,表明企業在研發投入金額上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投入較少,而部分企業投入較大。
由于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符合伯努利分布,因此這里采用二項選擇模型,對企業參與研發活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此外,由于可能存在不隨年度變化但隨行業變化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不隨行業變化但隨年度變化的因素對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產生影響,本文參考會計領域論文的常見做法,控制了行業固定效應和年份固定效應。表3是二項選擇模型的分析結果。
從表3中的結果可以看到,企業規模、企業固定資產比例、管理層持股、是否為高新技術行業變量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當企業規模越大時,企業更能承擔風險,從而敢于參與風向更高的研發活動。當企業持有更多的固定資產時,企業的固定資產能夠為創新活動提供硬件支持,從而更有可能進行研發活動。當管理層持股較多時,管理層更有動機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從而為了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更加注重創新活動。當企業處于高新技術行業時,行業具有知識技能更新換代快的特點,企業存在更多的技術壓力,為了持續經營,獲得競爭優勢,企業有動力進行研發活動。

表3 企業參與研發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因素外,可以看到Roe與Grwoth變量也顯著為正,表明當企業利潤率更高時以及企業成長性能更好時,企業更有動機參與到研發活動中。
除此之外,通過表中的結果 可 以 看 到,Cah、Dbastrt、Firststock、Age、Independence變量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以上結果說明,當企業處于預防性動機持有更多現金時,其進行高風險的研發活動的動機減弱。當企業資產負債率更高時,表明企業存在更高的債務風險,企業此時沒有更多的動機繼續從事高風險的研發活動。當企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更高時,企業的代理問題可能更加嚴重,由于研發活動風險更高,若發生損失,則更多地需要由大股東承擔,因此總體上當大股東是企業風險的主要承擔者時,企業創新意愿減弱。當企業年齡更大時,企業已站穩腳跟,更傾向于按部就班的經營,通過研發這種高風險活動來獲取超額收益的動機減弱。此外,當企業獨立董事占比更高時,由于獨立董事需要對企業風險負有責任,其會抑制企業參與到高風險的研發活動中。
由于研發活動支出數據為結尾數據,即不存在小于0的數據,因此,本文采用tobit模型分析企業研發活動投入金額的影響因素。同時,控制了行業固定效應和年份固定效應。表4是t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

表4 企業研發活動投入金額的影響因素分析
可以看到,該tobit回歸模型整體顯著,說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通過表中數據可以看到,變 量 Roe、Cash、Tan、Mhold、High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對于那些參與到研發活動的企業來說,當企業的利潤率更高時,企業對自身發展更有信心,會在研發活動中投入更多金額。當企業持有更多資金時,能夠為研發活動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從而投入更多資金。當企業固定資產占比更高時,企業研發活動有了更強的硬件保障,從而企業會在研發活動中投入更多資金。當企業管理層持股更多時,管理層更希望企業能夠持續高質量發展,從而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活動中。當企業出于高新技術高行業時,面臨行業的創新壓力更大,企業會將更多資金投入到創新活動中。此外,上表中,變量Dbastrt、Firststock、Age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表明當企業負債占比更多時,企業資金壓力更大,當企業參與到研發活動投入中時,也傾向于投入更少的資金。此外,當第一大股東持股更多時,為了減少自身承擔的風險,其傾向于在研發活動中投入較少的金額。當企業年齡更大時,其傾向于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等活動,而分配更少的資金用于研發活動。
由于我國對企業創新活動存在較多的鼓勵政策,且企業創新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文獻表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例如環保責任有利于資源的獲取,比如獲得更多的銀行貸款、緩解融資約束等等。本節對企業參與研發活動是否有助于獲取政府補助進行研究。由于企業參與研發活動并非隨機,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同時影響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與政府補助的獲取,從而產生內生性問題。因此,本節使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進行研究。參照之前分析的結果,企業規模(Size)、盈利狀況(Roe)、現金持有量(Cash)、固定資產比例(Tan)、企業產權性質(Soe)、資產負債率(Dbastrt)、第一大股東持股比(Firststock)、企業年齡(Age)、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管理層持股比例(Mhold)、獨立董事比例(Independence)、是否為高新技術行業(High)作為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的解釋變量。表5為參與研發活動對政府補助的平均處理效應。表頭從左到右分別指總樣本(Sample)、參與研發活動的企業樣本企業(Treated)、未參與研發活動的樣本企業(Controls)、兩組樣本企業差異(Difference)、T值(數學統計量,當T值大于臨界值時,則表明差異顯著)。

表5 企業參與研發活動對政府補助的平均處理效應:PSM
可以看到,匹配前,T值超過臨界值,表明參與研發活動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是顯著高于未參與研發活動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但在傾向得分匹配后,T值未超過臨界值,表明兩組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不存在顯著差異。即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企業是否獲得政府補助與是否參與研發活動不存在顯著的關系。可能是由于在發放政府補助時,更加關注企業自身發展狀況,更具有公平性。即企業無法通過策略性地參與研發活動來獲得政府補助。
本文結果表明企業規模、利潤率、固定資產占比、成長性、管理層持股、處于高新技術行業與企業參與研發活動的可能性正相關。企業現金持有量、資產負債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企業年齡、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參與研發活動負相關。當企業參與研發活動時,企業利潤率越高、現金更充足、固定資產更多、管理層持股更多以及處于高新技術行業時,企業會在研發活動中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企業負債越多、大股東持股越多、企業年齡越大則會減少企業在研發活動中的投入金額。進一步探究發現,企業是否參與研發活動并未影響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