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珍 本刊記者 黃世濤
追光燈下,歌手任賢齊走上舞臺,一整片草原再次沸騰了。草地上,吶喊聲、口哨聲、跟唱聲震耳欲聾,隨著音響的聲浪一波蓋一波;五彩繽紛的光束,藍色、綠色、紅色密集掃射著。八月夜空下,人們在暢飲、在搖晃。
亢奮的氣息似乎沒有感染會場一側發電車旁的毛俊東。相比舞臺上的主角,國網紅原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毛俊東和他的同事們更關注會場的每一套用電設備,他們用對講機交流著各自點位的情況。這場為期十天的大草原雅克音樂季系列活動已進入最后的高潮,現在,讓他們欣慰的不是親眼見到了“愛豆”,而是整個紅原縣十幾萬游客、數千戶商家沒有誰受停電困擾。
2016 年,四川省實施音樂產業發展戰略,地處川西北高原的純牧業縣阿壩州紅原縣,以夏季氣溫清涼和文旅資源富集,被確定為四川“春夏秋冬四季音樂季”中夏季音樂季的舉辦地。幾年來,一年一度的紅原大草原雅克音樂季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露天音樂文化盛會之一和中國唯一以民族音樂為核心內容的超級音樂節。每年夏季,以十萬計的游客從全國各地涌向這個不足5 萬人口的高原小城。
今年的第五屆雅克音樂季系列活動相比往屆更為隆重,十余天時間包含了雅克賽馬季、牦牛文化節、藏族山歌大賽和藏羌彝原創音樂盛典等系列活動,核心環節雅克音樂季更是邀請了包括任賢齊、孫楠、黑豹樂隊等近70 個國內知名歌手、樂隊聯袂演出。借助直播手段,世界各地都可以在線觀看整個系列活動。
音樂季系列活動的開展,電力保障至關重要。紅原縣委書記楊文松反復強調:“辦好這次盛會,必須加強電力、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保障。”活動籌備期間,紅原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到現場督導供電等保障工作。
國網紅原縣供電公司負責人余智星告訴記者:“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公司及紅原縣供電公司把雅克音樂季系列活動的保電工作,作為事關紅原縣對外形象和全縣文旅經濟發展的政治任務予以高度重視,歷屆活動的保電任務都圓滿完成。”
“今年的雅克音樂季系列活動項目更多、時間更長、范圍更廣,用電點位設備更多,對保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網紅原縣供電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羅宇介紹,紅原縣供電公司提前成立保電小組,積極對接組委會,多次現場踏勘,制定并不斷完善保供電方案和應急預案。活動啟動前,公司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組織人員對保電線路設備進行了全面特巡,消除缺陷隱患。在音樂季系列活動舉辦期間,公司安排專人輪流值守重要點位,確保萬無一失。
“在供電人員十余天不舍晝夜的守護下,整個活動期間未引發停斷電事故,再次圓滿完成保電任務。”余智星說道。
據統計,今年雅克音樂季系列文旅活動期間,紅原縣主要景區共接待游客超過33.47 萬人次,線上線下觀眾達到463.73 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06 億元。楊文松說:“在疫情反復不定的當前成功舉辦雅克音樂季,不僅僅讓紅原大草原的IP 深入人心,更體現了阿壩州發展文旅產業的智慧和決心,對提振文旅市場信心、帶動旅游業復蘇具有積極意義。”
“18℃的清涼草原,100℃的音樂盛宴”——這是今年雅克音樂季的一句廣告語。多年以后,當人們回想2022 年的夏天,一定會有個共同的記憶:炎熱。
在這個夏天,“18℃的清涼草原”不知擊中了多少人的痛點。
人們追逐著清涼而來,但到了紅原他們往往更加驚訝地發現,這里的“寶藏”豈止清涼。紅原縣作為長江黃河流域上游水源涵養地,縣內有“全世界最漂亮的草原自然花海”俄么塘花海、川西高原“如畫天堂”月亮灣、“神仙仙境”達格則等自然風光,也有“全國經典紅色旅游景區”日干喬大草原、虎頭山安多部落等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的景觀……
近年來,川西大草原壯麗風光進入更多人視野,紅原縣入境游客連年增多,縣域文旅產業產值增長迅猛。旅游產業有力推動了紅原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也對供電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過去紅原電網十分薄弱,并入國家電網管理后,通過“無電地區電網建設”“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等基建項目,骨干電網和農村配網均大幅改善。尤其近幾年,國網阿壩州電力公司及紅原縣供電公司立足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綠色產業發展的需求,積極爭取四川省電力公司投資建設了紅原220 千伏變電站,實現了全縣骨干電網能級躍升。
紅原縣平均海拔3500 余米,平均氣溫較低,供暖是經營旅游服務的標配。“客房、餐廳一旦頻繁停電,游客就會在網上給‘差評’,影響紅原旅游形象。”邛溪鎮一位酒店經營者告訴記者,“近幾年,縣內供電穩定性大幅提升,幾乎沒有遇到停電影響經營的情況。”
這兩年很多游客到紅原觀賞原生態草原風光,他們更偏愛到遠離城鎮的藏族村寨“體驗生活”,草原深處也隨之涌現出一批鄉村民宿。國網紅原縣供電公司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夏鈺沛告訴記者:“高原氣候惡劣,這些民宿地處偏遠、供電半徑長,供電設施常受雷雹冰雪襲擊,故障頻發。”夏鈺沛介紹,為鄉村民宿安全穩定供電,公司要求片區供電服務站人員充分掌握供區內民宿的情況,盡可能熟悉供電設施薄弱環節、故障易發點,日常加強線路巡視和消缺,遇到停電故障要盡快恢復供電,“要讓去偏遠草地體驗牧區生活的游客,享受到國網的優質服務。”
不同于如今借助“好耍”的音樂季和大草原而名揚四海,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紅原縣也有響亮的IP——紅原奶粉。在中國“入世”前、牛奶產業尚不發達的幾十年里,奶粉是地地道道的奢侈品,而在上一代四川人記憶里,紅原奶粉可謂奢侈品中的極品。即便今天,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聽說有親友去紅原,也不忘囑托“帶一罐紅原奶粉”。
資料顯示,興建于20 世紀50 年代的紅原奶粉廠,生產的牦牛奶粉長期供不應求,甚至出現由政府出面定量供應紅原奶粉的局面。如今,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牦牛奶粉也是游客免不了“捎一份走”的特產。
記者在紅原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原“紅原奶粉廠”)了解到,近年來該企業生產的牦牛奶粉銷量連年攀升。“州縣黨委政府支持綠色產業發展,2019 年,牦牛乳業以擴大產能為契機,實施生產線‘電能替代’,通過降低碳排放為紅原生態發展作貢獻。”牦牛乳業總經理楊勇告訴記者,紅原縣供電公司獲悉后主動上門對接,在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公司的高度重視下,極短的時間內拿出了與企業生產需求相適應的供電方案,很快供電設施也建成投運。
“煤改電”后,紅原牦牛乳業對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紅原縣供電公司人員經常主動上門了解用電情況,優化供電服務。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申倫先走訪中了解到,奶粉生產過程中斷電時間超過20 分鐘,將導致整批奶粉報廢的情況,便立即召集人員會商措施,協調阿壩電網地調“將此納入調節電網運行方式時的重要考慮因素”。申倫先表示:“絕不能因為我們的服務瑕疵,讓企業蒙受損失。”
紅原縣不僅有美景,還有牦牛肉、牦牛奶粉、牦牛酸奶等特色美食。近年來,紅原縣委、縣政府提出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進高端生態產業、電商產業,打造雙城經濟圈高原優質生態產品供應基地。余智星說:“國網紅原縣供電公司將為紅原優質特產進蓉入渝,進入千家萬戶,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