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娜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金秋的宜賓,三江匯流,波瀾壯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四川農信(宜賓)全面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省聯社黨委堅強領導下,堅持一切為了客戶、一切依靠客戶、一切服務客戶,把矢志不渝擔當農村金融主力軍、地方金融主力軍、普惠金融主力軍責任嵌入服務宜賓經濟社會發展主旋律,以實際行動擦亮長江首城的底色。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黨的十九大以來,四川農信(宜賓)以占宜賓金融機構48%的網點數,35%以上的員工數,服務宜賓80%以上的客戶,覆蓋85%以上的“三農”,53%以上的小微企業,21%以上的中大型企業,98%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五年來,累放貸款2210 億元,每年貢獻的各類稅收近5 億元。2022 年7 月,存貸規模突破2000 億元,存、貸市場份額均位居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第1 位。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一項重要任務。四川農信(宜賓)堅持全方位支持“三農”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定力,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構建多方聯動關鍵點。立足省聯社與宜賓市政府簽訂《共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發揮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局中的先行優勢,構建農商銀行為“1”,政府、擔保、保險等相關部門為“N”的政銀擔保融合支持新格局,“一縣一策”拉開與各縣黨委政府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合作協議陸續簽訂。與相關單位(部門)簽訂鄉村振興協議11 份,聯合發文4 件,共建農民工服務站與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29 個,“1+N”聯動扶貧機制發展筠連肉牛產業的做法在國務院扶貧辦行政人事司《扶貧信息》上刊發。
——把握重點領域切入點。以金融支持鄉村公共基礎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每年投放涉農貸款約450 億元,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扶貧小額信用貸款余額始終保持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以量身定制金融特色產品為重點,“鄉村振興貸”“村資貸”“助棉貸”“好牛貸”“金豬貸”等10 多個貸款產品成為宜賓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支點,“金豬貸”產品入編《中國普惠金融實踐案例集錦》。以著力培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金融隊伍為重點,300 多名共產黨員、560 多名客戶經理、22 名駐村干部、56名金融聯絡員活躍農村一線開展“一對一”掛包幫扶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等行動,助力宜賓全域脫貧和鄉村振興,幫助新建和改造貧困村危舊房105 戶,解決安全飲用水問題惠及人口117 戶。
——探尋金融模式創新點。探索完善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整合產業鏈上的金融要素,實施“公司+貧困戶”“公司+基地+貧困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貧再貸款(支農再貸款)+貧困戶”等金融服務模式,助力特色產業服務示范基地、觀光農業服務示范帶等建設。探索“三權”抵質押等方式盤活“三農”資產,創新林權抵押貸款支持宜賓油樟產業發展等方式在中央媒體專題報道。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為支撐的金融服務,加快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綜合監管平臺正式上線,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直播帶貨多點開花,“蜀信e·惠生活”電子銀行覆蓋校園、小區、醫院、交通、社保、水力、電力、燃氣等多種場景,電子銀行轉化率達96.09%。
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抓好農村和城區兩大市場,助力宜賓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圍繞地方搞調研。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國資平臺金融服務、社區金融服務、農村金融服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內容,辦事處黨委統籌、農商銀行黨委帶頭,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摸清政策機遇、市場變化、融資需求等現實情況,深入挖掘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尋找金融服務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新路徑,形成了一系列的客戶名單、問題清單、措施建議,匯總形成調研報告16 篇,為更好地服務宜賓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地方抓統籌。緊扣地方“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指揮棒,強化辦事處統籌、城區農商銀行牽頭、市縣農商銀行之間聯動,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公職人員、社區居民等重點客群,以“五大營銷”為牽引,以“擴面強基”“走千訪萬”為抓手,按照名單制管理方式,啟動市場快速響應機制,實施決戰決勝支持全省區域協調發展180 天大會戰。10 個重點區域、15 項重點產業、8 大類重點工程、20 個重點園區、上百家重點企業成為客戶經理市場營銷的“活地圖”,系統性客戶、項目貸款客戶、上下游鏈式客戶劃定為金融服務的核心圈。
——圍繞地方抓專營。針對宜賓智能終端、軌道交通、鋰電池等“專精特新”企業,從管理體制、運營模式、創新能力、風險防控等方面發力,成立公司業務部、小微業務部、普惠金融部等專營事業部,遴選精英骨干組建專營化客戶中心,指定企業鄰近的宜賓農商銀行三江支行提供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針對企業融資需求,定制出口退稅貸、風險擔保基金貸、并購貸、供應鏈票據貼現、碳減排票據貼現等系列產品服務套餐。
秉承“為金融服務薄弱地區人民的基本金融服務權利得到滿足作出更大貢獻”的普惠金融理念,切實發揮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器”作用。
——在運營機制上不斷完善。緊盯制造業、服務業、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資保障等重點行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重要領域,圍繞加大信貸投放、切實減費讓利、優化渠道服務、加強多方合作、強化正面引導等方面,陸續出臺疫情防控金融支持15 條、助企紓困9 條等措施,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
——在惠民力度上不斷加大。主動承擔民生類貸款發放,累計發放18 億元支持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青年、婦女等創業和再就業,幫助生源地貧困學子就學。梳理紓困客戶清單,開放245 個綠色窗口,開辟“隨到隨審隨批隨貸”綠色通道,全面落實差異化信貸幫扶政策,為5312 戶企業辦理貸款展期、續貸、延期還本等業務,涉貸金額39 億元,平均下調貸款利率36BP,減費讓利超3.5 億元,300多種惠農惠民財政補貼“一卡通”。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四川農信(宜賓)將持續堅守金融主力軍的責任與擔當,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在宜賓加快建成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