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青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天津 300000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尤其在環境污染加劇的今天,越來越多人出現過敏性癥狀。幼兒和老人因體質較差,是AR 的主要發病人群,如果發病后未得到及時干預,極有可能引發重度炎性反應,也會面臨一定死亡風險。該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基因遺傳、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變應原暴露等因素均有關[1-3]。據有關研究顯示,西醫治療以及針刺等中醫療法均能有效緩解AR相關臨床癥狀[4-6],為進一步分析針刺蝶腭神經節聯合氯雷他定治療AR 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Th 細胞亞群與有關細胞因子水平的調節作用,共納入71 例AR 患者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時間(2020 年5 月至2022 年1 月),按治療方法將來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治療的AR 患者71 例分成A、B 組進行前瞻性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AR 中西醫者診斷標準。(2)首發AR 者,發病時間在1 個月之內。(3)病情穩定,生命體征穩定,能配合完成量表評估。(4)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完全失語者,嚴重聽覺及視覺受損者。(2)存在精神障礙、認知障礙等相關疾病者。(3)患有明顯基礎性疾病者。(4)患有先天性或其他嚴重心臟疾病者。(5)病案信息不完整者。(6)無法全程配合治療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本研究內容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1、中醫診斷 依據《變態反應性鼻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標準》[7]擬定:鼻部主要癥狀如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這4項中出現2項及以上者,并且每天出現癥狀持續或累計時間超過1 h,兼有眼癢、流淚和眼紅等眼部癥狀。
2.2、西醫診斷 參照《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8]擬定:①鼻黏膜紅腫,呈暗紅色,鼻腔內含有大量黏性分泌物;②出現鼻腔炎性反應,伴有鼻堵、持續性鼻涕等癥狀;③經CT和鼻呼吸功能等檢查后確診。
A 組患者經常規檢查后,給予氯雷他定片(西安楊森制藥,H10970410,10 mg×6 s)治療,1 片/次,1 次/d。并根據患者服藥后的基礎體征指標變化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B 組在A 組基礎上增加針刺蝶腭神經節進行輔助治療:協助患者取坐位,頭部稍微后仰后保持不動。選取50 mm×0.4 mm毫針嚴格消毒后,斜刺入蝶腭神經節,深度控制在1.5~1.7寸,得氣后留針30 min,針刺每周1次,共治療4次。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擬定:鼻涕、鼻塞、鼻癢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療效指數超過70%為顯效;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患者療效指數超過30%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有效緩解,甚至還有惡化趨勢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①中醫癥候積分:分別于治療前后記錄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包括鼻塞、鼻癢、噴嚏、流涕,按癥狀從無到重,依次為0~3 分。②生活質量:采用鼻結膜相關生活量表(RQLQ)[10]進行評估,各項分值在 0~6 之間,0 分代表沒有困擾,6 分代表極度困擾。③血清細胞因子:主要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4(IL-4)、IL-10、干擾素(INF)-γ 等,提前統一取外周靜脈血6 ml作為樣本,以速度1 000 r/min,半徑0.5 cm成功分離血清后,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
以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 組治療后中醫總癥候積分均低于A 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分,)

表2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分,)
注:A組給予氯雷他定治療,B組則在A組的基礎上聯合針刺蝶腭神經節治療
組別例數鼻癢鼻堵噴嚏治療后0.69±0.05 1.17±0.26 10.276<0.001治療后1.13±0.25 2.01±0.36 11.699<0.001 39 32治療前2.66±0.28 2.65±0.47 0.106 0.916治療后1.64±0.31 2.03±0.12 7.233<0.001治療前2.27±0.35 2.30±0.28 0.401 0.689治療后1.40±0.28 2.11±0.32 9.834<0.001治療前2.65±0.55 2.61±0.38 0.361 0.719流清涕治療前2.65±0.63 2.63±0.61 0.135 0.893 A組t值P值治療后4.86±0.89 7.32±1.06 10.447<0.001總癥候積分治療前10.23±1.81 10.19±1.74 0.095 0.925 B組
B組治療有效率高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B組RQLQ總得分低于A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得分(分,)

表4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得分(分,)
注:A 組給予氯雷他定治療,B 組則在A 組的基礎上聯合針刺蝶腭神經節治療
總得分9.15±2.12 14.75±1.93 11.637<0.001組別B組A組t值P值例數32 39日常行為3.25±0.81 5.36±0.51 13.367<0.001休息情況2.22±0.61 3.54±0.35 11.425<0.001器官功能1.22±0.37 1.51±0.28 3.758<0.001情感狀態2.46±0.33 4.34±0.79 12.579<0.001
B組細胞因子改善情況優于A組(均P<0.05),見表5。
表5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

表5 兩組變應性鼻炎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
注:A組給予氯雷他定治療,B組則在A組的基礎上聯合針刺蝶腭神經節治療;IL為白細胞介素,INF為干擾素
組別例數IL-4(ng/L)治療前13.56±0.13 13.53±0.12 1.010 0.316治療后7.55±0.67 9.85±0.53 16.153<0.001 IL-10(ng/L)治療前11.52±0.81 11.63±0.86 0.550 0.584治療后18.22±0.23 20.92±0.14 60.891<0.001 INF-γ(ng/L)治療前23.50±0.36 23.56±0.54 0.538 0.593 A組t值P值39治療后13.14±0.46 15.78±0.22 31.725<0.001 Th1/Th2(%)治療前17.41±0.26 17.37±0.14 0.827 0.411 32 B組治療后10.27±0.51 12.11±0.31 18.722<0.001
AR 主要是由于基因遺傳或接觸變應原所致,多發于自身抵抗力較弱或有過敏史人群,臨床表現主要分為常年性AR 和季節性AR,嚴重時還會引發變應性結膜炎[11-13]。近年來AR發病率不斷上升,臨床治療時主要采用免疫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但是由于該疾病平均病程較長,常規西醫藥物長期服用后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在此背景下,中醫治療AR被臨床廣泛關注[14-16]。
既往臨床針對AR西醫治療藥物多采用氯雷他定,氯雷他定作為常見的一種長效抗組織胺藥物,能夠有效阻斷M1、M3 型毒蕈堿受體,最大程度避免和緩解因組胺誘發的一系列過敏反應。該藥物進入人體后還可以抑制免疫細胞活動,阻礙分泌炎性物質,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同時該藥物具有極高的親脂性,能夠幫助藥物在短時間內被快速吸收并發揮作用,能有效緩解過敏性鼻炎相關癥狀,改善患者呼吸狀態,且具有局部抗炎不良反應少的優點[17-19]。但是該藥物容易引起心臟不良反應,針對心功能存在障礙的鼻炎患者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王月美[20]學者在研究中指出,氯雷他定聯合火針療法在神經性皮炎治療中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肥大細胞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情緒狀態,具有較高的臨床評價。胡燕等[21]學者也在研究中發現,針對哮喘合并AR患兒實施氯雷他定聯合升陽益腎湯治療,有利于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和肺功能指標,同時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些研究均表明中西醫聯合用藥對于治療臨床過敏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本文納入74 例AR 患者進行進一步研究,治療后兩組相比,B 組中醫癥候積分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治療總有效率及生活質量更高,IL-4、IL-10、INF-γ 等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情況更好。分析可知,輔助性T 細胞亞群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檢測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當Th1 和Th2 處于平衡狀態時,人體機能可以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運作,一旦平衡打破,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進而引發 AR 等病癥[22-24]。AR 在中醫中又被稱為鼻鼽,其病因主要由于脾弱肺虛、腎陽不足所致,所以對其進行治療時應該采用中醫辨證論治或針灸療法進行補腎健脾,增強脾、腎、肺三臟功能及機體免疫狀態[25-26]。針刺因其具有安全便捷、不良反應小的優勢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就已經學會應用針灸疏通經脈、調理氣血,發展到現代,針刺療法更是不斷發展和進步。蝶腭神經節是鼻黏膜神經纖維的交匯點,上面附有豐富的副交感神經纖維,通過針刺療法可以改善血管收縮功能,減少鼻黏膜內血流量,使鼻道變寬。還可以通過控制交感神經興奮度,抑制組胺釋放,進一步減輕炎性反應[27-29]。中醫針刺療法不僅可以有效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同時還可以降低對西藥的依耐性,減少西藥用量。將針刺與西藥藥物聯合起來可以有效增強人體機能,還能舒心寧氣,減少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趙新雨等[30]學者也在研究中發現針刺蝶腭神經節聯合氯雷他定能明顯緩解AR 臨床癥狀,證實將氯雷他定和針刺蝶腭神經節有機結合起來能有效治療AR。本次研究由于樣本數量和觀察時間有限,最優治療方式還需進一步實驗與探索,相關中西醫理論的研究也仍需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針刺蝶腭神經節聯合氯雷他定相對于單一的西藥治療來講具有更明顯的臨床療效,可以有效改善細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利益沖突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