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一璞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黨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二十大報告系統回顧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總結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是一個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定會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里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發出深情呼吁和殷殷囑托,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二十大報告“實”字當頭,以“實”為要,作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誓,擘畫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發的政治動員。
每當重大歷史轉折關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總在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二十大報告忠實地還原歷史,詳實地梳理歷程,平實地總結經驗。
二十大報告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兩個極不”高度評價了過去五年的工作。過去五年,黨中央統籌兩個大局,召開七次全會,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根據這些重大部署,黨中央統籌五位一體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經濟社會發展、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五號飛船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人們在海灘觀看火箭發射

2020年10月15日,甘肅省東鄉縣,布楞溝村民馬建英和妻子馬哈麥抱著剛補完料的小羊羔喜歡得合不攏嘴
二十大報告概括了五年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四大風險挑戰的偉大歷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面對香港局勢動蕩變化,我們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面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別是面對外部訛詐、遏制、封鎖和極限打壓,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在斗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中國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
二十大報告以全景視角,全面總結了新時代十年間,黨帶領人民全心投入、全力奮斗取得的十六個方面的偉大變革、偉大成就: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實現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確立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奠定民族復興偉業,“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黨史看,這十年是黨面貌一新的十年,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和自我革命,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從新中國史看,這十年是中國自信自立自強的十年,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空前提高。從改革開放史看,這十年是變革圖強的十年,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從社會主義發展史看,這十年是社會主義煥發勃勃生機的十年,中國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看,這十年是民族騰飛的十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能夠具有里程碑意義,最根本就在于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推進新時代新征程,必須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做到“兩個維護”。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理論創新,不斷用科學思想武裝全黨。
我們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建黨是黨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寶。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思想”,“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我們要以堅定的信仰信念去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把握歷史主動。

2017年11月18日,山東臨沂生生園銀杏林一片金黃,如童話世界一般
跨入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十大報告首次明確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這一概括系統闡發了理論要義,清除了思想上的模糊地帶,使我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為清晰地認識,激勵我們在實踐中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不僅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著眼于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而且從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積淀中汲取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更加根深葉茂。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只有深刻把握住貫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新篇章。二十大報告以“六個必須堅持”深刻闡發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人民至上是根本的價值導向,自信自立是內在的精神特質,守正創新是鮮明的理論品格,問題導向是源頭活水,系統觀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懷天下是特有的大視野大境界。我們要很好領悟和運用這些立場觀點方法,使之成為改造主客觀世界的強大武器。

2021年4月18日,江蘇鹽城,大豐荷蘭花海景區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分析黨內外形勢,確定工作中心和主要任務。根據形勢對未來作出科學預判,旗幟鮮明,確定航向,對一個政黨的發展至關重要。
黨的二十大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著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遠發展,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發展的新圖景。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自近代以來的“夙愿”,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奮斗的主題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然而,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沿著什么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百年來中國的志士先賢都在苦苦探尋的問題。“走自己的路”,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帶領中國人民最終得出的答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二十大報告在鮮明提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之后,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進行了深入闡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在具體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色之前,著重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边@一論斷在闡明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性質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前提下,又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的辯證特質,表現了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信。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制度內在規定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天然蘊含著共富共享的價值追求,根本決定了社會財富的流向和分配。共同富裕體現了社會主義發展的目的和價值。我們要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只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同發力,才能推動社會整體躍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當今時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潮流、民心所向,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已然發生深刻變化。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我們要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2021年10月21日,浙江杭州,市民在杭州拱宸橋上休閑
為了使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行穩致遠,必須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這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長期探索和實踐的科學總結。二十大報告對此進行了明確闡發,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黨對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首次集中概括,強調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各個領域的重點要求與戰略任務,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貢獻和世界意義。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
二十大報告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12個方面,深入闡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充分發揮億萬人民創造偉力的行動路徑和實踐方式。
二十大報告用最長的篇幅詳細展示了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黨領導人民實干的藍圖與路徑?!安灰丝漕伾?,只留清氣滿乾坤”。實干家不求虛名,實干家力戒空談,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做出實效。一個古老民族能夠始終馳而不息,走向世界,一個百年大黨能夠永葆青春,擁抱未來,在于思不馳于空想,求不騖于虛聲,腳踏實地,真抓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