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孫超
過去十年,澳門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澳門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是積極的參與者與建設者。
“習總書記所作的二十大報告,清晰而深刻地闡述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愿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令人深受鼓舞?!卑拈T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董事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結合自身經歷和實踐,暢談了對二十大報告的感想及體會。
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對此,崔世平深有感觸地說,“中華民族獨立自強非常重要,而糧食安全是直接影響全國各族人民生命的攸關大事,所以要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p>
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習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講到“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域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時,獲得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在崔世平看來,這充分說明黨和國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及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全國上下各族人民的肯定,只有繼續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中華民族才能永續發展。

2022年3月21日,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分享全國人大十三屆五次會議精神,做好人大代表履職工作,向澳門居民宣講國家政策最新動向
關于為人類做貢獻方面,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崔世平認為,這再次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中,為人類的和平發展從不吝惜分享自身經驗、成果和智慧,并堅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的國際關系,絕不搞霸權主義。
“此外,在科技發展與文化傳承方面,二十大報告對澳門發展給予了重要指引。”崔世平說,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辈⒁蟆耙獔猿纸逃齼炏劝l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科技界的一份子,崔世平認為,“習總書記的話勉勵我們在科技探索及科普工作的道路上要堅持不懈,關心和鼓勵年青一代投身科技事業,為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奠定人才基礎?!彼麖娬{,習總書記提出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對于澳門而言,應當積極在各領域上發揮自身獨有的中葡文化融合的優勢,做好文化傳承,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過去十年,澳門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澳門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是積極的參與者與建設者。澳門居民對身為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都躍上新臺階,這些都必須歸功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贝奘榔秸f,正如二十大報告所述“‘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我們必須進一步建設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向香港特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內外中華兒女以及國際社會展現“一國兩制”強大的生命力及發展潛力,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中國夢!

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連續五年舉辦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共吸引700個項目報名。圖中右三為崔世平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成為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豐富了“一國兩制”實踐,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探索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優勢互補、整體提升的發展模式。2021年3月,在國家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再次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崔世平說,澳門不僅要做好自身“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任務外,更肩負著特殊的發展重任,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啟動則是國家為加強澳門發展驅動力所賦予的重磅厚禮?!鞍拈T居民必須深刻認識到祖國所寄予之厚望,全力投入做好粵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大文章?!?/p>
崔世平感慨地說,“祖國深明澳門的特色優勢并一直為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指明方向。這些從‘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到去年‘十四五’規劃中新增‘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研發制造、特色金融、高新技術和會展商貿等產業’就能看出。”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的多元化發展道路越來越寬闊。
“澳門繼設立了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后,在2018年獲國家科技部批準又設立了智慧城市物聯網領域以及月球與行星科學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至今由此四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領澳門的前沿科技發展的態勢。”崔世平說,同年特區政府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簽定合作框架協議,深入推進澳門與國家在科技發展、科普科創及人才交流等工作,現共有99名澳門專家被納入至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獲得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評審、驗收、咨詢、信息交流等工作的資格?!敖谡谶M行中的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中央將首次在澳門選拔一名載荷專家,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科研水平的高度肯定和信任!”
“中央政府一直在各個方面關心和支持澳門發展?!贝奘榔脚e例說,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帶來了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各方面的互聯互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全力保障供澳能源物資、鮮活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穩定供應,更是先后兩次派駐醫護團隊援助澳門開展全民核酸檢測工作。目前在深合區中建設的“澳門新街坊”即將完工,它是首個為澳門居民打造,集居住、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民生項目;逐步推動澳門建筑業、導游、律師等專業人士的跨境執業,為澳門居民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自2017年起,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受澳門特區政府委托營運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簡稱創孵中心),今年正好是第一個五年?!贝奘榔礁吲d地說,承蒙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短短5年間,創孵中心已取得了創新性發展。
創新創業要穩步發展,首先要打牢根基?!皠摲踔行臑閯摌I者構建一個讓他們穩打穩扎的平臺。”崔世平介紹,創孵中心創新地采用“7天、24小時、365日”全天候方式運營;為進駐會員提供一站式開業、免費辦公空間、咨詢顧問、投資對接等支援服務;定期舉辦一系列“創孵”品牌活動:“創享Star噏”創業講座、“創孵會員培訓”“創孵獨角獸”外訪交流,幫助創業者累積知識、結交人脈。

創孵中心連續兩年辦開放日,為青創帶來商機,活躍社區經濟
可喜的是,創孵中心于營運第二年,即2018年獲國家科技部授予港澳地區首個“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稱號。2019年,中心又推出品牌項目“創孵ProQ盟”路演及商業配對活動,為創業者和中小微企業搭建與大企業采購配對的平臺。迄今為止,創孵中心已經舉辦了逾10場活動,參與企業逾868個/次,促成采購金額突破1,000萬澳門元。同時,創孵中心與本地大型休閑企業以“專業帶教”方式合辦創孵育成計劃,幫助青創掌握大企業需求、行業規范。
“為配合特區政府出臺的系列支持和協助澳門青年到內地創新創業的政策,創孵中心先后與灣區9+1城市的30個孵化機構簽署協定,讓澳門創業者在內地享有免費的法律、會計及稅務等服務,助其加快了解政策、享受紅利?!贝奘榔礁嬖V記者,創孵中心連續5年舉辦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打造出10條通往全國及國際性賽事的“黃金賽道”。此外,組織旨在發掘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場前景的“巴葡科技企業(澳門)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巴葡創業者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
由此可見,在粵澳兩地政府大力推動“雙創”發展的背景下,澳門青年人獲得了許多發展平臺和機遇。通過創孵中心等機構的組織和協調,澳門青年對內地廣闊的發展空間、優越的紅利政策等有了全面的認識,對進軍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的信念更為強烈。崔世平進一步說,“作為孵化機構,重要的使命之一是為新晉的創業人士提供一個快速成長的平臺,讓灣區創業先行者發揮領軍作用,為新舊創業人士構建暢通的溝通渠道,創造友好的合作空間,實現互惠互助互利。”
在二十大報告精神的激勵下,崔世平表示將繼續與澳門科技界一同貫徹習總書記對“一國兩制”和創新驅動的科技發展的指示,努力團結廣大科技界人士,為澳門的自身發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乃至國家高質量發展發揮作用。“我們將共同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p>
同時,崔世平熱切希望澳門青年多了解祖國的發展進程,志存高遠,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祖國、為澳門的發展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