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虹

代表簡介:胡艷,現任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中學教師。曾獲得全國模范教師、遼寧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岫巖滿族自治縣優秀教師等稱號,是遼寧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被認定為鞍山市“鋼都英才計劃” 地方級領軍人才。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2022年,扎根鄉村教育24 年的胡艷,光榮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激動之余,她深感使命在肩。“榮譽不僅是屬于我的,更是對所有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激勵和鞭策。”胡艷說自己會把這份無上榮光化為奮進的動力,潛心治學、悉心育人,用行動詮釋一名黨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1998 年,胡艷從鞍山市海城師范學校畢業,成為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的一名教師。從此,她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把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回望過往,胡艷坦言初心其實很簡單:“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就希望將知識傳遞給更多山里孩子,讓他們也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教24 年,胡艷秉承“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始終保持對教學工作的高度熱情,用心上好每堂課,努力讓每堂課都成為精品課。她閱讀大量書籍自學,也向老教師請教;她參加教師培訓活動,也參加國學誦讀、演講等比賽挑戰自己;她聆聽專家講座,觀摩名師課堂,與優秀同行交流探討;她勇敢“走出去”,上縣級公開課、送教下鄉、為新任教師作培訓,反復練課,不斷打磨授課技巧;她以研促教、教研相長,完成了“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學教育”國家級科研立項任務,撰寫的論文有三篇獲國家級一等獎……
持續的付出結出了累累碩果。岫巖滿族自治縣優秀教師、鞍山市骨干教師、遼寧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全國模范教師……面對榮譽,胡艷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作為一線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勇于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發展,才能高質量落實好教書育人的工作任務。”
蘇子溝鎮中學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周邊8 個村的孩子都要來這里讀中學。最近的村子離學校5 公里,最遠的村子則離學校20公里,而且多為山路,因此學生大多住校。作為蘇子溝鎮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胡艷也擔任班主任多年。愛生如子,是家長們對她的一致評價。她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大家長”式的陪伴和鼓勵,為學生撥開青春路上的迷霧,助其向陽成長。
身為一名黨員教師,我的初心使命就是讓山里的孩子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成為最好的自己,收獲精彩人生。
——胡艷
有學生因病需要常年服藥,胡艷帶她3 年,便為她燒了3 年開水;有學生手術后吃不了食堂的飯,家里又沒條件送飯,胡艷便每天為他帶飯;有學生中考在即還在為車費、飯費發愁而無心備考,胡艷便慷慨解囊免除其后顧之憂,中考時,這個學生考了班級第一名。
住校生早晨5:50 起床,晚上8:50 休息。作為班主任,胡艷多年堅持清晨比學生早進教室,晚上等學生休息后才離開,力爭做到每天全程陪伴,時刻關注學生動態。2014 年,胡艷接手了一個新組建的初三班。班里調皮孩子有點多,氛圍比較散漫。她索性把行李搬進宿舍,和學生一起住校。早上,她和學生一起進教室。晚上,學生上自習課,她就坐在教室后面備課、批改作業。經過一個學期的朝夕相伴,班級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轉年中考,除了一名患病的學生沒能升學,其余學生全部升入高中。
教育家夏丏尊說過:“愛對于教育,猶如水之于池塘。沒有水,便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便不能稱其為教育。”對于學生來說,胡艷的愛宛如一束光,照進他們的心田,也溫暖了他們的青春歲月。
“歲月的年輪,碾過時間的路,漫過記憶的長河,我在內心深處靜靜聆聽花開的聲音。”這段文字,出自一個初二女生的習作。這個女生既是胡艷的學生,也是啟航文學社的編輯。很多時候,胡艷覺得自己就像大山里的育花人,兢兢業業、用心培育每一朵花,讓這些花兒生機勃勃、健康成長,然后靜待花開。
師者匠心,止于至善;師者如光,微以致遠。胡艷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學生點亮一束光。這束光可能會讓學生在脆弱時獲得力量,幫助他們走出低谷;也可能會照亮學生前行的路,讓他們敢于有夢、勇敢追夢。啟航文學社的創立,便是她為學生點亮的一束光。
2017 年,胡艷在蘇子溝鎮中學創辦了全縣第一個中小學文學社——啟航文學社。5 年過去,啟航文學社已成為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練兵場”和展示作品的“大舞臺”,衍生出校刊《花田》,帶動縣內一批中小學相繼成立文學社,并被岫巖縣作家協會授予“小作家創作基地”稱號。早已升入高等學府的姜明富說:“啟航文學社不只是個社團,更是我們的青春。在文學社做編輯的那一年,留下太多美好記憶,那會是我一生的精神財富。”很多學生畢業了也會繼續寫詩文發給胡艷,他們說:“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啟航人。”每次收到學生的新作品,胡艷都很開心。她發現教育是可以充滿詩意的,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像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像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她更開心的是,看到自己教過的學生學到知識,走進高等學府,走出大山,在更廣闊的天空翱翔。他們的生活不再像父輩、祖輩那樣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了詩和遠方。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成為一名這樣的好老師,是胡艷的畢生夢想。她愿意一輩子做教育事業的追夢人,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多山里孩子的追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