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穎,何東偉,魏 星
遼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遼源 136200
近年來,肉兔養殖在我國很多地方悄然興起,相對于其他養殖項目而言,肉兔養殖具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隨著肉兔養殖業的發展,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越來越普及,隨之而來的傳染病發生概率越來越大,不少人都認為兔子好養,其產仔多、長得快,養上幾只種兔用不了多長時間便可以發展成一大群,可真開始養兔之后才會發現,兔子容易生病,而且生病后死亡率較高。兔病毒性出血癥、巴氏桿菌等都是臨床常見的傳染病,如果沒能及時預防和治療,這些傳染病會給養殖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肉兔幾種常見傳染病的發生原因、防控措施和常規免疫注意事項。
兔病毒性出血癥又稱兔瘟,這是對兔子危害非常嚴重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和毀滅性傳染性疾病。以呼吸系統出血、實質器官淤血腫大和點狀出血為特征。本病發病迅速,傳播猛烈,以飲水飼料及飼養人員為傳播媒介。直接接觸交配,通過破傷的皮膚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而感染發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換季時發病更多,3月齡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不過近年也有幼兔發病案例,癥狀和死亡率相對于青年兔、成年兔較輕。感染潛伏期為48~72 h,最急性病例,兔子常常沒有任何癥狀便會出現死亡,死前有尖叫、掙扎、奔跑及抽搐等癥狀表現,常突然抽搐慘叫幾聲而死,死后勾頭弓背或角弓反張,急性的體溫達到40 ℃以上,不愛活動,食欲減退,喜歡飲水,幾小時后體溫下降,呼吸困難,倒地抽搐,四肢滑動鳴叫而死,少數的兔子鼻孔有流出紅色泡沫樣液體。肛門松弛,肛周有少量淡黃色黏液附著。病程稍長的患兔則會有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快速消瘦及體溫升高等癥狀表現。解剖可見鼻孔流出鮮紅色分泌物,鼻腔氣管,黏膜有出血,肺部出血,心包水腫,心內外膜有小點狀出血,肝淤血腫大,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狀膽囊增大,充滿暗綠濃稠膽汁,黏膜脫落,脾淤血腫大,顏色深暗。腎腫大,有少量出血點,胃黏膜脫落。
防治方案:兔舍定期消毒清掃,避免外人進入。按規定預防接種兔瘟滅活苗,一般滿月兔子皮下注射1 mL。也可以兔子滿月10 d后,一次注射2 mL,7 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6個月,每只兔子每年接種兩次,發現疫情時可用本苗緊急接種,3~7 d內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發生疫情時要劃定疫區隔離病兔,兔籠、用具需用2%燒堿兌水,或3%過氧乙酸消毒清理污染的農具、水、糞便和飼料。發病初期,應用抗兔出血癥高免血清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兔巴氏桿菌病是造成兔子鼻炎、肺炎的罪魁禍首,也是兔場頑疾,可以說國內絕大多數兔群都攜帶有兔巴氏桿菌。本病的發生無明顯的季節性,但冷熱交替、氣溫驟變、悶熱、潮濕、通風不良、空氣污染等因素都可以成為發病誘因,兔子發病后會有流鼻涕、氣喘、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等癥狀表現,嚴重的患兔常因呼吸衰竭而出現死亡。另外兔巴氏桿菌還可以造成兔子中耳炎,并使兔子出現歪頭的癥狀。
青霉素、鏈霉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泰樂菌素等藥物,對兔巴氏桿菌病都有很好的效果,發病早期一般用藥2~3 d便可以見效。兔巴氏桿菌雖然也有相應的疫苗,但是疫苗保護效果不佳,注射疫苗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病率,并不能完全杜絕發病。預防兔巴氏桿菌病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飼養管理,比如兔舍衛生消毒與通風、冬季保溫、夏季降溫等,對于病兔應及時隔離,避免致病菌在兔群中擴散。
兔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是母兔乳房炎、仔兔黃尿病及膿包的罪魁禍首,同樣屬于兔場頑疾,幾乎每個兔場都會有這幾種病的出現。母兔因仔兔咬傷、籠底刺傷等原因使乳房出現傷口后,金黃色葡萄球菌便會入侵,使母兔出現乳房炎,患病乳房部位出現硬塊。而仔兔吃了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奶水后,便會出現仔兔黃尿病,會有脹肚、嚴重腹瀉等表現。膿包則多在傷口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后發生,例如頸部注射部位、咬傷部位等。
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雖然有很多治療方案,慶大霉素、土霉素及青霉素等均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從實際養兔生產過程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治療價值,建議直接淘汰。母兔發生乳房炎后治療難度較大,即便治好了,下胎哺乳時仍有較大可能復發,而仔兔患黃尿病,母兔肯定有乳房炎,這種情況下只能寄養或人工哺乳,寄養可能感染其它母兔及仔兔,人工哺乳則太麻煩且成本較高。
幼兔比成年兔更容易出現拉稀現象,特別是剛斷奶的幼兔拉稀的發病率非常高。兔子拉稀有時是腸道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等致病菌,更多的時候則是由于飼料品質或飼喂不當所致。首先考慮飼料品質,如果兔群出現大量拉稀癥狀的患兔,特別是在剛剛換料之后,則要考慮飼料有沒有霉變,或者考慮兔子不能適應。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刻意治療,提高飼料品質之后兔子便會好轉。其次考慮飼料喂量,幼兔拉稀,特別是剛斷奶的幼兔拉稀,很多時候都是撐的,由于其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一次性吃進太多的飼料便可能出現腹脹、拉稀等癥狀。對于幼兔應少喂多餐,每天飼喂3~4次,并讓其保持七八分飽的狀態。最后考慮兔子是否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細菌性腹瀉一般多發生于普通腹瀉之后,健康兔子很少直接出現細菌性腹瀉。兔子拉稀的治療,一定要先減少飼喂量以減輕消化負擔,可喂乳酶生或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劑增加胃腸有益菌數量,從而達到增強消化能力、抑制致病菌的目的,同時還要給兔子注射慶大霉素、恩諾沙星等藥物防止或治療細菌感染。
要購買有國家批準文號的正式廠家的疫苗。疫苗使用前要仔細檢查,如發現疫苗沒有標簽、生產時間過期、色澤有變化、發生沉淀、發霉、玻璃瓶破裂等情況都不能使用。使用后的玻璃瓶等包裝不得亂丟,應消毒或深埋。一般要求疫苗應冷藏保存、運輸。疫苗應保存在低溫、避光及干燥的場所。滅活疫苗、免疫血清等應保存在2~10 ℃,防止凍結。弱毒疫苗一般都在0 ℃以下保存,溫度越低,疫苗保存效果越好。疫苗在保存期溫度應保持穩定,避免反復凍融。運輸途中要避免高溫和日光直接照射,盡快到達保存地點或預防接種地點。疫苗稀釋時須避光、無菌條件操作。稀釋液應用滅菌的蒸餾水、生理鹽水或專用的稀釋液。稀釋時絕對不能用熱水,疫苗稀釋后要避免高溫及陽光直接照射。活菌疫苗稀釋時稀釋液中不得含有抗生素,疫苗接種所用注射器、針頭、瓶子等必須嚴格消毒,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進行疫苗接種,稀釋倍數、接種劑量、部位按照說明進行。
2.2.1 兔出血癥(兔瘟)疫苗
使用兔出血癥組織滅活苗,可在頸部皮下注射1 mL,7 d左右產生免疫力。35~40日齡首免,免疫期4~6個月,55~60日齡加強免疫。此后每年注射3次。
2.2.2 兔黏液瘤病疫苗
用黏液瘤兔腎細胞弱毒苗,按使用說明規定的劑量加生理鹽水稀釋。斷乳日齡以上的兔,每只兔皮下或肌內注射1 mL,4 d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2.2.3 兔巴氏桿菌病菌苗
皮下或肌內注射1 mL,7 d產生免疫力。30日齡首免,間隔2周加強免疫。此后每年免疫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2.2.4 兔波氏桿菌病菌苗
用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1 mL,7 d后產生免疫力,母兔懷孕后1周、仔兔斷乳前1周注射,其它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2.2.5 兔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苗
30日齡以上的兔,皮下或肌內注射1 mL,間隔2周加強免疫,其它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2.2.6 兔偽結核病菌苗
兔偽結核耶爾森桿菌多價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1 mL,7 d后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前1周注射,其它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6個月。
2.2.7 兔沙門氏菌病菌苗
皮下或肌內注射,7 d后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前1周、懷孕前或懷孕初期的母兔以及其它青年兔注射1 mL,每年注射2次,免疫期為半年。
2.2.8 兔大腸桿菌病菌苗
肌內注射1 mL,仔兔20~30日時注射,7 d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4個月。
2.2.9 兔肺炎克雷伯菌病滅活苗
皮下注射,7 d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時注射1 mL,免疫期4~6個月。
18~25日齡皮下注射兔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1 mL/只;26~35日齡皮下注射兔多殺性巴氏桿菌滅活疫苗,1~2 mL/只;36~45日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兔瘟)滅活疫苗,1.2 mL/只;46~60日齡皮下注射兔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疫苗,2 mL/只;70日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二聯滅活疫苗,1.5 mL/只;繁殖種兔每4個月接種免疫1次,每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二聯滅活疫苗,2 mL/只;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1.5 mL/只;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疫苗,2 mL/只。每種疫苗需間隔5~7 d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