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華
當前移動網絡技術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由于移動網絡自身具備方便快捷的特點,所以廣大人民群眾可以獲取豐富的短視頻信息。短視頻憑借自身新穎、生動和有趣的優勢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新媒體時代,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主流門戶網站、微信、抖音等新媒體不斷生產信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自媒體進一步擴大了信息傳播范圍,帶給受眾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主流媒體要注重新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擴大傳播范圍,及時更新媒體傳播內容,挖掘內容價值,以增強傳播效應。
短視頻概念,是相較于傳統長視頻而言的。其時間大概在5分鐘之內。短視頻多是在移動智能終端和PC端上播放,涵蓋的信息規模大,類型多樣,包括公益、教育、影視、生活、新聞、文化、廣告等,短視頻可以實現信息的遠距離傳輸和共享。
近幾年,隨著短視頻的崛起,短視頻平臺迅速占領高地。目前,短視頻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流量增長最快的產品?!?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10分鐘。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億,占網民整體的88.3%。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大媒體紛紛與短視頻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力求迎合短視頻發展浪潮,實現新聞資訊與短視頻的有機整合,提高信息傳播速度,擴大傳播范圍,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更好地滿足受眾多元化信息需求。
可以說,短視頻的出現為新聞資訊傳播提供了新的支持,幫助受眾及時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促進了融媒體發展,形成了新的媒體格局。
傳統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一個有源源不斷的內容,一個有數量龐大的受眾,這兩者的結合似乎是必然的結果,而這種合作共生的局面能否持久,還要看能否給雙方帶來穩定的“收獲”。
新媒體時代,顧名思義就是指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傳遞的時代。在新媒體時代的推動下,短視頻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其中新聞短視頻和傳統的長視頻最大的區別在于時長,一般短視頻的播放時間在30秒—3分鐘,主要載體是手機網絡終端和電腦終端,短視頻內容涵蓋了影視、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新聞短視頻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青睞,點擊量呈現上升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大多數的互聯網用戶更加傾向于使用短視頻軟件獲取新聞資訊。短視頻平臺的注冊用戶數量不斷增加,入門門檻較低,對短視頻內容真實性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
目前抖音、快手等主流短視頻APP平臺,運營模式類似,不同平臺上經常出現同樣的視頻內容,重復性特點明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用戶對平臺的認可度。
新聞短視頻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傳統媒體積極轉型變革,大力開發新聞短視頻是必然選擇。在國家文化政策引導下,國家對網絡視聽內容監管力度不斷提升,更加關注新聞內容質量。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傳統媒體紛紛投身于短視頻行業,在獲取技術保障支持下加快智能終端發展。
當前越來越多的民眾習慣于從新聞短視頻中獲取新聞資訊,短視頻相較于紙媒和微信公眾號,更加直觀、形象,也更容易獲得共情。
另外,當前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碎片化閱讀需求不斷增加,因此短視頻成為用戶消磨碎片化時間的主要工具。
目前短視頻平臺上的用戶數量不斷增加,活躍度較高,短視頻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共享信息的主要途徑,新聞短視頻也有泛娛樂化傾向。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要確保新聞短視頻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各大媒體平臺要對新聞短視頻內容嚴格把控,從整體上提升短視頻的價值,多傳播高品質的新聞短視頻。要在畫面上添加文字說明,使受眾通過字幕信息能夠清晰了解新聞短視頻內容,豐富新聞短視頻的信息含量,便于受眾群體獲取新聞資訊,提高新聞短視頻傳播的價值。
新聞能夠幫助人們感知客觀世界發生的動態變化。目前視頻網站內容泛娛樂化特點鮮明,大量泥沙俱下的內容充斥在平臺上,甚至不乏為了吸引流量而違背新聞職業道德的情況。用戶對低俗、惡劣的短視頻內容感到失望。當重大新聞發生時,用戶更希望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短視頻平臺逐漸認識到確保新聞短視頻嚴肅性的必要性。
目前網民以中青年人為主,其中10歲至39歲的網民占67.8%,網民興趣愛好與審美傾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喜歡通過抖音、快手、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創作、分享更具創意的短視頻,滿足受眾對新聞資訊的多元化需求。
一些官方媒體也在短視頻平臺注冊賬戶,發表作品。如,四川觀察的抖音賬號中,發布的新聞資訊以新鮮性著稱,可以幫助用戶快速了解近期發生的國內外重大新聞信息。短視頻時長均在2分鐘以內,配上特效、音樂,滿足用戶碎片化信息需求。
如何讓自己制作的新聞短視頻脫穎而出,成為媒體研究的一個新課題。專業媒體人在設定短視頻新聞標題時要獨具匠心,體現亮點,既要符合短視頻的內容,還要貼合受眾的實際生活。
所以新聞短視頻在素材上要選擇當前最熱門的話題,在標題上要多下功夫,吸引大眾閱讀點擊。短視頻新聞編輯要多分析研究,結合瀏覽量點擊量的數據,深入了解受眾群體的需求,根據受眾群體反饋的合理化建議完善編輯內容和形式,使新聞短視頻的內容獲得更多關注,逐漸達到受眾群體的標準和要求,提高新聞短視頻的質量水平,使新聞短視頻獲得廣泛的傳播。
新聞短視頻要注重主流元素的融入,發揮新聞短視頻優勢來傳遞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令用戶受到更多健康內容的熏陶,抵制低俗內容在平臺上的大范圍傳播,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各媒體機構應該加大短視頻產品審核力度,為新聞短視頻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如,抖音短視頻平臺開放性特點鮮明,平臺上每個人均是視頻創作者和發布者。這些特點,導致平臺上的信息類型多樣,質量參差不齊,因此需要加大新聞短視頻質量審核力度。
短視頻數量的成倍增長,也加大了內容審核難度。做好新聞短視頻把關工作是新聞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共同責任,工作人員要增強篩選和過濾能力。如,抖音短視頻平臺可以借助信息過濾和檢索功能,自動識別不符合發布標準的內容,對低俗短視頻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以弘揚正能量。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體涌入短視頻行業,所以短視頻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子移動設備一般都有拍攝和編輯的功能,很多手機軟件提供濾鏡和特效,所以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的制作者和傳播者。
以往短視頻主要發揮娛樂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更加關注短視頻里的新聞信息和熱點事件,短視頻的實用性作用更加突出。
新聞短視頻想要在眾多視頻中占據醒目位置,就必須創造出新穎有特色的內容,豐富信息量,用有深度的內容吸引大眾點擊和瀏覽。
用戶審美水平在提高,信息需求也愈加多樣化,PGC模式逐漸成為短視頻生產的主要模式,短視頻專業性更強。此種模式借助專門的視頻拍攝方法和剪輯手段,可以提升視頻制作質量,調動受眾瀏覽興趣,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審美需求。
如,澎湃短視頻《大國大橋》以九座高難度大橋建設為主題,分九集播出,每集大概時長為3至4分鐘。同時,將短視頻中的精華內容提煉出來,制作成15秒或1分鐘的微視頻多渠道傳播,進一步擴大信息傳播范圍,增強信息傳播效應。
在5G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運用到新聞短視頻制作中,如央視頻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內容自動化分類、拼接、剪輯和輸出,效率大大提升。制作短視頻并非是簡單分割內容,而是在保證內容合理性、完整性的同時,增強內容藝術性。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新聞短視頻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規?;慨a短視頻也成為可能。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各類新聞短視頻,生產和分享途徑各不相同,直接影響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各新聞媒體需要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打造專業能力強的新聞短視頻人才隊伍,在實踐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編輯形式,選擇最佳視角,細致嚴謹地完成制作,使新聞短視頻的內容和呈現出的風格完美融合,盡可能采用符合人們瀏覽習慣的畫幅,也可以融入特寫鏡頭,從而吸引受眾的眼球。
還要根據短視頻平臺的反饋信息,進一步優化短視頻內容,圍繞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需求,發布貼合用戶實際生活的短視頻,例如快手、抖音、微視等APP的用戶比較年輕化,騰訊新聞、一點資訊、搜狐等APP中年人使用率比較高。
短視頻侵權問題日益凸顯,原創作品被隨意抄襲、轉載、剪切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內容創作者盜用他人視頻、抄襲創意,以此來獲取流量。
據“法制網”報道,《2020微信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微信視頻號處理逾3.3萬條侵犯知識產權的短視頻,視頻號賬號名稱保護系統收錄9.9萬個關鍵詞。不少短視頻的制作是基于他人作品基礎上的“二次制作”,包括將他人原創的文字、音樂、美術等作品作為素材添加進來,由此產生糾紛。新聞短視頻來源和傳播途徑非常多,所以媒體要標注好視頻信息數據的來源,避免以后產生不必要的麻煩,避免版權糾紛。
當前正是短視頻快速發展的階段,新聞短視頻傳播的廣度直接影響新聞內容傳播的最終效果,因此作為新聞短視頻編輯的專業制作人員要認真審查短視頻的內容信息,讓新聞短視頻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和作用,傳播正能量、高品質的新聞短視頻,確保新聞短視頻穩定長遠地發展。
為了保證新聞短視頻的嚴肅性和真實性,應該堅持內容為王,去偽存真,擴大原創內容的曝光度,最大程度發揮短視頻平臺優勢來傳播新聞信息。遵循線上線下統一的內容審核標準,加強新聞短視頻內容審核,對不良信息及時整頓處理,尊重原創,鼓勵原創,禁止抄襲。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的推動下,新聞短視頻憑借自身簡短便捷、內容多樣化的優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大量占據用戶消費時間、極具“吸金”能力的短視頻已成了互聯網行業的“香餑餑”。
新聞媒體要嚴格審核新聞短視頻內容,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權威性,并且時刻關注時下新聞熱點,不斷優化新聞短視頻的風格和形式,從而提升新聞短視頻制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