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賀,謝曉巖,馮 爽,呂 寧,于英婷
1.永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永吉 132200;2.永吉經濟開發區畜牧站,吉林永吉 132200; 3.永吉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吉林永吉 132200;4.永吉縣口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吉林永吉 132200
自2021 年8 月前后,我國東北多個地區養牛戶陸續反映懷孕母牛流產、死胎、新生牛犢畸形問題。主要癥狀為患病犢牛出生后四肢關節彎曲呈蜷縮狀,脊柱和頭部變形,部分患病牛犢還會有雙目失明、吞咽困難等癥狀。各地剛剛出現新生牛犢畸形時,多數獸醫只是單純的考慮飼料霉變或其他常規原因造成的新生牛犢畸形。但是隨著發病的新生牛犢越來越多,養殖戶和獸醫意識到該病可能是一種最近不常見的疾病,并且已成流行趨勢,開始考慮該病是傳染性的疾病,于是養牛戶、養牛專家、獸醫工作者等從業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對該新發疫病開展了各種討論。
結合患病犢牛的臨床癥狀,越來越多的養牛專家提出了牛赤羽病觀點。由于赤羽病的臨床癥狀和發病的家畜臨床癥狀高度相似,多數從業者開始認同是由赤羽病引起這次新生牛犢的畸形問題,但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一定是該病引起的畸形問題。最后吉林大學動物醫學院王新平教授團隊,從發病與病死犢牛病料組織分離出阿卡斑病毒,進而確定了本次流行的新生牛犢畸形問題由赤羽病引起。
赤羽病是由阿卡斑病毒引起懷孕母牛、母羊等反芻動物的一種以流產、早產、死胎、先天性胎兒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兒發生關節彎曲積水性無腦綜合癥為臨床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又稱阿卡斑病。該病毒感染成年公牛、羊或者感染非妊娠期的母牛羊,多表現為隱性感染,受感染的動物帶毒但是沒有明顯臨床癥狀。感染懷孕母畜,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感染初期,胎齡越小越容易出現流產,胎齡越大越容易出現早產;感染中期,多會因牛犢四肢關節彎曲、僵硬、畸形而造成難產。少數成年牛感染赤羽病毒以后也表現出腦脊髓炎等臨床癥狀。研究發現,Ⅱ型赤羽病毒毒株通常僅引起懷孕反芻動物的流產、死胎、畸形胎兒等繁殖方面的障礙,Ⅰ型赤羽病毒毒株較Ⅱ型致病力強,除引起繁殖障礙以外,還會導致犢牛和成年牛腦脊髓炎。
非官方數據顯示,當前牛赤羽病在東北三省,特別是吉林地區,表現得較為嚴重,部分鄉鎮、村屯的新生犢牛畸形率大幅增加,甚至一些養殖戶明確標示沒有與外界接觸過的牛群,也出現了孕畜流產、死胎、新生犢牛畸形的情況。這些新生畸形犢牛癥狀類似,高度懷疑是牛赤羽病所造成的。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結果顯示,除黑龍江省未檢出赤羽病陽性病例外,其他省份均有報告檢出赤羽病病例,這個結果說明赤羽病病毒在我國已較為普遍存在。雖然該病當前表現得較為嚴重,但是有研究表明,該病對于母畜二次感染少見,同一地區幾乎少有連續兩年流行該病,也少見母畜連續兩年因赤羽病產下畸形犢牛的病例。
赤羽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是蚊和庫蠓等吸血性昆蟲,有試驗證明,用本病病毒胸腔接種庫蠓,病毒可在其體內復制并至少能在體內持續9 d。當吸血昆蟲叮咬病牛或帶毒牛后,再去叮咬其它健康的牛時,便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其它健康牛只。因此牛赤羽病的發生有著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節吸血昆蟲活動比較頻繁,患牛多是因為在這一時間段受到感染。但是母牛或者其它成年牛感染赤羽病后,自身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一般要等到秋季、冬季牛產犢階段,才會出現懷孕母畜流產、死胎、新生牛犢畸形等明顯的癥狀表現。
經過學習赤羽病的臨床癥狀,大多數的獸醫和養殖戶能夠通過發病牛的臨床癥狀,及當地該病的流行情況考慮到赤羽病。當進入秋冬季本區域的懷孕母牛和母羊的早產、流產、死胎、畸形胎兒發病率明顯提高,并且無明顯地能夠導致上述癥狀的其他病因,因此要考慮是否感染了赤羽病毒,但是該病的確診還需要獸醫實驗室檢驗以后再作出確診。
能引起懷孕母牛流產、早產以及胎兒畸形等癥狀的病毒種類很多,如口蹄疫病毒、牛病毒性腹瀉病毒、藍舌病病毒、施馬倫貝格病毒、邊界病病毒等,所以牛赤羽的臨床診斷只能作為初步的診斷,若是需要確診需要實驗室診斷。一旦發現赤羽病大面積流行傳播,需要及時進行實驗室診斷,進而采取防控措施。實驗室診斷一般可以采用病原學檢查,通過直接觀察法和病毒分離法,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查看是否存在赤羽病毒,赤羽病毒顆粒呈球形,其直徑為90 ~100 nm,有囊膜。也可以通過血清學診斷,包括微量血清中和試驗,瓊脂凝膠擴散沉淀試驗,補體結合反應等實驗室檢測方法,對赤羽病做出準確判斷。當前赤羽病的實驗室檢測尚不成熟,國內常見的檢測方法只有微量中和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并且中和試驗結果較為可靠。
由于感染了赤羽病毒的牛犢一出生便是畸形狀態,沒有辦法對發病犢牛進行治療,因此當前牛赤羽病并沒有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部分感染母畜能夠產下活犢,但是患病犢牛四肢畸形、站立不穩,雖然少數被感染犢牛通過良好的飼養管理不會死亡,但嚴重耗費養牛戶的精力體力,而且存活下來的犢牛生長速度緩慢,飼養價值較低。若是感染的新生牛犢癥狀比較嚴重,如存在吞咽困難的表現,則最終多會死亡。所以對于牛赤羽病一定要牢記“預防大于治療”,做好預防牛赤羽病的預防工作。
我國當前應進一步重視牛赤羽病的防控。從全局出發,統一協作防控赤羽病。比如建立健全赤羽病預警機制,各基層動物疫控中心要及時掌握本地赤羽疫情并及時上報,中國動物疫控中心通過分析上報的疫情情況后將疫情在全國通報,及時通報赤羽病疫區范圍,讓全國的養殖場戶能夠及時了解赤羽病的動態信息進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赤羽病疫區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如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禁止疫區易感動物外運導致疫情擴散,感染的犢牛要做好無害化處理。
我國邊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要加大對牛赤羽病的檢疫檢驗力度,對引入的易感動物活體或者其他可能感染赤羽病病毒的物品要嚴格執行實驗室檢驗檢疫,嚴防該病毒由他國傳入我國。養殖場戶要防止引入感染過赤羽病的動物。沒有發生過赤羽病的地區,一定不要從疫區引入牛只。由于該病對于成年牛,或者患病已愈的牛難以從臨床癥狀上來判斷出是否感染該病,并且當前赤羽病實驗室檢測尚未普及,所以不從發生過赤羽病的地區引入牛是相對安全并且容易實現的防控方法之一。國內的養殖企業確有從境外引種引畜的需求時,一定要做好獸醫實驗室檢疫檢驗,并且嚴格執行隔離引入制度,確保做到外防輸入。
我國存在著豐富的可傳播赤羽病的媒介,尤其是南方濕熱地區,在我國夏末秋初之際,畜禽舍內濕熱潮濕有機質豐富,是各種疫病傳播媒介滋生的良好環境。為了避免蚊、蠓叮咬而傳播疾病,首先就要把牛舍周圍的衛生環境處理好,要經常清理污水溝和牛糞尿堆放地點,并且進行滅殺蚊、蠓幼蟲,不給蚊子繁殖的條件,這樣就能有效地控制蚊子的繁殖速度。牛養殖場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消殺蚊、蠓:①煙熏法。利用熏香產生的氣味驅趕蚊、蠓,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的辦法,也可以用一些中藥煙熏驅趕;②殺蟲藥滅殺法。利用殺蟲藥噴灑進行滅殺蚊、蠓,簡單實用,立刻見效。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旦使用不當,會對牛的健康造成影響;③在精飼料里面添加維生素B1,代謝后會隨著牛的尿液和汗水排泄,產生一種蚊、蠓不敢接近的氣味;④使用揮發氣味大的蔥、蒜或者西紅柿的枝葉,還可以使用薄荷。在圈舍內放一些切碎的蔥或大蒜,可使蚊子聞到這種氣味之后迅速飛走;⑤在春季驚蟄前后,進行一次滅殺蚊、蠓的工作。在春季滅殺一只蚊、蠓,等于在夏季消滅了幾萬只蒼蠅蚊子,所以一定要注意第一次消殺的徹底性。總之,消滅傳播媒介是預防赤羽病的有效方法,養殖場戶要盡量做好病毒傳播媒介的消殺工作,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接種疫苗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該病在我國尚無疫苗可以使用。據報道,日本和澳大利亞用HmLu-1 細胞培養病毒,用甲醛滅活,添加磷酸鋁膠作為佐劑,制成滅活苗,在流行季節到來之前,給妊娠母牛和計劃配種牛接種兩次,免疫效果良好。日本已研制出弱毒苗,其臨床效果優于滅活苗。相信我國科研人員不久也能夠研發出貼合我國流行病株的疫苗,屆時,養殖戶根據本地區該病的流行情況,對母畜進行免疫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
當前赤羽病在我國已大范圍存在,并且2021年秋季開始,吉林地區赤羽病就顯示出較為嚴重的趨勢。由于赤羽病毒感染成年公畜未懷孕母畜多表現為隱性感染,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加上可能存在的病毒變異,隱性感染和病毒變異決定了赤羽病的防控難度大。我國的畜牧獸醫研究人員要加大對赤羽病的研究,加快研發,或者引進赤羽病的疫苗,預防畸形犢牛的出生。當前對于廣大養牛戶來說,牛赤羽病尚無可以使用的疫苗,所以要牢記牛赤羽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引用牛只一定要提前做好疫情調查,防止引入隱性感染牛只,養殖過程中要搞好養殖場衛生,做好媒介消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