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彪,田春雨,段志杰,郭春峰,翟 宇,丁 濤
1.公主嶺市龍山滿族鄉綜合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6111;2.榆樹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長春130400;3.磐石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磐石 132300;4.長春市雙陽區動物檢疫站,吉林長春130600;5.梅河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梅河口 135000;6.琿春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吉林琿春 133000
新修訂動物防疫法規定了動物防疫原則,即預防為主,與動物疫病凈化、消滅相結合,對相關制度予以完善。
新修訂《動物防疫法》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的基礎上增加了凈化、消滅動物疫病的要求。由農業農村部獸醫主管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動物疫病控制、消滅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著動物疫病的凈化、消滅技術指導工作,根據計劃要求,實施本地區的動物疾病凈化、消滅計劃。鼓勵動物疫病防疫主體開展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對動物疫病實行分區防控,并對其防控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作為基層管理部門和獸醫人員,我們務必要堅決執行農業部的動物疾病凈化、消滅計劃,積極開展本轄區內的動物疫病凈化工作,為重大傳染病的凈化和消滅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新修訂《動物防疫法》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布病、草魚出血病等人畜共患病及近幾年來危害嚴重的非洲豬瘟做了重點劃分。規定要求上述對養殖業經濟損失較大和社會影響重大的動物疫病,應加強動物疫病強制預防、控制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的協作機制,統籌規劃衛生健康管理部門及農業農村、野生動物保護等主管部門在防疫人畜共患傳染病方面的職責分工。同時聯合海關總署等部門加強對境外動物疫病傳入我國的風險監測和疫病檢測,健全監測管理機制,防止境外動物傳染病的輸入。此外,對動物疫情的報告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當發生人畜共患病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與本級衛生健康等部門相互通報,及時公布疫情,進行疾病防控。這表明我國加強人畜共患病預防控制的決心,多部門聯合,全力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促進人和動物的健康和諧發展。
回顧近年來發生的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重大傳染病,2013 年的SARS 病毒與2020 年初的新冠病毒都與野生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非法食用和販賣野生動物,不僅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更是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因此,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檢驗檢疫工作勢在必行。新修訂《動物防疫法》完善了對野生動物實施檢疫的相關規定,規定了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分工合作制定相應的檢疫管理辦法,對野生動物疫病進行監測,發現野生動物感染傳染病后,應及時向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匯報并進行相應的處置。此外,無論是人工飼養、經營的野生動物還是用作科研、展示、藥用的非食用性野生動物都必須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驗檢疫合格后才可利用。
為了完善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制度,解決現下我國無害化處理中遇到的操作不規范、補償制度不完善、監督執法不嚴,隨意丟棄病死動物等實際問題,本次新修訂《動物防疫法》將病死動物及其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納入防疫法范疇,并對各類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補償機制都做了詳細規定。防疫法內容覆蓋了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的各個方面,填補了制度空缺,為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參與動物養殖、屠宰加工等的企業及個人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做好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工作。
我國實行官方獸醫制度,新修訂動物防疫法進一步加強了官方獸醫的管理,官方獸醫是動物檢疫的主體,實施動物及其產品檢疫工作,其行為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執業獸醫作為基層動物診療和保健活動的實施者,是基層動物防疫活動的主體,規定要求執業獸醫師必須要進行現場診斷,并對診斷結論負責。
為保證獸醫隊伍的專業性,提高獸醫團隊的社會誠信度建設,規定特別指出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制定官方獸醫培訓計劃,定期進行考核,及時補充、優化官方獸醫隊伍。將優秀的官方獸醫人員不斷擴充到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中,為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提供條件。鼓勵基層執業獸醫師接收繼續教育,提高獸醫團隊的動物疫病防治能力。此外,國家鼓勵畜禽養殖等相關企業建立自己的動物疫病防疫團隊,支持基層獸醫和村級防疫員參與到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為動物疫病防治進言獻策。
風險評估是有效預防、控制各種疾病,降低經濟損失的重要手段,依據動物疫病的病原學特點,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免疫情況、生物安全措施、日常疾病檢測情況等,構建符合我國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的風險評估制度,將其應用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工作中,疾病預防就有了強大的評估數據做支撐,勢必將大大提升疫病診斷的準確性,提高可信度。
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時,動物疫病風險區內的動物及其產品禁止向低風險區域進行調運;從事動物運輸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向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詳細記錄運輸的動物名稱、數量、檢疫證明編號、行程路線等相關信息;跨區域調運動物的車輛必須按照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指定道路通行;跨省市引進的乳用、種用動物到達后,需先按要求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觀察,檢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飼養,對檢疫不達要求的動物及其產品,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當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進行處理,費用自行承擔;凡違反上述規定之一的,由當地農業農村管理部門責令整改。
2018 年非洲豬瘟首次入侵我國,對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損失。為吸取非洲豬瘟入侵我國的慘痛教訓,避免國外動物疫病再次傳入我國。本次修訂《動物防疫法》對境外動物檢驗檢疫工作強調再三,其中多條修訂條款都涉及海關檢疫部門。要求建立健全檢測機制,防止境外動物疫病輸入,海關總署和國家農業農村等部門應建立協作機制,并在陸路邊境省份、縣、區合理設置動物疫病監測站(點)。進出口動物和動物產品必須憑借海關簽發的檢疫單或報關單。此外,防疫法還對海關部門的官方獸醫等人員的任用做了相應部署和安排。
新修訂《動物防疫法》第二十六條明確了:活畜禽交易應當接受當地政府部門管理,當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動物疫病發生情況,決定在特定區域內禁止進行特定種類畜禽的活體交易。這一規定也就意味著日后在大型集貿市場或人員密集區域,將不會再有活雞活魚的現殺現賣交易。該舉措的實施將動物及其動物產品疾病的傳播風險進一步降低,削弱了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
對于犬貓日常飼養和安全問題,新修訂《動物防疫法》新增了兩條具體規定,規定要求:個人或單位飼養的寵物犬必須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并憑借接種證明向所在地區養犬登記機關進行備案;攜帶犬只出門時,要按規定佩戴犬牌;此外,對于轄區內的流浪貓狗控制和處置工作,由本轄區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具體負責。做好犬貓的防疫管理工作,防止犬貓傷人和疫病傳播。
縱觀整個新修訂《動物防疫法》的內容,筆者認為國家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此外,本次修訂的《動物防疫法》不僅強化和完善了動物防疫的方方面面,還提出利用新媒體技術向廣大群眾宣傳動物防疫知識,公布疫情報告和強制免疫評估結果,增加了動物疫情通報制度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并鼓勵和支持廣大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到動物疫病防疫的工程中,利用社會力量對動物疫病防疫工作進行監督。相信在新修訂《動物防疫法》的正確指導下,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措并舉多方聯動,我國的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將會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