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阿勒泰地區畜牧工作站,新疆阿勒泰 836500
我國現代畜牧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畜牧業發展水平也有了顯著提升,為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養殖戶收入的提高作出了較大的貢獻。育肥牛是畜牧業養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育肥牛養殖質量一直是飼養者高度關注的重要內容,只有提高育肥牛養殖的質量,才能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但實際上在育肥牛養殖中也有很多常見問題存在,只有提出有效的優化措施,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才能更好的促進育肥牛養殖規模化的長足發展。
我國的畜牧業發展歷史比較悠久,這為我國育肥牛規模養殖發展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政府對畜牧業發展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和關注,各個地區也隨之大力發展畜牧業,使得我國的農業資源優勢得到了充分顯現。畜牧業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巨大貢獻,同時地方也積極加強畜牧業發展與科技的融合應用,使得大批地方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畜牧業也正式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政府也隨之推進農業與肉牛業發展、扶貧開發的充分結合,使得農業結構得到了調整和優化,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后續隨之針對畜牧業發展出臺了較多的優勢政策,為育肥牛養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條件支持。
我國有豐富的資源,為育肥牛養殖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支持。首先,我國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水資源的總量大,而且地下水資源豐富,這為育肥牛養殖提供了良好的水資源支持;其次,勞動力資源豐富。我國農業人口數量大約占總人口的62.1%,勞動力資源豐富,為育肥牛養殖規模的擴大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最后,我國的秸稈資源、糧食資源也是比較充裕的,可以為育肥牛的規模養殖提供足夠的草料。
牛肉的口感好、營養價值豐富,因此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在我國市場發展中有巨大的潛力。根據相關數據和調查顯示,根據人均60㎏的食肉量來看,每年大約需要9 000萬噸的肉類,而根據牛肉比例來看,每天大約需要1 800萬噸的牛肉,但實際上我國牛羊產量僅為500萬噸,很難滿足市場需要,有很大的缺口,可見育肥牛養殖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
結合育肥牛規模養殖的發展鏈條,積極加強飼料生產、良種培育等領域的科研,并與農業大學構建長期合作關系,利用科技手段進行不斷創新,進而為育肥牛養殖提供更多先進的配套產品和設施,比如說綠色高蛋白飼料、生活活性肽等專利技術,就為育肥牛規模養殖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條件,使得育肥牛養殖的發展前景也十分可觀。
當前我國在育肥牛養殖期間,品種單一、缺少高質高產品種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現階段,大多數的育肥牛養殖戶多以養殖黃牛為主,養殖黃牛可以保證牛肉制品品質的穩定性,但是難以滿足市場對牛肉制品的多元需求。同時目前在育肥牛養殖中,也存在缺少高質高產品種的問題,盡管部分的養殖戶有自主培育新育肥牛品種的意識,但是受到專業因素的影響,培育的成功率也比較低。
對于育肥牛養殖來說,良好的衛生條件和生活環境是成功養殖的前提。但是從育肥牛養殖的現狀來看,大多數的養殖場都沒有做好全面的消毒措施,盡管設置了消毒池,但是利用率并不高,還有部分的養殖場沒有設置消毒池,或者消毒池中缺少消毒液。甚至部分養殖場只有在上級檢查時,才會匆忙注滿消毒液,這種形式化的工作,導致無法充分發揮出消毒的作用。此外,也沒有做好外來人員、汽車進場的消毒工作,這樣的行為會導致育肥牛患病概率增加,讓整個養殖場面臨嚴重的染病風險。
另外,育肥牛的生活條件也比較差。育肥牛在不同季節對生活環境也有著差異性的要求,如在夏季加強養殖場的通風,并做好蠅蟲問題的防控,而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但是現實中,很多養殖場都忽視了對于育肥牛生活環境和條件的管理,忽視了季節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出現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我國在育肥牛養殖中大多應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在養殖期間,容易忽視防疫工作,導致沒有全面的做好防疫工作,使得育肥牛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日常的防疫工作,如消毒、清潔等也長期處于缺少管理的情況,進而給育肥牛養殖帶來了安全隱患,而且也難以提高育肥牛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此外,很多養殖戶在發現育肥牛患病后,并沒有及時送醫治療,反而是自主盲目使用藥物,導致病牛的病情出現了加重的情況,嚴重時就會出現死亡的情況,給養殖戶也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育肥牛飼養方式多以放牧飼養為主,所以育肥牛養殖對天然牧草有很大的需求,但實際上,我國天然牧場已經難以滿足牛群的生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育肥牛的增肥速度。另外,還有部分地區選擇自行種草,但多以雜交牧草、象草為主,種類單一且營養價值低,也難以滿足育肥牛對蛋白質的需要,還是會影響到育肥牛的增重速度。而到了冬季,由于牧草的儲備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數的養殖戶都選擇喂食干稻草或者甘蔗葉,僅僅可以滿足牛生存的需要,無法提高增肥的效果。
育肥牛養殖期間多以農戶散養為主,并未注重規模化養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育肥牛養殖的發展。而且在養殖期間,也存在管理體制不科學的問題,導致育肥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影響,也限制了育肥牛養殖規模的擴大,給日常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育肥牛養殖的持續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育肥牛養殖的主要人員大多為農民,由于農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并未重視科學的養殖方法,一般在養殖中多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養殖。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影響了育肥牛養殖的效率,而且農民也沒有具備良好的防疫意識,導致育肥牛養殖的風險大大增加。由于養殖戶專業水平不足,給育肥牛養殖的穩定發展也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當前很多養殖戶為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沒有注重加強先進養殖設備的購置和應用,一直長期使用傳統的養殖設備,導致養殖效率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養殖設備應用重要性的認識,甚至認為應用先進的手段不僅無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反而會增加養殖的成本。
針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育肥牛養殖條件不佳的情況,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為育肥牛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樣才能提高育肥牛的整體品質,避免滋生疾病、寄生蟲,進而提高育肥牛養殖的經濟效益。為改善養殖條件,在建設牛舍的過程中,要加強整體規劃設計,同時加強牛舍排污、消毒裝置的應用,為育肥牛的生長創建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條件。另外,還應該鼓勵和引導養殖戶加強學習和應用新型的養殖知識、技術,以便不斷的提升育肥牛養殖的水平,為育肥牛養殖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在育肥牛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控十分重要,對此就需要強化養殖戶的疾病防控意識,引導養殖戶主動學習相關的疾病防控知識,并在實際的養殖工作中進行應用。例如為加強疾病防控,可以做好育肥牛疫苗接種工作,在疫苗接種前要對疫苗質量進行檢查,以便發揮出疫苗接種的作用,提高育肥牛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對于疫情多發的區域或者季節,要注重疫苗接種的針對性,并對接種情況進行檢查,若發現接種不成功的情況,則需要及時進行補種。若發現有患病牛出現,要及時進行隔離,并對其病因進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如果出現了死亡情況,養殖戶要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感染健康牛群。
僅依靠牧草很難滿足育肥牛的生長需要,也就難以實現增肥增重的目標。對此在進行牧草喂養時,還需輔以精飼料,并嚴格控制蛋白質比例,一般控制在15%左右即可。在初期喂養期間,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含量,后期則要降低蛋白質含量。在配制粗飼料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強農作物的合理運用。例如對于300㎏的育肥牛來說,可以將精飼料與15㎏酒糟、1.5㎏玉米、2.5㎏谷草、30㎏食鹽、70㎏尿素以及100g預混料劑進行混合。
養殖戶的能力和素養與育肥牛養殖的水平和效益有直接影響,所以必須要注重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水平和素養。一方面,提高養殖戶對先進設備應用重要性的認識,并引進先進的養殖設備,減少人工養殖壓力,不斷的提高養殖的效率;另一方面,注重加強養殖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保證養殖戶掌握先進養殖設備的應用方法,同時還應該注重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以便為育肥牛的正常發育提供重要保證,進而實現增肥增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