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樂,薛 雪,黃佳琪
(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吉林長春 130000)
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關注焦點,我國針對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工作有著許多工作經驗,其中不乏許多成功的案例與方法,如豐富且有效的食品檢驗抽樣方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受到相關問題的影響,質量監督檢驗抽樣的工作質量勢必會削弱,難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為此,本文將針對我國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詳細的討論,并以此為前提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使我國食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放心的食品,促進我國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食品抽樣檢測體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權責職能的認知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問題,并且抽樣檢測效率較低,對我國的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在新市場監管格局背景之下,食品抽樣檢測部門被專門獨立出來,這樣就能夠更加明確食品抽樣檢測工作的權責,使食品抽檢體制得到進一步規范,受到機制的影響,食品抽檢工作就能夠更加專業化且規范化,從而取得更高的成效[1]。
隨著市場監管新格局的形成,食品抽樣檢測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種職能都能夠集中到市場監管部門,這樣就能夠充分解決由于職能分散導致許多工作無法取得理想化水平的問題。市場要素通過統一調配得到高度集中,可以進一步增強食品抽檢合理性,使食品抽樣檢測工作能夠按照規定標準進行,并且能夠進一步加強相關標準,使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工作人員需要明確食品檢驗抽樣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在運用食品檢驗抽樣方法時,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無法完全均勻采集樣品,使得樣品缺乏較強的代表性,在確定樣品數量時存在問題,沒有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來執行工作步驟,造成最終結果受到影響。
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是食品抽樣檢測的工作目標,但結合現今的情況來看,食品抽檢問題的導向與精準度還存在較大的完善空間,食品抽檢機制尚未完善。由于不同地區之間的抽檢機制存在差異性,并且不同食品之間的抽檢機制存在不同之處,就導致食品抽檢的靶向性不足,在進行食品抽檢時過于呆滯,缺乏足夠的靈活性,為此需要積極完善食品抽檢機制[2]。
風險預警交流在食品抽檢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使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盡管在最近幾年里我國的食品抽檢風險預警交流有了較好的成效,但仍舊存在許多尚且沒能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為消費者服務。同時,食品安全宣傳與食品抽檢數據公布這兩方面的工作仍舊存在不足之處,消費者無法明確食品安全風險的具體數據,就難以參與到食品風險解讀中,消費者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受到了削弱。
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食品抽檢能夠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通過調查我國近幾年來的食品安全工作來看,食品抽檢在相關工作中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既然想要將食品抽檢和監管的功能徹底發揮,就需要結合抽檢與監管的具體工作,并且著重研究具體的工作重點。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食品抽檢與監管工作之間的結合程度較低,兩者之間的工作成效尚未發揮出理想化作用,仍舊存在許多事后監管問題,也偶爾會造成抽樣結果不合格的問題,因此需要持續加大研究力度。
核查處置工作在市場監管新格局下顯得尤為重要,食品安全抽檢部門需要重視核查處置工作,將食品質量安全抽檢工作作為市場監管部門的基本關注內容,保證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在市場監管新格局下,一旦食品企業出現安全質量問題,不僅只是簡單地進行金額處罰與行政處罰,更應做好風險防控措施,將防范工作作為日常監督要點,排查風險因素,做好后期處理工作。因此,食品抽檢的核查處置力度仍需加強[3]。
我國人口眾多,食品行業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食品性質與類別之間的差異較大,導致我國食品制作與經營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食品的流通范圍隨之擴大,為食品檢驗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食品檢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都受到了一定影響,使食品質量安全難以得到充分保障。
食品檢驗工作的效率受到食品檢驗人員專業水平的影響。如今,許多食品檢驗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尚未了解流通食品的性質,也沒有完全掌握檢驗流通食品的方法,導致自身對流通食品的檢驗方法存在局限性,流通食品沒有經過專業的檢驗流程,直接進入市場就會影響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無法保證消費者的食品食用安全。
規范食品檢驗抽樣方法,并且設置專門的食品抽樣檢驗區域。食品抽樣檢驗區的溫度需要控制在20~25 ℃,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食品抽樣檢驗區需要根據食品的需求,設置足夠的儲存空間,將樣品進行隔離,防止樣品距離靠近而造成彼此之間相互污染,保證所采集的食品樣品足夠均勻。在使用之前充分清洗采樣用具,清潔劑需要無色無味,確保采樣用具不會受到清潔劑的污染,并防止雜質混入樣品中。準備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任何外界因素對采樣品的成分與質量造成影響,避免外界因素對樣品的質地以及結構造成破壞,要保證檢驗足夠穩定與真實。另外,所準備的采樣品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隨機采樣的方式,并標注樣品的日期、地點、批號等關鍵信息[4]。
為解決食品抽檢機制尚且不夠完善的問題,就需要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食品抽檢機制。這就需要有效提升食品抽檢的準確性與靶向性,突出表現食品抽檢的重點,對存在較高風險的食品加大抽檢力度,例如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以及微生物等,都需要作為重點抽檢指標。同時,要拓寬食品抽檢范圍,除了大型食品企業以外,還需要抽檢小型超市、小型餐飲店以及農貿市場等地區,要充分完善食品抽檢工作范圍。
當前食品抽檢的風險預警交流存在較多的問題,為此需要加強風險預警交流力度,落實風險預警交流體系的建設工作,培養專業的人才,各部門需要對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的重要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還要凸顯食品安全宣傳工作的重要地位,給予消費者足夠透明的知情權,將不合格食品規整處理為具體的清單,公布在網站和公眾號之上,既能夠呈現給消費者,又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此外,各地食品安全預警工作需要取長補短,彼此合作共同解決風險預警問題,將區域之間的食品質量安全防控工作進一步優化。
食品抽檢和監管工作始終是食品質量安全整體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因此需要將兩者徹底結合,發揮兩者在食品檢驗抽檢工作中的良好作用,加強食品抽檢效果和監管效果。此外,抽檢人員和監管人員需要培養合作意識,在食品檢驗抽樣工作中發揮各自的作用,抽檢人員嚴格檢查食品生產現場的具體環境,調查食品經營的實際情況,一旦發現食品生產現場出現違規行為,就需要馬上查封處理,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擺在首要位置,避免出現事后彌補的狀況。
食品檢驗抽檢部門需要重視核查處置工作,提升核查處置落實效果,一旦個別食品企業違反食品安全規范,就需要嚴格處理,著重懲罰,不僅要做到公正無私,還需要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始終維護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將飲食安全擺在工作第一位。一旦食品企業涉及違反規定的行為,不僅需要采取有效的處罰措施,若情況嚴重的企業,要將其拉入信用黑名單,杜絕該企業生產各種食品[5]。
食品檢測人員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食品檢測質量結果。食品安全問題與消費者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為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利益,并且維護商家的經濟利益,食品檢驗部門需要嚴格考核食品檢驗人員的道德素養,加大管控食品的力度,定期培訓檢驗人員,同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開展講座,組織食品檢驗人員參與講座并且記錄重點內容,讓食品檢驗人員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只提高食品檢驗人員的道德水平是不夠的,還需要提升食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食品檢驗部門需要以檢驗人員為核心,促進檢驗部門實現全面改革。我國許多食品檢驗部門都有著相對完善與健全的食品質量檢測技術,但若想良好運用該技術,就需要專業水平較高的檢驗人員進行操作。為實現最佳效果,就需要積極構建專業化食品質量檢驗隊伍,系統化培訓食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升食品檢驗人員的工作能力。
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工作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斷完善相關工作,才能保證我國生產的食品質量達到安全標準,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為此,就需要完善食品抽樣檢測機制,規范食品質量檢驗抽樣方法,改善原本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不合理方法,保證食品質量檢驗抽樣工作更加規范,使生產出的食品質量得到充分保障,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