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鐘思玲,饒薔薇,宋貞富,肖 祎
(安順市農業科學院,貴州 安順 562100)
砧木的正確選擇和使用是決定樹狀月季生產效果的因素之一,而砧木與接穗關系的研究是砧木選擇和使用的基礎[1]。國內外樹狀月季的砧木種類很少,應用最多的是野生薔薇,如多花薔薇和狗薔薇[2]。在大規模生產中,月季嫁接苗在生長發育和抗性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1]。例如:嫁接苗的生長勢、切花產量和質量均優于自根苗;美國研究人員在對20 多個月季主栽品種進行嫁接試驗時發現,嫁接植株在生物量、花枝數量、長度、冠幅等方面均達到出口標準,根系鮮重、大小、抗鹽性、抗霜害及切花數量等方面都優于自根繁殖植株;進行切花生產時,嫁接苗的畸形花發生率低于自根苗;用于露地觀賞時,月季嫁接苗在冬季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性。近年來,國內關于樹狀月季研究的報道逐漸增多。陳洪菲[3]選擇無刺野薔薇、伊麗莎白女王月季、多花粉薔薇3 種砧木與樹狀月季進行嫁接的結果表明,與無刺野薔薇嫁接的月季抗寒、抗旱性增強,且莖增粗快;與伊麗莎白女王月季嫁接的月季壽命長,抗寒、抗旱、耐熱性好;與多花粉薔薇嫁接的月季抗寒、耐旱性好,但不易生根。劉芳[4]的研究發現,長枝扦插是一種快速培育樹狀月季砧木的優良方法。但有關樹狀月季新型砧木篩選應用的研究較為少見。目前,樹狀月季砧木仍以野薔薇為主,由于其樹干柔弱,生長速度較慢,繁殖系數較低,很難達到快速、高效繁殖的目的,從而難以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因此研究開發新的砧木品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金刺梨(Rosa roxburghii)又名光桿無籽刺梨,是貴州安順獨有的野生資源,其與月季同屬于薔薇科,是貴州薔薇屬的1 個新變種,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系數高、抗旱耐瘠性強等特點,可以作為月季的一種新砧木。因此,筆者以金刺梨為砧木,12 個不同月季品種為接穗,研究了金刺梨對月季嫁接苗生長的影響,以期篩選出適宜樹狀月季的優良砧穗組合,從而挖掘出金刺梨的新型應用價值。
砧木:砧木金刺梨為一年生健壯苗,規格為距離地面30 cm 處莖粗0.7~1.0 cm,苗高1.2~1.5 m。
接穗:接穗月季品種有黑魔術、卡羅娜、腮紅冰山、坦尼克、一鳴驚人、粉扇、粉和平、阿班斯、恩典女王、藤本櫻霞、粉團薔薇和緋扇共12 個品種,各月季品種的代號與學名見表1。接穗選擇芽眼飽滿,莖粗0.4~0.6 cm 的一年生健壯枝條。
以金刺梨(Rosa roxburghii)為砧木(代號S),分別與12 個月季品種為接穗,在2 月采用芽接法于砧木距離地面30 cm 處進行嫁接,嫁接25 d 后調查12 個砧穗組合(見表1)的嫁接成活率。每個處理(砧穗組合)30 株,重復3 次。
各砧穗組合和未嫁接的金刺梨(CK),嫁接前各隨機選擇15 株進行調查,并記錄距離地面30 cm 處的砧木莖粗,嫁接成活后每隔3 個月測量1 次砧木徑生長量,研究月季接穗對砧木徑生長量的影響;以接穗自根苗為CK,在嫁接苗開花后每個處理(砧穗組合)隨機抽取15株分別測量株高、莖粗、主莖節數、葉片數、花蕾數、花徑和花柄長度,分析砧木對月季接穗生長開花的影響。
采用Excel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由表1 可知,不同月季品種與金刺梨砧木嫁接時,其成活率有顯著性差異,以藤本櫻霞與金刺梨砧木嫁接的成活率最高,達94.44%,粉團薔薇與金刺梨砧木嫁接的成活率次之,為93.33%,且該2 個砧穗組合的嫁接成活率顯著高于其他砧穗組合;黑魔術、腮紅冰山、緋扇、卡羅娜、粉扇、一鳴驚人與金刺梨砧木嫁接的成活率為80%~90%,坦尼克、粉和平、阿班斯與金刺梨砧木嫁接的成活率為70%~80%,恩典女王與金刺梨砧木嫁接的成活率最低,僅66.67%。

表1 金刺梨砧木(代號S)與12 個接穗品種嫁接的砧穗組合及其嫁接成活率
由表2 可知,月季接穗對金刺梨砧木徑生長量有一定影響。不同季節砧木生長快慢不同,嫁接苗以4—7 月砧木徑增長量較大,7—10 月砧木徑增長量減小;但金刺梨自根苗(CK)則以4—7 月的徑增長量較小,7—10 月的徑增長量較大。4—7 月的砧木徑增長量是砧穗組合SA 和SOS 大于CK,其他各砧穗組合均小于CK,且以砧穗組合SH、ST 和SGQ 的砧木徑增長量較小,僅為CK 的47.46%、51.98%和46.33%;7—10 月各砧穗組合的砧木徑增長量均小于CK 的莖增長量。所有嫁接組合的砧木徑月平均增長量均小于CK。

表2 接穗對砧木徑生長量的影響 (mm)
由表3 可知,與自根苗(CK)相比,月季接穗與金刺梨砧木嫁接后,其生長和開花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金刺梨砧木抑制月季接穗的生長,表現為植株矮化,莖粗變細,主莖節數減少,但對分枝數的影響在不同月季接穗品種間存在差異,砧穗組合SB、SCJ、SMC 的分枝數少于自根苗,而SPP、SA、SGQ和SHG 的分枝數多于自根苗。金刺梨砧木對接穗成花的影響在不同品種間存在差異,砧穗組合SH、SB、SCJ、SMC 的平均花蕾數少于自根苗,砧穗組合SC、SB、SGQ、SHG 的平均花徑比自根苗粗;砧穗組合ST、SOS、SPF、SGQ 和SHG 的平均花柄長度比自根苗長。砧木對接穗的影響總體表現為植株矮化、部分品種花量增多、部分品種花朵增大。

表3 砧木對嫁接苗生長與開花的影響
金刺梨砧木與不同月季品種嫁接時,月季品種藤本櫻霞和粉團薔薇的嫁接成活率分別為94.44%和93.33%,顯著高于其他砧穗組合,說明金刺梨砧木與藤本櫻霞和粉團薔薇的嫁接親和性強;月季品種黑魔術、卡羅娜、腮紅冰山和緋扇的嫁接成活率均高于85%,說明金刺梨砧木與黑魔術、卡羅娜、腮紅冰山和緋扇的嫁接親和性也較強。
所有嫁接組合的砧木徑月平均增長量均小于金刺梨自根苗(CK),說明金刺梨砧木的徑生長量整體表現為受到月季接穗的抑制。同時,金刺梨砧木又抑制月季接穗的生長,表現為植株矮化,莖粗變細,主莖節數減少,但對分枝數和開花的影響在不同月季接穗品種間存在差異,部分品種花量增多、部分品種花朵增大。砧穗組合SB、SCJ、SMC 的分枝數少于自根苗,而SPP、SA、SGQ 和SHG 的分枝數多于自根苗;金刺梨砧木對接穗成花的影響在不同品種間也存在差異,砧穗組合SH、SB、SCJ 和SMC 的花蕾數少于自根苗,砧木組合SC、SB、SGQ 和SHG 的花徑比自根苗粗,砧穗組合ST、SOS、SPF、SGQ 和SHG 的花柄長比自根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