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B提示:偏二甲肼和二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水,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二氧化氮起氧化劑作用,A項正確。光伏發電系統能將太陽能變為電能,B項錯誤。碳纖維是含碳量高于90%的無機高分子纖維,碳纖維屬于新型無機高分子材料,C項正確。聚亞酰胺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D項正確。
4.A提示: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三元酸,則Z為P;Y的原子半徑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則Y為Na;W與X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3,二者原子序數小于Na,且最外層電子數小于8,則W為O,X為F元素。據此解答。
(4)飽和食鹽水(1分) 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甲(2分)
(5)①③(2分)
提示:實驗目的是制備硫酰氯,其中裝置丁為制備CI2的發生裝置,裝置丙是除雜裝置,除去CI2中的HCI氣體;裝置甲是SO2和CI2反應制備硫酰氯的裝置。由于硫酰氯對潮濕空氣不穩定,需要干燥的環境,故裝置乙和裝置B是干燥裝置。
(1)儀器B的名稱為球形干燥管。該反應需要催化劑,由于活性炭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吸附能力很強,則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作催化劑。
(2)裝置丁是制取氯氣的發生裝置,在酸性溶液中漂白粉能氧化氯離子生成氯氣,則裝置丁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
(3)氯磺酸(ClSO2H)加熱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與另外一種物質,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另一種生成物是硫酸,因此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硫酰氯通常條件下為無色液體,熔點為-54.1℃,沸點為69.1℃,而硫酸沸點高,則分離產物的方法是蒸餾。
(4)使用濃鹽酸制備CI2時,需要將HCl雜質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故裝置丙中的試劑是飽和食鹽水;由于硫酰氯在潮濕空氣中不穩定,故裝置乙中的試劑是濃硫酸,則裝置乙和裝置B的共同目的是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甲中。
(5)由于硫酰氯通常條件下為無色液體,熔點為 54.1℃,沸點為69.1℃,在潮濕空氣中“發煙”;100℃以上開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氣,長期放置也會發生分解,因此為提高本實驗中硫酰氯的產率,在實驗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①控制氣流速率,宜慢不宜快;②先通冷凝水,再通氣;③若三頸燒瓶發燙,可適當降溫。
(3)反應①為放熱反應,溫度上升,反應逆向進行,平衡常數K減小,而反應②速率常數K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K降低倍數大于K升高倍數,所以當其他條件一定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降低。
(4)①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則B、E兩點對應的正反應速率大小為。
②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m/n根據質量
守恒定律,總質量m不變,則n越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會變小,則反應正向進行的越多,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大,E點到F點的過程,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H點達到平衡,則H點物質的總物質的量n最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大。
提示:(1)錳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4,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J4s2。金屬晶體中原子之間存在金屬鍵,描述金屬鍵本質的最簡單理論是電子氣理論,電子氣理論可解釋金屬晶體的熔沸點的高低,也可以解釋金屬的導電、導熱性能,有金屬光澤和延展性這些性質。
(2)γ型錳為面心立方晶胞,晶胞中錳原子位于晶胞的頂點和面心,由圖可知,C為面心立方晶胞俯視圖,晶胞中頂點的錳與位于面心的錳原子緊鄰,則每個錳原子周圍緊鄰的原子數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