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華 張清儒 王俠 許家華 王博
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境內自然條件優越,獼猴桃野生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城固縣、洋縣、西鄉縣等縣區搶抓機遇,強力推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但是,因為部分園區建園選址盲目、改土施肥不科學,栽培管理缺乏針對性,導致獼猴桃灰霉病、根腐病、褐斑病發病率居高不下。這3種病害的發生程度與當地降雨量及果園濕度關系密切,而漢中地處華西秋雨帶,秋季常常出現連陰雨,造成上述病害常發易發。現根據生產實踐,將這3種病害在漢中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 獼猴桃灰霉病
1.1 癥狀表現主要危害花朵、幼果和葉片。花朵染病,萼片部位密生灰色菌絲,花蕾或花瓣萎蔫,然后逐漸腐爛脫落。花朵上的病菌會引起幼果發病,一般在果蒂處出現指甲蓋大小的水漬狀病斑,濕度大時病部出現灰色霉狀物,嚴重時造成落果。染病花瓣掉落到葉片上,引起葉片產生黃褐色輪紋狀病斑,濕度大時出現灰白色霉狀物,病斑漸漸擴大,葉片脫落。
1.2 發生特點主要發生在獼猴桃花期、幼果期和貯藏期。3月中旬以后陰雨較多年份,發生灰霉病的概率較大。
1.3 防控措施
1)科學整形修剪,及時抹芽摘心,合理確定枝間距,疏除過密枝蔓,保證園內通風透光良好,降低園內濕度。
2)花蕾期至謝花后是防治灰霉病的關鍵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帶出園外深埋,盡可能減少病菌侵染。
3)采收、貯運過程中輕拿輕放,盡量減少果實機械損傷。
4)藥劑防治。花期陰雨會加重病害發生,花前噴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謝花80%時交替噴施30%代森錳鋅懸浮劑600~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2 獼猴桃褐斑病
2.1 癥狀表現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多在葉片邊緣產生近圓形暗綠色水漬狀斑,在多雨高溫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斑,后期葉緣卷曲,干枯易脫落。
2.2 發生特點在漢中5月中旬進入初侵染期,高溫高濕條件下發病較重,7—8月是發病高峰期。地勢低洼、樹勢衰弱、樹冠郁閉的果園發病較重。
2.3 防控措施
1)加強果園管理,及時清溝排水,降低園內濕度。
2)科學整形修剪,保持果園通風透光。3)增施有機肥,合理負載,增強樹勢。
4)藥劑防治。冬季修剪后及時清園,開春抓住萌芽絨球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初期可選用0.3%苦參堿水劑200~3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 獼猴桃根腐病
3.1 癥狀表現發病初期根頸部出現暗褐色水漬狀病斑,病部皮層和木質部腐爛,根系逐漸變黑。發病后植株地上部分表現為新梢細弱、葉片小、長勢差。嚴重時葉片萎蔫、枝蔓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3.2 發生特點在漢中4—5月開始發病,7—9月是發病高峰。發病嚴重地塊往往土壤板結,排水不暢。根腐病前期不易發現,發現時常常為時已晚,造成較大損失。
3.3 防控措施
1)盡量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田塊建園。若是園地土壤板結,務必在前期通過深翻、填埋有機質等措施做好土壤改良。
2)平地果園深開溝,起高壟,淺栽苗,這是減輕根腐病的關鍵。合理建設排灌設施,保證果園無積水。栽苗時避免栽植過深,根頸部要露出地面。
3)秋季是深翻改土的最佳時期,結合施基肥進行。飽施、深施有機肥,增加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4)藥劑防治。發病輕的可用芽孢桿菌,或代森鋅、惡霉靈、甲霜靈等藥劑灌根防治。受害重的要挖除銷毀,土壤消毒后及時補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