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津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60)
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作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特點是物物相連,大數據技術的特點是專注于數據的價值化,云計算技術為物聯網和大數據提供計算資源,這三種技術的結合應用會產生巨大的價值,在未來將會形成廣泛的影響。
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大數據中的數據來源90%以上都來源于物聯網。所以沒有物聯網,大數據也就失去了應用的價值。物聯網能夠感受的物件對象范圍非常廣泛,在數據收集方面,不僅能夠對實際存在的事物進行數據收集,還能夠實現虛擬事物的數據收集。比如用戶在使用瀏覽器、搜索引擎、游戲終端等虛擬功能時,在網絡中會產生大量的痕跡和腳印,這些都是大數據收集信息的重要來源。尤其是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多,且互聯網技術較為發達,在虛擬運行管理中產生的數據量更大。比如在醫療衛生系統中的數據,每個病患在就醫的每個環節中都會產生數據巨大的數據信息,這些都是大數據技術收集的對象范圍。在物聯網中產生的大數據與一般的大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物聯網的數據是異構的、多樣性的、非結構和有噪聲的,且增長率較高,物聯網中的數據是物與物、物與人的社會合作信息,這種特點使得對物聯網中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具有更高的價值,能夠實現人和機器的社會聯網,從而使決策的科學性更高[1]。
物聯網主要由設備、網絡、平臺、分析、應用和安全六個部分構成,其中的分析部分主要應用的就是大數據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來實現大數據的價值化。物聯網可通過傳感技術獲得相應的數據信息,但如果僅僅是獲取了信息,卻沒有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相應的處理,這些信息也就失去了應用的價值。比如物聯網技術在城市交通管理中,通過安裝攝像頭的方式能夠實時監控道路信息,但是如果沒有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結合應用,那么可能只是知道某個路段出現了交通擁堵,卻不知道堵塞的原因,導致物聯網技術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同時,受到播放面積和技術的限制,在交通管理中心無法對整個城市的道路交通進行監控,缺乏一定的便利性。而將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云計算計算結合應用,則能夠打造智能交通虛擬化和可視化的功能。在物聯網技術獲取道路交通信息后,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的分析處理,不僅能夠有效分析某個路段出現交通堵塞的原因,還能夠對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進行預測,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在交通管理中心,將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結合運用,通過大數據軟件的后臺分析組成圖像,將監控到的所有道路視頻變成一個視頻,這樣能夠實時掌控整個城市的道路交通狀況,大大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效率[2-3]。所以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較早,為促進農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往的農業數據采集基本都是利用人工手段進行,所以數據收集范圍小,連續性不好,代表性不強,只適合在小范圍內應用,且生產效率不高。而在農業生產全面納入物聯網后,為了便于統一的智能化管理,需要獲取的數據信息在種類和數量方面有了大幅提升,要對種子、化肥、土壤、氣溫、濕度、光度、化學成分、物理成分、空氣成分、各種養分等信息進行監測,然后結合圖像和視頻的采集,為農業生產進行科學管理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利用物聯網中的傳感技術和識別技術能夠進行全天候的信息收集,信息收集范圍廣,數據精準,代表性強,可為農業生產制定相關決策提供全面的數據信息。在信息收集后,物聯網技術中的分析環節主要由大數據技術來完成,因為收集的信息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所以可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特點進行數據分析。在數據分析后,不僅可對施肥、噴藥進行精準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農藥殘留,還能夠對溫濕度等進行實時調整,確保農作物在不同時間段以及不同的生長階段能夠得到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4]。大數據背景下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智能安防是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結合應用的典型案例,不僅促進了安全防護系統的升級,而且也適應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規模和建筑規模不斷增加,由此對城市建設和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安全防護系統的功能和效率尤為重要,特別是像機場、銀行、地鐵、車站等重要場所的安全防護,直接關系到城市發展和社會安全。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安全防護系統中,能夠通過無線移動和跟蹤定位等方式建立全方位的立體防護體系,提高安全防護的等級。在傳統的安全防護系統中,大面積監控布點是普遍應用的手段,而大數據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應用,能夠對海量的視頻數據進行規律預測,情景分析,串并偵查和時空分析等,進而實現預警和實戰的功能。城市規模越大,數據信息量越大,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存儲和處理技術,能夠制定出綜合判斷模型,既能夠為安全防護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又能夠促進安全防護系統的升級[5]。
在互聯網、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智能家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不僅能夠實現基本的家用電器功能,還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和智能的服務。在以往的家居系統中,比如照明系統、電視播放、空調開放等都需要人為手動控制,而智能家居可以使用遠程控制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來完成控制過程,為人們打造安全、舒適、節能、智能的家居環境。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結合應用,推動了家居系統的智能化發展。比如在控制室內照明系統時,可以通過聲音或者手機App來控制開關,而且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分析,能夠根據居住者的習慣,在不同的空間位置和不同的時間段調整燈光的亮度和柔和度,滿足居住者的個性化需求。當居住者不在室內時,可以通過手機App 對家居系統進行遠程控制,比如可以將空調設置為在某個時間開啟,并且設置相應的溫度。居住者還可以在家中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手機操作端就能夠隨時查看家中的老人或者孩子的狀態,確保家人的安全[6]。
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二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利用的關系,物聯網為大數據提供了90%的數據源,而大數據技術又反饋于物聯網,不僅在數據分析中有所應用,還可為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結合應用,充分地展現了二者的優勢,同時又增添了更新的功能,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二者在與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下,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應用領域中都會不斷擴大,創造更大的價值,為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