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崔 峰,杜英豪
(青島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山東 青島 266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是重要民生工程,事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事關綠色、低碳、高效發展,事關政府形象。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嚴把安全關、質量關,不斷提升建設品質水平。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質量監管,確保交付安全、可靠、便捷的優質工程,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房屋和市政工程,涉及工程專業多、參建單位多、驗收環節多,是動態、線性工程。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驗收管理暫行辦法》(建質〔2014〕42 號),明確要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分為單位工程驗收、項目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 3 個階段。主管部門(或委托的質量監督機構)應當加強對驗收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青島市結合當地工程實踐特點,創新性貫徹落實政策規范要求,取得積極工作成效。
青島地鐵自 2009 年試驗段開工建設至今,已建成通車線路 6 條、運營里程 284 km,在建線路 7 條、138 km。始終秉承“安全第一、質量至上”,逐步形成“全過程質量管控,全流程驗收監督”,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突出落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抓牢抓實參建各方主體責任,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品質。
1)完善全過程標準化管控體系。下發《關于全面推進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化的實施意見》《青島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實踐實施方案》《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指引(行為篇)》《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標準化控制要點》等文件,系統規范原材料驗收及試驗檢測、現場作業及工序質量控制、質量驗收、成品保護、缺陷處理等內容,明確建設單位質量首要責任,落實參建各方質量管理職責,規范質量管理行為,促進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2)發揮樣板引路和強化質量追溯并重。發布《關于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樣板驗收工作的通知》《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關鍵工序(部位)質量追溯管理規定》。規范樣板驗收工作,全面實行“無樣板不施工”。嚴格隱蔽驗收過程影像記錄,從事前(交底培訓)、事中(驗收記錄)、事后(實體質量檢測、追溯記錄)3 個階段,如實記錄各關鍵工序的質量管理信息,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確保質量可追溯性。
3)強化監督檢查和實體質量抽測。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入第三方質量服務機構,邀請業內專家開展專項檢查,加大專業技術力量支持。對工程實體質量、功能進行抽測,用檢驗數據校驗工程實體質量和各方質量行為。
4)探索推進工地智慧化管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形成工程管理的“軌道云”。實時、全面掌控原材料質量檢測、工程實體檢測等一線信息。利用BIM 技術實現可視化交底,對現場施工的重要工序和工藝流程進行全程模擬,指導現場施工。
1)結合實際出臺實施細則。落實《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驗收管理暫行辦法》(建質〔2014〕42 號)各項規定,結合青島地鐵實際,編制發布《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驗收監督實施細則》,補充、細化、明確部分內容,進一步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驗收工作。且單位工程劃分應符合國家、行業等現行有關規定和標準,如表 1 所示。

表1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劃分表

續表1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劃分表
2)督促完善企業標準。指導建設單位編制《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匯報報告編制導則》《城市軌道交通試運行基本條件》《城市軌道交通三權移交(接管)管理辦法》《項目工程驗收、竣工驗收工作規范》等企業標準,細化相關要求。
3)完善 3 階段驗收監管工作體系。結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特點和實際,對驗收工作提出了“嚴格標準、關口前移、高效推進”的監管理念,形成了局、站、科 3 級驗收監管組織體系,明確職責,建立制度,完善標準,為高質量完成驗收監管工作打下基礎。建立完善的 3 階段驗收體系,將驗收監督的各項工作貫穿始終,確保驗收工作有序、高效,如圖 1 所示。
4)規范各階段驗收程序和內容。細化完善(子)單位工程驗收、項目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程序和內容。按照規定程序,監督機構組織施工資料抽查和實體質量抽查,對存在問題下達整改意見,督促遺留問題整改落實。對驗收組織形式、程序、執行標準等情況進行監督,宣讀驗收監督意見,或出具質量監督報告,如圖 2 所示。
1)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工程。青島始終堅持質量至上、長抓不懈的管控思路,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2016 年以來,青島市地鐵 3 號線工程、遼陽東路應急指揮中心、2 號線一期工程、運營控制中心、一期工程(3 號線)車輛段與綜合基地、2 號線一期工程遼陽東路車輛段與綜合基地、遼陽東路應急指揮中心等工程項目分別獲得詹天佑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及國家優質工程獎。
2)質量優良率逐步提升。經過不斷探索實踐,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精細化理念深入人心,參建單位對單位工程驗收、項目工程驗收、竣工驗收執行標準深刻理解,工程實體質量、項目階段驗收、試運行效果以及后期運營指標等方面均體現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
自 2015 年青島地鐵首條線路開展驗收工作以來,共完成 6 條線路(9 段)、1 172 個(子)單位工程驗收,9次項目工程驗收,9 次竣工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實體質量驗收一次性通過率和觀感質量驗收優良率逐年提升,項目工程驗收條件嚴格執行到位,試運行各階段指標高于國家標準,如表 2 所示。

圖1 局、站、科 3 級驗收監管組織體系

圖2 3 階段驗收程序和內容劃分
3)試運行更加規范。從基本條件和組織運行兩個方面進一步規范試運行工作。試運行基本條件包括:軌行區工程建設完成、取得多車信號上線認證、與初期跑圖相關系統聯調完成。組織運行是指,由建設單位委托試運行單位開展對設備設施進行驗證和深入調試,以及運營組織管理進行磨合,分階段提升功能水平、逐步按運營生產運作,最終達到按開通運行圖運營條件和標準的多列車按運行圖上線行車活動的過程。青島地鐵對試運行期間劃分了 4 個階段:第 1 階段(人機磨合階段):約 15 d,上線列車 6~8 列(開通列車占比約 50 %),上線時長>8 h,行車間隔約 15 min 左右,信號級別采用 ITC、BM 等降級模式,主要驗證設備功能,進行綜合聯調測試。第 2 階段(試運行穩健進行階段):約 15 d,上線列車約 10~12 列(開通列車占比約 85 %),上線時長>8 h,行車間隔約 10 min 左右,信號級別采用 CBTC 模式,為綜合聯調收尾工作預留了施工時間,驗證運行圖參數。第 3 階段(高密度跑圖階段):約 10 d,上線列車約 12~20 列(開通列車占比約120 %),上線時長約 14 h,最小行車間隔 2 min,信號級別為 CBTC/ITC 模式混跑,驗證車輛、信號、通信、供電、機電等設備系統的可靠性。第 4 階段(模擬運營階段):約 50 d,采用初期運營時刻表組織行車,正線信號級別為 CBTC,列車采用 AM 模式運行,期間從中取 20 d 進行指標測算,如表 3、表 4 所示。

表2 2015-2021 年各線路(子)單位驗收數量匯總

表3 部分線路試運行階段上線列車統計表

表4 部分線路試運行各階段指標要求及實際指標情況
4)建設運營交付順暢。落實建設工程各環節質量驗收,明晰建設、運營職責邊界,確保交付合格產品,實現建設為運營安全服務的目標。通過運營部門對已通車線路運營效果統計,初期運營后各專業設備設施運轉水平總體穩定,列車正點率、設備設施可靠度、故障率等各項指標正常,總體滿意度逐年提升。截至目前,青島地鐵全線網運營總體滿意度達到了 93.29 %。
通過不斷探索實踐,青島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精細化水平有所提高,參建單位對三階段驗收執行進一步規范,工程實體質量、項目階段驗收、試運行效果以及后期運營指標等方面均體現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青島市將進一步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各環節驗收程序及標準,鞏固和提升各環節驗收成熟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政策措施,不斷促進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