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的珠江新城被很多人戲稱為“宇宙中心”。這里是全國總部經濟最發達、摩天大樓最多的地方之一。這里也是很多人拼搏的地方。其中,1999年出生的紫嫣無疑是個特別的存在。她每天穿梭在珠江新城的各大購物廣場、餐廳,從事著一個外界鮮為人知的工作——餐廳外賣運營師。這兩年,她目睹了“宇宙中心”在疫情影響下的春夏秋冬和頑強的生命力。
來自“宇宙中心”的神秘工種
? 初見紫嫣是在珠江新城環球都會廣場門口。“來,開始工作了。”還沒來得及寒暄幾句,記者一行跟她來到附近某寫字樓內的一家知名西餐廳。
? 餐廳負責人黃小姐對這位“運動風”的女生并不陌生,她翻開線上店鋪的數據給紫嫣看:“這段時間我們在平臺上新開了一個活動,感覺效果不是很好,是不是哪里設置錯了?”
? 紫嫣仔細研究了一下說:“你們晚上的客人很多,其實可以考慮把活動放到晚上,這樣會更好一點;而且,你們發現沒?每周一的訂單量是最低的,然后一路上漲,這說明經歷了周末之后,大家消費心態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所以,我們其實可以嘗試在不同時段匹配不同的套餐和活動……”黃小姐恍然大悟。
? 與普通職場人每天坐班不同,紫嫣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珠江新城里“逛街”。但這“街”并不好“逛”。紫嫣負責對接近200家餐飲門店,每天走進不同的店里,幫助商家上線外賣、運營、作數據分析,一天下來,工作滿滿當當。
? 兩年前,從廣州大學畢業后,紫嫣入職美團,直接被分配到了珠江新城,負責這個片區的餐飲商家外賣上線以及運營。她曾經幫助過很多完全沒接觸過外賣的餐飲店從零開始,做到月均過千單。她坦言,只要餐飲老板能多一點信心,她有把握幫他們把外賣做起來。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讓“宇宙中心”的老板們放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一個“黃毛丫頭”,尤其是當他們得知要做起來之前,需要花一定的成本。
? 接受一次次的冷遇,是做外賣運營師必經的磨煉,尤其在珠江新城更是如此。紫嫣曾經帶過幾個新入職的外賣運營師,結果在珠江新城走了半個月,最終都沒能堅持下來,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接受不斷被拒絕”。紫嫣對此很理解,高端餐廳和外賣,兩個聽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業態,要結合在一起,并且發揮“1+1>2”的效果,需要更多契機和耐心。
并非所有人都能賺到錢
? 疫情常態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餐飲數字化的進程,也讓越來越多餐飲企業慢慢意識到了外賣以及外賣運營師的重要性。
? 據廣東省餐飲行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廣州已有過半五星級酒店以及逾八成老字號上線外賣。這種趨勢在珠江新城體現得尤為明顯。以知名地標K11為例,近一年來該商場的餐飲店紛紛上線外賣,就連烤肉、火鍋這些特別講究線下體驗的餐飲業態,也開始研究外賣運營。
? 易先生是K11里一家高端輕食店“米有沙拉”的負責人。他坦言,店鋪主要面向高端人群,一開始接觸外賣只是為了滿足堂食顧客的外賣需求。但隨著疫情以及餐飲數字化的不斷普及,外賣漸漸成了餐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有自己的天然農場,所以外賣也成為我們一個良好的推廣渠道”。
? 對于數字化越來越依賴的,還有散落在珠江新城各色商業體的餐飲小店。走出高端餐廳云集的各式寫字樓,紫嫣來到花城匯地下廣場,這里遍布小吃店,是白領們在“宇宙中心”解決三餐最具性價比的地方,也是紫嫣的另一個“主場”。
? 然而,并不是所有店鋪都能在這里賺到錢。在花城匯中區的一個角落里,一家空置的店鋪仍然等待著新商家的進駐。紫嫣說,這家店的前身是一家飲品店,她和老板努力了幾個月,把小店外賣做到了一個月逾2000單的成績。但今年6月底,老板突然給紫嫣發了一條微信告知要關店。這讓紫嫣頗為詫異,后來打聽了一下才知道,租金太高疊加疫情影響,老板不得不放棄。
? 即便面對高昂的租金,珠江新城依然吸引了無數餐飲人前來“朝圣”。外賣等數字化工具,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新“武器”之一。
? 在數字化的帶動下,珠江新城的餐飲業開始有回暖的跡象,“外賣訂單量、餐飲商家數、活躍用戶數都已經開始回升”。紫嫣的工作更忙了,除了幫助餐飲商家上線外賣之外,很多餐飲商家開始主動跟她聊天,了解做外賣需要的技巧以及商圈周邊餐飲數字化動向。從紫嫣的手機上就能感受到這種依賴度。一路上,她的手機信息幾乎沒停過,全都是商家的信息。她說,這種狀態一年365天都是如此,比做普通電商運營壓力要大多了,“電商的東西可以隔幾天送到,但外賣是即時配送的,也就意味著商家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是即時性的,需要快速幫他們解決”。
? 雖然忙,但紫嫣享受這種被人需要的依賴感,這讓她開始感受到了來自“宇宙中心”的歸屬感,“雖然暫時住不起這里,但我感覺已經是這里的一分子了”。
(摘自《工人日報》葉小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