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兵
摘要:新課標基于大概念教學觀,提出整合學科知識,構建教學單元體系,將大單元作為教學設計的基本單位,這是對原有的教學設置的一個突破,本文從單元教學設計的問題提出,特點,實施環節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單元教學設計進行探究,以期更好的發揮單元教字的作用,凸現單元教學對實施新課程理念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思想政治單元教學設計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改變了傳統的課時教案設計模式,采用單元教學設計來開展教學活動。單元教學設計是指以教材的核心概念為線索將與它相關聯的其他概念進行系統整合,形成一個新的概念體系,這種新的概念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 單元教學設計的提出
傳統的知識點教學只是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并不能把握核心的概念,這就無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對事物和概念的本質缺乏深入了解,新課改勢在必行,單元教學設計由此而生,單元教學設計不僅克服了知識點教學的弊端,還能夠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核心知識,加深對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化對核心概念的認識,有利于把核心概念內化為核心素養。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特點
不同于以往的知識點教學,單元教學設計有以下特征:
(1)全局性。單元教學理念是從整體著眼,圍繞核心概念把教材的知識內容重新分割,重新整合,這需要從全局的角度把握核心知識這個主線,主線明晰,思路就清晰。
(2)參與性。單元教學設計最終要落實到課堂教學環節上,需要老師把教學的核心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學生參與的環節與活動,這種參與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課堂獲得感。
(3)遞進性。單元教學設計的內容和活動的順序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層層遞進,在內容的安排上,由淺入深,是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來推進教學。
三、單元教學設計的環節
任何一種教學設計都要求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能夠體現事物本身的內在邏輯,又要結合學科的自身的特點,從而方便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推進深度學習是單元教學設計的內在邏輯,單元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核心概念,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1)確定單元教學核心主題。確定單元教學核心主題要從整體著眼,大概念來統領教學設計,把政治教材里面的重要概念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概念體系,把知識重新構建,形成知識體系,可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時政熱點和學生的任務認知確定議題,
(2)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目標的確定,首先需要教師認真研讀政治新課程標準,明確本單元側重落實的素養和要求,把政治大概念與單元目標和課的目標結合起來,既要看到大概念與知識概念和其他重要概念的區別,又要看到這些概念的內在聯系,單元教學目標的確定,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參與,把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結合起來。
(3)設計單元學習任務。學習任務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任務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習目標的實現,為此,教師要將課堂活動設計成一個圍繞核心議題展開的任務體系,通過設置議題,用議題內容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這樣課堂不僅有了學科方向,學科內容也支撐著活動體系,只有這樣課堂活動才能有更多的細節呈現,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要求,才能更多呈現真實情景,而只有在接近真實情境中才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4)設計單元活動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可以鼓勵學生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成長。課堂評價是單元教學的靈魂,課堂評價的本質在于引導激勵學生成長。課堂評價又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對于重視結果的結果性評價,過程評價顯得更加重要,在學生進行情景探究的時候,老師的及時評價,不僅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指引,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單元教學的這幾個環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是以單元主題為核心,以任務為驅動,以評價來深化的課堂活動體系,這需要教師在設計單元活動課時,充分把握住每個環節的側重點,又能夠以有效的方式把各個環節串起來,形成思維上的層層深入,把教學層層推進,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才能得以不斷的提升。
單元整體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他以學科大概念為統領,整合不同的學習單元構建出一個全新的系統的知識體系,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大有裨益,值得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深入研究并推廣。
參考文獻:
1.覃可霖.單元教學漫談[J].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82-84
2.吳俊達.單元教學模式的嘗試及其思考[J].文學教育,2010(4):145-147
3.肖建民.單元教學與單元計劃比較談[J].基礎教育研究,2003(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