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聚玲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平山縣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是省會石家莊飲用水源地和西部生態屏障。全縣土地總面積2 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場288萬畝,耕地62萬畝,水域46萬畝,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近年來,平山縣緊緊依托山區資源優勢,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科技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平山縣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發展到64萬畝,其中:核桃29萬畝、蘋果14萬畝、中藥材6萬畝、食用菌200萬平方米、設施蔬菜2.5萬畝、雜交油葵3萬畝、脫毒薯5萬畝、玉米雜交制種1萬畝、綠色小雜糧種植3萬畝。培育了“老區人”香谷米、“進學”香菇、“田映綠”黑木耳等諸多知名商標。“老區人”綠色小雜糧、“元坊”蘋果、“南策城”中華壽桃等獲得河北省著名商標,“平山綿核桃”“平山小米”“平山蘋果”等一批優質農產品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平山縣是中國核桃之鄉。全縣共核桃種植面積29.2萬畝,擁有核桃專業村36個,建成萬畝核桃基地5個,注冊核桃商標12個,成立核桃專業合作社11個,核桃發展協會2個。其主導品種平山綿核桃因果粒均勻、皮光色潤,果仁飽滿味美兼具出仁率高、出油率高、富含賴氨酸、紅葉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等特點,在國內外久享盛名,獲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首屆中國核桃節和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兩度獲得金獎。
“元坊”牌紅富士蘋果,產于國家首批綠色果品基地縣、太行明珠——平山縣元坊村,該村位于平山縣西北部深山區,距革命圣地西柏坡15公里,晝夜溫差大,無污染,山泉澆灌,產地符合NT/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該品種果實顏色鮮艷,香甜可口,2004年果品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果品認證,2010年被評為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展獲優秀產品獎,2011年果品通過了有機果品認證,2011年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2013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2014年元坊牌商標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現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平山小米”香谷米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區小米的特定品質:據測定,蛋白質含量達11.2%~13.4%,脂肪含量4.5%,比普通小米高1%~3%。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豐富,比例協調,如賴氨酸0.22%~5.24%,蛋氨酸0.4%,色氨酸0.25%,亮氨酸1.87%,蘇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等含量在0.42%~2.88%之間。維生素的含量亦較豐富,而粗纖維含量在幾種主要糧食作物中最低,為老人、幼兒、產婦的滋補佳品。平山小米以其獨特品質獲得上海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平山縣海拔層位懸殊,氣候獨特,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發展黑木耳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縣黑木耳種植面積3 000畝,年產量1 500噸。以河北勝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河北華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為引領的龍頭企業,培育了“田映綠”“燕趙牧歌”等知名商標,其產品具有口感獨特、清香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全部取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
平山香菇體圓齊正,菌傘肥厚,蓋面平滑,質感不碎,菌柄有堅硬感,放開后菌傘隨即膨松如故,色澤黃褐,菌傘下面的紋路緊密細白,菌柄短而粗壯。平山縣菌聚園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于西部深山區合河口鄉積極開展“深山區香菇反季節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組織生產、包裝、加工、銷售。香菇產品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進學”香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標準和質量要求,在同行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中華壽桃是從中國北方冬桃自然變芽中選育出來的新品種,被譽為桃中極品,有奇異果王之稱。平山中華壽桃種植面積7 000畝,品種優良,單果均重650克,大果在1 100克以上,果品呈圓形,外觀呈淡紅色,果肉微紅,含糖量高達18%~20%,并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及氨基酸,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果品每年國慶節前后成熟,有國慶紅之稱,象征著繁榮昌盛、紅紅火火。平山縣南策城中華壽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南策城”壽桃于2009年被國家認定為“A級綠色食品”,2010年該合作社被省林業局評為河北省林果重點專業合作組織,2012年“南策城”壽桃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南策城”壽桃采摘園評為省級觀光采摘園。
平山縣層位懸殊的海拔和獨特的氣候,為優質黃芩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該地現黃芩種植面積5 000余畝。經河北省藥用檢驗研究院檢測,平山黃芩苷含量高21%,遠高于《中國藥典》規定的9.0%,水分含量僅為7.9%,遠低于規定的12%。平山黃芩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平山連翹歷史悠久,據文獻記載,早春時節,太行山深處,黃條花山野荒坡甚多,其子似蓮。相傳,光武帝劉秀被邯鄲王郎追殺至蒲吾縣(今平山縣),廝殺中,劉秀失足滾落山坡,全身腫痛,遂取手邊卵狀堅固而食,頓感神清氣爽,疾病痊愈。連翹在咸豐年間已經作為藥類記錄在平山縣志中,是平山縣中藥材的主要品種,全縣常年種植面積2萬余畝。平山連翹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