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雁
(南陽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河南 南陽 473056)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較柚、酸橙、甜橙稍強。中國柑橘分布在北緯16°~37°,有大水體增溫的地域可向北推進到北緯45°,南起海南省的三亞市,北至陜、甘、豫,東起臺灣省,西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均有種植,栽培區主要集中在北緯20°~33°、海拔700~1 000 m的區域。
南陽地處豫西南,豫鄂陜三省交界地帶,是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光照充足,雨熱同期,資源豐富,是我國柑橘生產的北緣。南陽柑橘主要分布于秦巴山東側、伏牛山南側和丹江口水庫周邊,栽培面積歷史最高達到11萬畝,是南陽的傳統特色產業之一,栽培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資源豐富,從事柑橘產業的農民有9 000余人,具有發展柑橘產業良好的技術和資源優勢。目前,全市柑橘種植面積5.7萬畝,總產量10.61萬噸,主要有幸津、川貢、大雅柑等品種,以伏牛山區的淅川、內鄉等縣種植面積較為集中,其中淅川縣丹江庫區周邊種植3萬余畝,內鄉縣大橋鄉楊溝村種植6 150畝。
2.1 產業基礎良好。圍繞“市有千億級產業集群、縣有百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強力實施現代工業“龍騰計劃”、現代服務業“雁陣計劃”和現代農業“金地計劃”,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街)區“三區”建設,加快培育特色主導產業集群,能源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光電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初具規模。2014年,全市GDP達到2 347.1億元,財政總收入234億元,總支出451億元。
2.2 生態環境優良。南陽市柑橘主產區所處緯度較高,四季分明,病蟲害發生率較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檢疫性病蟲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南陽柑橘產區提供了大范圍靜態水系,使周邊地區的氣溫更加恒定,縮小了夏季和冬季的溫差,使得柑橘生產受周期性寒潮的影響更小,并使空氣濕度上升,更適合于柑橘樹生長;此外,大水系還可使雨量增加,有利于減輕山地橘園季節干旱的危害。
2.3 發展前景廣闊。南陽市生產的柑橘以其優良的果品質量得到了當地消費者認可,產品暢銷中原、華北、西北、東北廣大地區,并出口到俄羅斯等國家。同時,柑橘產業可與丹江口水庫生態旅游相結合,豐富旅游觀光內涵,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3.1 品種老化。一部分品種是20世紀80年代引進,長期沒有更新換代,樹齡偏大,樹體衰弱,導致果實品質差、產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3.2 基礎設施有待加強。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排灌條件差,果園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嚴重地制約了柑橘產業的發展。
3.3 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管理粗放。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受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影響,水、肥、病蟲草害等田間管理不到位,甚至部分橘園荒蕪。
4.1 明確思路定方向。以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為依托,以產業化為方向,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經營水平,提升果品產量和質量,樹立并擴大品牌形象,實現柑橘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4.2 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土地經營權有償流轉,出臺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采取貸款貼息、政府擔保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租賃、入股、兼并等形式,擴大生產規模,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4.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農業部果樹標準園創建的要求,依托綠色高質高效生產基地建設、土地整理、林業等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強柑橘園生產基地的道路、排灌、電力、冷藏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地生產水平和倉儲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低產、低質、低效的“三低”柑橘園進行升級改造,完善水肥一體化、機械化及綠色病蟲害防控等設施建設,加快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解決長期存在的生產效率低、品質差等突出問題,為柑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4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首先,不斷深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以良種選育、新品種引進、栽培、加工等環節為重點,加強柑橘產業基礎性研究進程。其次,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充分利用農業推廣體系,加快推廣應用一批適銷對路的優質良種和先進實用技術,培育一批農民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戶、科技帶頭人。三是邀請和組織市內外果業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為果農現場解決柑橘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現優質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生產,全面提升產品質量。
4.5 積極培育打造品牌。通過政府引導,整合現有水果品牌,統一標識、統一包裝,集中精力打造出柑橘知名度品牌。同時,加強柑橘流通領域的開拓,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作用,以公司+果農、專業市場+果農、市場+加工企業+果農等模式組建銷售體系,發展訂單農業和加工農業,拓寬果品銷售渠道。
4.6 做好儲藏保增值。柑橘保質期較短,易變質腐爛,要采取修建冷庫等保鮮措施,做好產后儲藏、保鮮工作,有效延長果品銷售期,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增效、橘農增收。
4.7 加強交流合作。在做好生產、擴大規模、抓好管理、提升品質的同時,圍繞生產、銷售、科研、文化等方面,積極開展多方面的交流宣傳活動,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展銷會、博覽會、洽談會、節會,把產品推銷出去,學習成功經驗。舉辦柑橘文化節、采摘節、農事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世界了解南陽柑橘。邀請中外專家、企業家、媒體交流座談,借力借智借資,推進南陽柑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柑橘產業被庫區人民稱為“富民產業”,實踐證明,其綜合效益十分顯著。柑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可拉動鄉村旅游、包裝印刷業、交通運輸業等多個行業的發展,“一業發展、多業興旺”。通過政府引導性投入,吸引社會資本不斷流入柑橘產業,從而推進柑橘生產的科技化、品牌化、產業化,實現柑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