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登考
(畢節市七星關區千溪彝族苗族白族鄉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 畢節 551714)
大白蘿卜是我國栽培歷史較為悠久的一種十字花科蔬菜,具有促進消化、潤肺化痰的功效,在我國廣泛種植,尤以“畢節大白蘿卜”最為出名。作為當地特產,畢節大白蘿卜不僅個大皮薄、肉質細膩、汁多脆嫩,且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較高[1],可鮮食、腌制和熟食,當地大白蘿卜的年產值超1.4億元。七星關區大白蘿卜種植面積約5萬畝,其中規模化種植面積2萬畝,為當地大白蘿卜產業化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
大白蘿卜品種可根據其品質、產量和商品性合理選擇。首先要選擇抗病性強、微辣、口感爽脆的大白蘿卜,其次要選擇產量高的大白蘿卜品種,最后要保障大白蘿卜的外觀美。畢節當地根據大白蘿卜的種植時間分為春冬栽培品種(如“白玉大根”)和夏秋栽培品種(如“天琪白玉”)。
1.1 白玉大根。日本引進品種,抗病性強,白玉大根表皮純白,辣味適中,單重為1.2~1.5 kg,整齊度高,產品品質和產量穩定。
1.2 天琪白玉。韓國引進專向培育品種,天琪白玉外表潔白光亮、肉質細膩、蘿卜根型長,高抗病毒病,耐軟腐病,降水量較多且光照不足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根,商品性能好。
2.1 選地。大白蘿卜種植土壤要選地勢較為平坦、土質深厚、土壤富含有機質、易排易灌的沙壤土,大白蘿卜為十字花科植物,切勿與同種屬作物(如甘藍、大白菜)連作,前茬作物可以為大豆、大蔥、大蒜[2]。
2.2 茬口安排。春季栽植大白蘿卜的時間一般為2月20日左右,4月5日左右開始上市。夏季栽植時間一般為5月15日~6月10日,7月15日左右開始上市。秋季栽植時間一般為8月20日左右,10月10日左右開始上市。冬季栽植時間為9月10日左右,初春到春節可上市。
2.3 整地。播種前至少深耕25~30 cm,深耕2次適宜,第1次為整平地面,第2次連同施足基肥。秋冬栽培的壟高為25 cm、壟間距37 cm左右,春夏栽培的壟高18 cm、壟間距30 cm左右。
2.4 施肥。每畝地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草木灰50 kg+過磷酸鈣30 kg+硼肥l kg+鋅肥1 kg。
3.1 種子處理。選擇新鮮、充實的大白蘿卜種子,若是儲存的種子,要剔除不飽滿的顆粒和病蟲害顆粒。3.2 播種方式。根據不同茬口合理安排種植時間,一般采用在廂面上打穴直播的方式進行播種,每個穴播種3~5粒大白蘿卜種子,行距為35~40 cm,穴距為25~30 cm,每畝播種量一般為0.5 kg,播撒完后覆蓋上1 cm厚細土。若播種時降水量不足,土壤墑情不好,需要挖穴后先澆水,然后再播種。一般播種后3~4 d,大白蘿卜的幼苗就會出土。
4.1 間苗。大白蘿卜播種后4~5 d要做好田間查苗工作,及時補種,保障產量。由于大白蘿卜幼苗生長迅速,一般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和4~5片真葉時分別進行間苗,以防大白蘿卜幼苗徒長。第1次間苗時保留2株壯苗,去除病殘和多余的幼苗,第2次間苗時保留長勢最旺盛的1株苗。不同品種留苗量不同,一般留株量為3 000~3 500株/畝。
4.2 除草。播種后1~2 d噴灑60%丁草胺乳油600倍液,用量60 kg/畝。2次間苗過程中需要中耕除草1次。田間雜草過旺時可用禾草克1 200倍液噴灑到禾本科雜草上進行除草。
4.3 澆水。發芽期澆水,土壤含水量為80%~85%;幼苗期少澆勤澆,土壤含水量為60%;葉生長盛期時,前期多澆,后期控水;根生長盛期,適量澆水,土壤含水量為75%。
4.4 施肥。定苗后畝施加30 kg三元復合肥+5 kg硫酸鉀;大白蘿卜進入大破肚期,畝施加50 kg三元復合肥;肉質根膨大期施加適量鉀肥+硼肥。
5.1 黑腐病。選用無病蟲害的種子,種子播種前用50℃溫水浸泡大白蘿卜種子20~25 min;基肥選用腐熟有機肥;田間管理時合理澆水,少澆勤澆;發病初期用20%龍克菌500倍液噴灑消毒,間隔1周使用1次。
5.2 軟腐病。做好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輪作管理;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土壤,促進病原菌腐爛分解;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水劑800倍液噴灑消毒,間隔1周使用1次。
5.3 霜霉病。霜霉病害嚴重區域要向后延遲播種;發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殺菌劑500倍液噴灑消毒,間隔1周使用1次。
為保障大白蘿卜安全栽植,收獲前3周停止使用任何化學藥物和肥料。當大白蘿卜的葉片逐漸變為黃色時,其根基圓潤,果實充分膨大,此時大白蘿卜的外觀美、商品性能好。不同茬口的收獲時間不同,一般大白蘿卜直徑超過8 cm、高度為25~30 cm時是最佳收獲時間。收獲后清洗大白蘿卜粘附的泥土,分級進行包裝、銷售。